两个铁球同时着地4.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4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4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6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二、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时间两课时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第一课时一、谈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亚里士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
2、)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在预习中解读生字词的情况。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句,再讨论概括自然段段意。四、给课文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落大意五、总结: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a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b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
3、?(想读就读)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1这句话是谁说的?(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过渡:谁对谁错呢?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一)细析亚里士多
4、德的话。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b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二)细析伽利略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个 铁球 同时 着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