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2万吨尿素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3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年产52万吨尿素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2万吨尿素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30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产52万吨尿素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第 30 页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 王耀翔 日期: 2012年 4月4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年产52万吨尿素合成工段设计 学院: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蒙化升101
2、学生: 王耀翔 指导教师: 庞利纹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学生根据选毕业论文的题目,到各有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和调研,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文献。(2)、学生根据实习和调研所掌握的资料,对论文题目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见解,最终完成论文。(3)、学生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化工方法和所用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主要参考文献1 ? 2 ? 3
3、 ?4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 止 日 期1毕业设计定题2012.1.32012.1.62查阅、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012.1.72012.2.13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2012.2.22012.3.14画图2012.3.22012.3.205整理、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图纸2012.3.212012.4.66中期检查2012.4.77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图纸2012.4.82012.5.4目录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51.1装置简介51.2 原料及产品51.3工艺原理61.3.1工艺原理61.3.1.1尿素合成原理61.3.1.2汽提原理61.3.1.3分解原理61.3.1.4吸收原理71.3.
4、1.5解吸原理71.3.1.6水解原理71.4主要生产工序81.4.1二氧化碳压缩工序81.4.2. 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工序81.4.3 中低压甲铵分解和回收工序81.4.3.1在1.7Mpa(G)压力下的中压分解及回收工序:81.4.4 尿素浓缩及造粒工序91.4.5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91.5工艺流程说明101.5.1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101.5.2 中压、低压尿素的提纯和回收101.5.4尿素造粒111.5.5工艺冷凝液处理121.5.6蒸汽系统121.5.7冲洗管网121.5.8 二氧化碳压缩流程131.5.8 1二氧化碳气体流程131.5.8.3透平冷凝液流程131.5.8.4 润滑油
5、系统流程141.5.8.5控制油流程14第二章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余热利用的分析162.1气提法的热量162.2余热损失分析162.2.1 0.07MPa蒸汽、冷凝液系统热量损失较大162.2.2高压调温水热量回收利用率低172.3余热回收利用探讨182.3.1 工艺条件估计182.3.2 尿液预浓缩器的应用182.4 节能估算及热量平衡202.5经济效益浅析21第三章 工艺计算223.1基础数据223.1.1.分子式:CO2223.1.2.分子式:NH4223.2热量衡算233.3转化器工艺计算243.4 氨碳比的公式及应用263.5 水碳比的公式及应用273.6转换器物料横算27第一章工
6、艺技术规程1.1装置简介尿素装置是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与合成氨装置一同建成。设计生产能力年产 52万吨尿素, 30万吨合成氨。于1994年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投产。该项装置采用意大利斯纳姆公司氨汽提工艺技术,主要工序有二氧化碳压缩工序、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工序、中低压甲铵分解和回收工序、尿素浓缩及造粒工序、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整个装置工艺特点:配有与合成塔等压的氨汽提塔,氨汽提分离出的NH3和CO2,在合成压力下冷凝返回合成塔,其冷凝热可以产生低压蒸汽,节约能源。尿素合成采用较高NH3/CO2,高NH3/CO2减轻了设备腐蚀,钝化空气量得以减少,从而减少了放空气中的氨损失和爆炸危险
7、。在合成回路中采用液氨为动力的喷射器来循环甲铵,节省投资,运行稳定。汽提塔使用钛材,允许在200条件下操作,提高了高压回路分解效率。设计中低压两段未反应物回收系统,操作弹性大。1.2 原料及产品原料为来自合成装置的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生产的尿素颗粒产品送往成品。液NH3: 状态:液态 压力:2.26Mpa(A) 温度:35组分:NH3: 99.9% (wt) min水份:0.06% (wt) max油: 8ppm (wt) max溶解气:0.02% (wt) maxCO2: 状态:气态 压力:0.14Mpa(A) 温度:35组分:CO2: 98.5% 体积含量H2S:6mg/Nm3 (以S计)
8、惰性气体: 1.5% (体积)(H21.3%)H2O:饱和甲 醇:150ppm (体积)max1.3工艺原理1.3.1工艺原理1.3.1.1尿素合成原理由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高温和高压下合成尿素,这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实际上合成尿素的过程分为二步进行。第一步是由氨和二氧化碳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铵,反应式如下:2NH3(L)+CO2(G) NH2COONH4(L)+Q这是一个强放热的可逆反应.第二步是由甲铵脱水生成尿素,反应式如下:NH2COONH4 CO(NH2)2+H2O-Q这是一个可逆微吸热反应,这个反应是尿素合成塔过程中的控制反应,其反应是在液相中进行。1.3.1.2汽提原理合成塔出来
9、的尿液混合物中,过剩的氨在汽提塔受热释放出来,使气相中的氨分压增加,气相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原来的气液平衡被打破,使液相中的二氧化碳不断析出到气相,从而使甲铵分解,如此连续进行一个过程,达到了氨自身汽提的目的。1.3.1.3分解原理对于汽提后的溶液中仍有少量未转化生成尿素的甲铵和过剩氨,由于甲铵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和体积缩小的过程,所以甲铵分解是体积增大,吸热的反应,因此,减压加热有利于甲铵分解,同时升高温度使氨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使氨和二氧化碳从尿素溶液中分离出来。1.3.1.4吸收原理氨和二氧化碳吸收过程是一个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物理过程,同时又是伴有化学反应的化学吸收过程,其
10、反应式为:2NH3+CO2 NH2COONH4+Q氨与二氧化碳不但有化学反应产生,而且吸收过程是体积减小的过程,所以增加压力有利于氨与二氧化碳生成甲铵,同时能加快吸收速率。由于NH3和CO2在吸收过程中溶解和生成甲铵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降低温度有利于吸收的进行。1.3.1.5解吸原理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氨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降低而降低,利用蒸汽直接加热使得氨和二氧化碳从水中析出,所以解吸采用提高温度,降低压力的方法进行。1.3.1.6水解原理尿素的水解就是氨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的逆反应,其反应式为:CO(NH2)2+H2O 2NH3+CO2-Q这是一个吸热的反应,升
11、高温度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减少生成物氨的浓度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停留时间长,水解反应进行的更完全,所以装置采用3.8MPa(A)的过热蒸汽做为水解器的热源,同时采用先将工艺冷凝液中的氨解析出来再进行水解的方式和设计较长的停留时间来实现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彻底水解。液体被加热到沸腾而气化的过程叫蒸发。尿素溶液蒸发是将尿液加热到沸腾,使其中的水汽化而与尿素分离的过程。由于尿素在高温下缩合的特性及浓缩过程中工艺条件限制,采用较高的温度将使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增加,所以采用真空,以降低水的沸点,这样可使能量的利用率提高,又减少发生不良的副反应。缩二脲生成反应:2CO(NH2)2NH2CONHCONH2
12、+NH31.4主要生产工序1.4.1二氧化碳压缩工序将界区外来的压力为0.14Mpa(A),温度为35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压缩机K101四段压缩后,压力为15.7Mpa(G),温度为113送入尿素合成塔。在K101一段出口加入钝化空气,使混合气体中的氧含量为0.250.35%(V),用以在钝化反应器内不锈钢衬里表面,防止腐蚀。在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段出口设有甲醇洗涤塔,用水洗去二氧化碳气体所夹带的甲醇,使二氧化碳气中的甲醇含量小于150ppm。从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中抽出2.35Mpa(g),323的蒸汽,供汽提塔使用。透平蒸汽冷凝液送到界区外。1.4.2. 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工序液氨、二氧化碳和返回的
13、氨基甲酸铵在压力为15.3Mpa(G),温度为188,NH3/CO2=3.23.8;H2O/CO2=0.50.7的条件下,合成反应生成尿素.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CO2NH4COONH2+Q1NH4COONH2CO(NH2)2+H2O-Q2总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二氧化碳转化率大于62%。未生成尿素的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以氨基甲酸铵的形态存在,一部分以游离氨的形态存在。在合成等压的条件下,在气提塔内被2.17MPa 的饱和蒸汽加热分解和析出。分解和析出的氨和二氧化碳和从中压返回的甲铵在甲铵冷凝器内冷凝,经甲铵喷射器抽送返回合成塔。甲铵冷凝器壳侧副产0.34Mpa(G)的低压蒸汽供尿素装置使用。
14、1.4.3 中低压甲铵分解和回收工序1.4.3.1在1.7Mpa(G)压力下的中压分解及回收工序:在中压分解器内,用0.49Mpa(G)增压蒸汽和2.17Mpa(G)的蒸汽冷凝液加热到158,使溶液中的氨和二氧化碳析出,尿素溶液浓度从45.23%(W)增浓到62.64%(W)。析出的氨和二氧化碳混合气经真空预浓缩器热利用,在中压吸收塔内被吸收后,以甲铵形式返回高压合成工序。未被吸收的氨在氨冷凝器内冷凝后,再返回系统使用。1.4.3.2在0.34Mpa(G)压力下的低压分解及回收工序:在低压分解器内,用0.34Mpa(G)的低压蒸汽加热到138,使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碳析出。尿素溶液增浓到69.93
15、%(W)。析出的氨和二氧化碳与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出来的氨和二氧化碳冷凝成碳铵液,由P-103泵,一部分送往中压回收工序,另一部分送往低压回收工序和解析工序。1.4.4 尿素浓缩及造粒工序分为真空预浓器、一二段浓缩及造粒。在0.034Mpa(A)的压力下,在真空预浓缩器闪蒸后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碳析出。闪蒸汽进入真空冷凝系统。所需热量由一段分解气和碳铵液供给。经0.034Mpa(A),128下的一段浓缩和0.003Mpa(A)138二段浓缩,尿液浓度增浓到99.75%(W)以上。用熔融尿液泵将99.75%(W)以上的尿液送上造粒塔,经喷头喷洒在造粒塔内制成粒状尿素。真空冷凝系统的工艺冷凝液送往工艺冷
16、凝液处理工序。1.4.5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在蒸馏塔的上部,将冷凝液中的氨和二氧化碳解析出来。在水解器中,在压力为3.7Mpa(G)236的条件下,尿素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CO(NH2)2+H2ONH3+C02在蒸馏塔的下部,用增压蒸汽将水解器出液中的氨和二氧化碳析出,使处理后的工艺冷凝液中的NH3含量为13ppm,送往界区外。析出的氨和二氧化碳进入蒸馏塔上部,一起返回低压精制及回收工序。1.5工艺流程说明1.5.1尿素合成和高压回收由合成氨装置来的压力2.0MPa,温度28的液氨经S-103过滤后通过氨回收塔C-105进入到氨接收槽V-105中,再经P-105增压后送往P-l01升压至22.
17、4MPa(G)。液氨在进入R-101之前,先在E-107预热至94,热量来自V-103的气相和C-102的解吸气,然后在PIC-1022的控制下用作L-101的驱动液体,在此,将来自V-101的甲铵加压到大于合成压力,从R-101底部进入,在R-101里和CO2反应。来自K-101的15.7MPa、12O的CO2,经HV-1005控制进入R-101,在K-101一段出口加入少量(02:0.25-0.35%)空气,使设备及管道的不锈钢表面钝化,从而保护其不被反应物和产物腐蚀。尿液经R-101顶部溢流管出来,进入中压蒸汽(2.17MPa)加热的降膜式汽提塔E-101,混和物呈降膜流下而被加热,溶液
18、中的CO2量由于从溶液中沸腾逸出的氨汽提作用而减少,尿液送往中压系统。E-101出气和P-102来的高压甲铵一同进入E-105,并在此冷凝,冷凝热在E-105壳侧产生0.34MPa蒸汽,E-105出口气液混和物进入V-101分离,分离的液相经L-101循环回R-101,分离的气相(不凝性气体,少量的NH3、CO2)在压力调节阀PIC-1021A/B控制下送往L-102进一步回收或放空。1.5.2 中压、低压尿素的提纯和回收离开E-101底部的尿液,通过LV-1011减压至1.7MPa(G)进入V-102,此设备分三层,上层是分离器,中部为分解器,下部为储槽。进入V-102减压闪蒸后的气相去中压
19、吸收塔C101。离开V-102的气体(富含NH3,CO2)被P-103来的碳铵液吸收后进入E-113壳侧,加热其管侧尿液,冷凝后的气液混和物进入E-106,进行再次冷凝,其出口温度被调节阀TIC-1026控制在80。来自E-106的混和物进入C-101进行吸收、精馏。C-101是泡罩型塔盘,塔上部有来自P-107的氨水,用来吸收CO2。同时,来自P-105的纯液氨,以消除被氨饱和的残余在惰气中的CO2和H2O,其流量由FIC-1010控制,C-101的底部溶液用P-102送往E-104,被C-102来的工艺冷凝液预热后,返回到合成回收系统。从C-101顶部出来的氨气,连同惰气经E-109被循环
20、水部分冷凝后,液相和气相均送往V-105,被氨饱和的情气离开V-105进入C-105,含有残余氨的惰气,送入E-111冷凝,并与来自E-110的水逆流接触,吸收气氨,吸收热由E-111的冷却水带走,E-111底的氨水由P-107送C-101作吸收顶部CO2用,出C-103的惰气在PIC-1026控制下,送排气系统进行排放。L-102的尿液经液位阀LV-l014减压至0.34MPa送低压系统V-103,此设备分为三部分,上部为分离器V-103,中部为换热器E-103,下部为储槽。溶液进V-103后闪蒸,闪蒸汽与C-102出来的工艺汽混合,首先进入E-107被部分吸收和冷凝后,再送E-108进行冷
21、凝,冷凝热被E-108的冷却水带走。含有残余惰气的液体送V-106并经P-103送出回收,一部分与V-l02气相汇合去E-113,另一部分作C-l02顶部回流。含有NH3、CO2的惰气进入E-l12与来自C-104的蒸汽冷凝液接触,吸收残余的NH3和CO2,液相返回V-106,气相经PIC-1033控制放空。1.5.3尿素浓缩为了得到颗粒尿素,必须将尿液浓缩至99.75%,因此设有一段,二段真空浓缩系统。L-103的尿液经液位阀LV-1022减压后,在0.034MPa(A)压力下膨胀进入真空预浓缩系统V-104,闪蒸后气相送往真空冷凝液系统,液相经E-113加热分解甲铵后,收集在下部L-104
22、内,经P-106送蒸发系统。来自P-106的尿液经LIC-1023控制送往E-114,由E-114出来的气液混和物再进入V-107气液分离后,气体被L-105真空系统抽走。一同抽走的还有V-104气相。分离后的液相进入二段真空蒸发系统的E-115,操作压力为0.003MPa(A),气液混和物进入V-108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被L-106真空系统抽走,液相收集在L-107,经P-108送造粒系统,一、二段蒸发所需热量由0.34MPa(G)蒸汽提供。1.5.4尿素造粒来自P-108的熔融尿素经LV-1025控制送往造粒喷头L-109,L-109的转速控制在180-290rpm,离开L-109的颗粒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52 尿素 合成 工段 设计 毕业论文 3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