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宗元山水游记(14页).doc
《论柳宗元山水游记(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柳宗元山水游记(14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第 13 页论柳宗元山水游记作者:倚阳牧歌摘要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山水游记不仅在中唐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亦彪炳史册。柳宗元的主要山水游记写于被贬后永州时期。作品精雕细琢,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借景抒情,凸现高洁人格之美;寓情于理,富含人生哲理之美,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对我国游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健词柳宗元;山水游记;写作背景;特点;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其鲜明的文学特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本文试从写作背景、作品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柳宗元山水游记进行全面的解析。一、柳宗
2、元生平及其主要山水游记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主要文集有刘禹锡编成的柳宗元文集,因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历史上并称韩柳。柳宗元出生在没落的名门世族之家,他从四岁起就能背诵古代辞赋,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贞元九年(793年)春,考中进士;贞元十二年(796年)任秘书省校书郎,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贞元十七年( 801年),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后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永贞革
3、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 815年)正月,因逢大赦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同年三月被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收入柳宗元文集的约有30多篇,其中大部分就是在他被贬永州之后,闲暇之余,游览永州四周的山山水水而写下的一系列文章。当时,唐朝已开始由盛转衰,作者政治上失意,报国无门 ;而且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
4、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永州八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完成的。二、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主要特点(一)精雕细琢,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在唐代,永州山水并不为世人所知,但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被描写得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正是作者对自然山水洞察入微,善于捕捉住大自然的美妙动人之处,形神毕肖
5、地再现出了自然界千幻万状的美景,使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仿佛身临其境,满眼是瑰丽的山水美景。1、精彩的景物描绘。柳宗元在长期被贬的生活中,由于对自然山水有精细的观察,再加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感受,使他能够捕捉住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正如清林云铭所说:“永州山水奇秀,然地处荒僻,不得河东,虽胜境何以知名?正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也。”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细的笔法对局部进行工笔描绘。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开头写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未见潭水,先闻水声,叮咚悦耳。见到小潭后,先用“水尤清冽”四字概括全貌,抓住小石潭的本
6、质特点;接着写潭底和潭边风光:“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生动地描写了潭底翻出水面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形态,和潭周藤树缠绕,浓郁婀娜的景色。再写潭水游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清潭游鱼,神态毕肖,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可谓穷形尽相;然后,写流入石潭的小溪:“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视野开阔,比喻生动。全文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及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把小石潭及潭周围的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并将各种景物组成一幅完美和
7、谐的画图,显示了描写自然景物的高超技巧。柳宗元描写山水景物很善于捕捉最主要的特征,着力描绘,突出表现各处景物的个性。钴潭记记水,钴潭西小丘记记石,小石潭记则水石合写。袁家渴记于水石形态之外,兼写竹木。同是写一种景物,也要突出各处景物之不同。同是写石,小石潭就和小丘不同,小石潭是“为坻、为屿、为、为岩”,突出写其多姿;钴潭西小丘记中小丘上的石头则是“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突出写其雄奇。柳宗元描写自然景物还特别注意表现其活跃的生命力。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写鱼“似与游者相乐”。钴潭西小丘记写石“若牛马之饮于
8、溪”,“若熊罴之登于山”,不论是山水草木、鱼虫鸟兽,皆有性情,充满了勃勃生机。2、浓重的感情色彩。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水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些自然景物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是作者主观感受中的景物,愚溪的“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铿鸣金石”,使他“乐而不能去”;钴潭的水声、月色、,使他“乐居夷而忘故土”;小石潭“水尤清冽”,潭周又“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使自己“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客观之景都带上了作家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突出特点。柳宗元还处处以山水自喻,如愚溪诗序中以愚溪来喻自己,这种将山水景物人格化的写法,是柳宗元对游记文学的一个发展。3、优美精炼的语言。柳
9、宗元主张为文“意尽便止”,不要含混、拖沓。他的游记文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语言简洁明快。游黄溪记开头用“永最善”“黄溪最善”就突出表现了黄溪之美。柳宗元的游记虽篇幅短小,但描写景物却非常细致生动。一方面,讲究字凝句炼,另一方面注意语言的形象,运用不同句式和各种修辞方法,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陶元藻在泊鸥山房集中称柳文“无衍词,无泛笔,一字不容增减。”可见其用笔之精。此外,。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还常常运用形象化的议论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如钴姆潭西小丘记中关于小丘遭遇的议论,是在发现小丘、买小丘和修小丘之后而发的,不
10、仅使人感到自然,而且大大开拓了读者思路,深化了主题。作者这种游记中由景物而生发出议论的写法,影响了后代许多作家。(二)借景抒情,凸现高洁人格之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有我之境”时指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境界,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就是对自身的观照,他的作品饱含着作者祟高的人格。1、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首先表现在其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上。永贞革新的失败,柳宗元由踌躇满志的京官,一下子变为落魄荒州的闲职,落差之大,常人难堪。然而,柳宗元并没有像有的贬谪之人那样怨恨满膺、一味沉
11、沦,这一点我们从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可见端倪。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先从被贬之后的忧惧和漫游谈起,进而透露出作者的处境与心境,使其笔下的自然景物与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又与烦嚣的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这里描写了游赏自然的自由快乐,但是作者心灵上仍背负着极大的精神痛苦,他不是游而不返,而是时时记起他追求的目标,始终没有放弃对黑暗现实的抗争。这时作者道出了“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姿为类”的心声,这是柳公畅抒超越恶浊现实的誓言,似乎让读者看到了他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和坚持崇高理想的人格美的光辉,感受到了他那藐视群小,卓尔不群,超尘拔俗的人格力量。再如他
12、在钻姆潭西小丘记中也写道:“其石之突怒似赛,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这里所写的“石”无疑也是作者自身人格的化身,是自己坚持政治理想和倔强坚贞品格的象征,小石的与众不同就是他决不同流合污的外在人格的体现。这些自然景物正如他常宣称的“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 “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那样,他的人格正体现在这些奇美之中。2、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坚强的人格。如果说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仅仅表现在他“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上那是不全面的,因为柳宗元不是那种一味沉缅于山水,宠辱偕忘的现实逃避者,其人格美还表现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积极进取的情怀上。如钴姆潭西小丘记,文章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柳宗元 山水 游记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