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歌》教学设计之三.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歌》教学设计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歌》教学设计之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歌教学设计之三一、学生情况分析在以前的教材中,学生接触诗歌较多,很喜欢这种体裁,但本诗属革命诗,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不多,体会诗歌意蕴有难度。二、设计思路学生初读后,从学生的难点切入,先进行创作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学法提示,指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诗意。以有喻意的词句为着眼点,引导学生体会喻意,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促思,以思促读。三、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学习革命者为扞卫信仰的尊严不惜牺牲的精神。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
2、能力。3.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1.通过讨论解题:(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若答不出来,暂且存疑)2.介绍时代背景:(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
3、。(2)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字。(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1.教师范读课文。2.提示学法: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4.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5.学生质疑。教师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三)研读课文,较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内容1.指名读第1节。划出一组对比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1)人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囚歌 北师大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