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6页).doc
《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第 6 页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 (一) 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法呈现快速 的发展。表现为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 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身心方面的成长不一定能平衡发展。因此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二)实现同一性 实现自我的同一: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真实情况以及将
2、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三) 依恋关系的变化 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
3、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伙伴关系密切 :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四) 认知改变:青春
4、期由于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青少年与父母(一) 他们要么叛逆,挑衅,寻找快感,要么反过来,整个儿缩回自己的小天地里,用“流亡”把自己包起来。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面对自己的身心发生急剧变化时采取的两种策略。成年人在面对他们的这种策略时往往束手无策。自从神经学家开始研究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头脑以来,
5、他们更加确信,在青春期阶段,心理上的冲动要比他们体内的激素更重要。 人脑中的成长推动 这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全国精神健康中心”里的一天:一些青少年懒洋洋地坐在走廊里,靠玩笔记本和听MP3打发等候的时间。精神病医生杰基德把他们一个接一个叫起来,让他们躺到一张床上。在美国全国健康中心过去的14年里,这样的场面每周都会有一次。基德用仪器扫描青少年的脑部,14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扫描图片,他通过这些图片描绘出“青春期”的图画。 “人脑在青春期成长得非常迅速,甚至比我们猜想的还要快。”基德说。当成长中的青少年开始怀疑成年人教导他们的关于生活的先见之明,当他们开始对成年人表现得执拗,当他们偷走马路边
6、的交通指示牌,口中充满成年人不能理解的青少年词汇时,这些现象不仅和青春期的激素有关,而且和青少年面对的心理社会方面的挑战脱不开干系:他们必须和童年说再见了。当然在青少年脑中发生的变化也居于决定性的位置负责认知的大脑皮层在青春期成长得非常迅速。 在争吵中证实自己 在青春期,青少年的情感忽上忽下,就如同一个人在蹦床上跳上跳下。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彼得谢尔形容说,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像蹦床的床面。因为为了能够寻找自我,青年人必须首先把那些比他们更有权力的,有关系的人震动一次。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这些人还曾经保护过他们。 “父母现在不再是榜样,而是敌手。”心理学家这样形容父母的角色。 “麻烦”有自己
7、的意义 青少年和父母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必须经历和走出这个过程。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根本不可能成为自己孩子的伙伴。他们的任务只是去做孩子的敌手,然后努力保持冷静。这样的冲突很有意义,即使双方互相不能理解。 心理学家认为,就算青少年不能接受父母的反应,但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他们仍旧需要这样的经验。他们的心灵在这一段不平静的时期内接触世界,寻找结合点。 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可笑的后果:自称平等宽容的父母,突然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如此“保守”。他们禁不住回忆起自己的父母当初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青春期困惑的内容都不是重要的,怎么样明确互相的位置才更加值得注意。 青少年与父母
8、(二) 父母面临两难挑战 青春期少年对父母的期望真的是非常矛盾:父母必须阻止,又要放开他们。这样的危险非常大,如果掌握不了平衡就要坏事。有一些父母对子女毫不迟疑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再愿意参与其中。 这么做的后果是致命的。“由青少年自己发起的自我斗争结果扑了个空。他们的呼喊、他们的不服从、他们的污言秽语竟然都遇不到来自父母的任何抵抗。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他们采取更加极端的挑衅行为。”多数青少年能顺利长大处于青春期的人是如此变化莫测,即使是来自“好人家”的孩子也会突然进入警察的视野。 儿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青春期放纵”。酗酒、吸毒和其他犯罪行为都包括在其中。另外一种相反的行为是“青春期苦行僧
9、”。数百万青少年静悄悄地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这些青少年回避和他人的谈话,完全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生活。“这会引起忧郁和自杀的危险。”德国慕尼黑的青少年心理学专家乌尔里希迪克迈尔说。 “如果我们继续研究下去,许多人会大吃一惊,大多数的青少年竟然是能够顺利成长的!”杰基德说。他还说:“甚至青少年他们自己也会认为其他青少年不负责任,不会和别人交流,可是实际情况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也意味着:所谓的青春期困惑大部分只是一个“印象问题”。 孩子长大是父母的痛苦 为什么许许多多的父母觉得,养育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比任何其他时候更难?“非常简单,”威赫尔德说,“因为分别对于父母是最难以忍受的。失去对孩子的
10、控制,受到孩子的质疑,自己的地位被取代,这让父母承受巨大的痛苦。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经历的变化是最极端的。 如果一对夫妇的孩子越少,那么他们经受的变化也越剧烈。因为没有更多孩子,单个孩子的分量显得更重,夫妇面对的后果也会让他们觉得似乎更加悲惨。不过有一个固定的规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是紧密,那么他们分离开的“斗争”也更加疾风骤雨。“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里面很少有人意识到离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近。”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布莱德利用一本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标题是:是的,你的孩子疯了!。 四个理由让父母乐观青少年真正忧郁乃至自杀的案例还是少数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青少年不得不需要医生治疗。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少年 时期 主要 心理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