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12页).doc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第 12 页(一)局部组织反应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溃,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处理流程:(二)虚脱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
2、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3.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要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病人清醒后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静推5%葡萄糖等措施,
3、症状可逐渐缓解。处理流程:(三)过敏性休克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2.皮试观察期间,瞩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机等。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毎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
4、注射肾上腺素,直至脱离危险期。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实行气管切开。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如为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同时应用钙剂,以10%葡萄糖酸钙或稀释一倍
5、的5%氯化钙溶液静脉推注,使链霉素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减轻或消除链霉素的毒性症状。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处理流程: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 出血预防及处理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4.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
6、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处理流程:(二)低血糖反应 预防及处理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4.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推药前要回抽,无
7、回血方可注射。5.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6.注射胰岛素后,密切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处理流程: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预防及处理1、选择粗细适合、质量过关的针头。针头不宜反复消毒,重复使用。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可再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操作人员注意进针手法、力度及方向。4、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内,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5、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8、。6、一旦发生针体断裂,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经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处理流程:(二) 神经性损伤预防及处理:1、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在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2、注射药物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不能毫无根据地选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做肌肉注射。3注射时应全神贯注,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准确选择臀部、上臂部的肌内注射位置,避开神经及血管。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还应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操作 并发症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