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页).doc
《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 5 页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设计要求:1、终桩控制标准:(1)本工程管桩采用柴油锤施打方式施工,柴油锤型号D60、桩锤重量6.0t,冲程。(2)本工程采用的管桩为摩擦端承载型桩,停打以桩端到达或进入持力层、最后3阵(10锤/阵)均满足最后贯入度2535mm要求和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超过300)为收锤标准。2、施工要求:(1)跳打:凡桩距等于或小于3.5D及承台下桩数多于9根的,均采取跳打方施工。(2)填灌砼:桩端持力层为易受地下水浸湿软化层,在第一节桩施打(压)完,毕后立即往管内填灌砼,砼强度等级为C30,灌注高度不少于2m。(3)接桩采用焊接接桩法
2、: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饱满且超出管面23mm,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压)。(4)送桩:本工程采用的管桩允许送桩,送桩须使用专用的送桩器,送桩深度不超过2m。管桩内充满水时,严禁送桩作业。(5)桩位施放误差30mm,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1%。二、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1)认真查看桩位平面布置图、桩基结构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掌握设计要领,了解工程施工的控制点。(2)熟悉已
3、审批的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施工机具、仪器标定、施工方式、打桩顺序。确保打桩质量的技术措施。操作人员的操作证、上岗证。材料进场后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及堆放。人员配备情况、施工进度计划。材料、机具、人员的布置安排情况。质量保证及安全施工措施。(3)检查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查看管桩出厂合格证、出厂测试报告。检查钢筋主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预应力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桩身保护层厚度。检查主筋接头位置、钢筋、预应力筋以及钢筋焊接接头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报告。检查桩身钢箍的位置、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桩身的砼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对桩身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是否达到“国标”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施工 质量 控制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