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散文的写法(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性散文的写法(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议论性散文的写法-第 13 页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二、什么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
2、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三、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 结论: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是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四、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一)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第一节: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
3、。第二节:明确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节: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选用一种论证方法,如面例式)第四节: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选用另一种论证方法,如点例式)第五节: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再选用一种论证方法,如引用式)第六节: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NextPage(二) 中心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散文的基础。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 从话题作文的话题结构特点看,可分为词语型话题、句子型话题、关系型话题。近年关系型话题所占比例最大。 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关系
4、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
5、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3辩证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
6、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5条件结果关系: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
7、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关系型话题作文,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什么层面来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 “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
8、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身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以确立论点。(三)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
9、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
10、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
11、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
12、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以“风度”为话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
13、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NextPage (四) 议论性散文的开头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数在100字左右。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说:将理智和
14、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学会历史的旁观) 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
15、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16、?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
17、我们理智的目光。”(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由对比手法入题,
18、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
19、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 解说: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
20、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十、由现实人生入题,发人深省“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
21、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湖北考生莫把情云遮慧眼)解说:由现实人生入题的文章大多能发人深省。像这样的开头,紧扣住人生在世“一哭一笑总关情”的角度来立意,自然引出了对情感与认知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入题不可谓不快,立意不可谓不高。十一、由追问历史入题,心怀人文“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广东考生让心作主)解说:是因为不理解还是因为内心的这种深沉丰富的人文情感,才会让作者的笔调显得如此凝重?如果不是缘于对
22、历史的反思与认知,“痛心”、“不快”之类的情感,也许就会显得十分的平淡,难以让文章的立意体现出一定的高度。十二、由材料直接入题,简洁明了“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河北考生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眼)解说:尽管是以材料直接入题,但却具有这样的优点:语言简练,比喻传神,观点明确。这样的开头,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突出中心,可谓“一举三得”,起到了开宗明义的效果。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
23、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NextPage附: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 1模板一: 记忆究竟是什么? “记忆嘛,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记忆是落花。”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
24、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吗;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吗;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下在孕育的信息吗(记忆) 样式:究竟是? “是AA。”有人曾这样说,“它过,可终归要的。” “是BB。”有人也曾这样说,“它而来,可也总要到去。” “是CC。”有人还曾这样说,“它过,过,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 其实呢,即便是CC,不也尽可以,去吗;即便是BB,到了,不还能吗;即便是AA,之间,不吗 解说:这一语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首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词贴切多变,而每一句后半句都表示一种消极的宿命的色彩。第二层三个分句分别对上面的观点进
25、行反向思维论述,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句式适宜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2模板二: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样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如果你从,心存,那就是;如果你在,品味,那就是;如果你,那就是。 解说:对所论述的话题作形象的描述,诠释话题内涵。 3模板三: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信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的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而半生碌碌,灯下惊坐
26、,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中央山脉上那只我未曾一睹其面的鹰鸟。(张晓风情怀) 样式:曾在爱过的;曾在上爱过的;曾在迷上“”;曾在里迷上“”而,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 解说:本语段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由四个并列分句构成,这些内容应该体现作者先肯定后否定的意识,第二层是由此得出的肯定的内容。 4模板四: 沟通是一座架设在人民心灵上的桥梁,使彼此隔膜的人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样式:是一的,使的人,。 解说:利用这个格式可以写“真热”“热爱”“宽容”“摩擦”等话题的作文。 5模板五: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样式:是
27、什么?是,是。因为,我们;也因为,我们。 解说:这个文段先是设问,然后是两个运用比喻的回答。接着是两个并列句子表明观点。此样式适合写“热爱”“宽容”“谦虚”“兴趣”“诚信”“选择”等话题。 6模板六: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样式:如果有人问:“是怎么样的?”说是“,”;说是“,”;说是“,”;说是“,” 然而我说。 解说:此句式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诗词,增添文采。此种样式适合任何一种以名词
28、作话题的文章开头。7模板七: 选择,是深邃的天空刹时滑过的一颗流星。 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 选择,是平静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 选择是如此的诱人似隔着轻纱的美女,似含茹着生命的花蕾,似幽静的山谷中飘出的一缕花香。(2002年高考在选择中起航) 样式:,是。 ,是。 ,是。 ,是如此的。 解说:一连串比喻的色彩斑斓,委实迷人之极,顷刻间就可能使评卷者沉浸在一种美的愉悦中,而不得不钦佩这位考生的才华。 8模板八: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的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一
29、份砺炼。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另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2003年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 样式:,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而我们,也许会感激,却忘了。 解说:三个排比句,不仅给读者新颖清爽之感,而且巧妙地扣住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句新且内蕴丰厚。 NextPage(五) 议论性散文的本论在本论中提出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放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在分论点的阐释中,分别突出三个亮点:语言优美,
30、引用诗句,精当事例。因此本论分为三段:一段用优美的语言阐述分论点;一段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一段用精当的实例论证分论点。 一、优美语言成段 1巧用比喻排比句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语句连接起来用。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在议论散文的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对比句皆可排比。运用排比句,可有效的增强语势。例一:“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择善
31、而从)解说:用比喻排比句,扣住了本文的话题“选择善良”,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例二: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是显得芬芳怡人。(把“诚信”留在心里) 解说:这一组对比排比句,不仅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例三:诚信是一座桥,它能拉近你我的距离;诚信是一种信念,它能激发你的斗志;诚信是一叶扁舟,它能载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小议诚信) 解说:这一组比喻排比,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平添了文章的色彩与气势。 例四: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
32、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解说:三个排句,三个妙曼的比喻,意在言外,发人遐思,恰恰构成了一个极为成功的层递式铺排,从而大大浓化了作文的色彩,增强了作文的美感。 2巧用假设句:所谓假设句就是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设复句构成,所以称其为假设句。例一:假如父母是天空,我们便是天空中的云彩;假如父母是海洋,我们便是海洋中的鱼儿。云和鱼是感觉不到天空和海洋的存在的,虽然他们一离开将无法生存,我不奢望和完全了解天空和海洋,只希望做聪明一点的云和鱼,能多一点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例二: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
33、。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2003年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 3巧用条件句所谓的条件句是指由条件复句构成的排比句或对称句。正因如此,只有前后两部分间具有条件与结果关系时,方可使用条件句。它常用条件复句的关联词与对称句的重复词语,换言之,条件复句的关联词是构成这种排比句与对称句语言标志。例一:勤学苦练使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
34、“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4巧用对称句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至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有意识地运用对称句,不仅可以提高语言锤炼的能力,而且因为运用论据极为简洁,还可锻炼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说“石韫玉而
35、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应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例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解说:就段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例是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
36、,两两相对,经纬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5巧用因果句这是一种由因果句构成的排比句。它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说理特点。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决定了它必须使用因果句的关联词:“因为,所以”。当然也可只出现因果关联词,而不构成排比句。例一: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
37、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充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6巧用转折句转折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折复句的连用,它们或者以对称句出现,或者以排比句出现。特点是句式整齐而富有气势,语言铿锵而富有节奏。因分句间语意相反,所以它特别适用于用来论证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全面看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哲学命题。例一: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
38、能清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羡鱼和结网)NextPage二、引用诗文名句成段 引用古圣前贤的经典名言,显现集体智慧的成语谚语等,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对权威的借重,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性与说服力。引用名句,特别是引用诗文名句,必须准确理解名句的含义,不能牵强附会,
39、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以一当十之效。另外,引用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的援引,更应该准确无误。 1由相近联想而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例:我穿越时空,我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
40、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心灵的选择该是于谦的石灰吟,心灵的选择该是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心灵的选择该是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心灵的选择该是万事皆休后的坦然从容 2将要引用的一句诗分成几部分嵌入到文章的一句中的不同位置,并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 例1: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春夏秋冬) 解说:上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料峭春风吹酒醒”两句诗,先将其分为四个小的短语,然后再将其嵌入句子中,并加上引号。这样的嵌引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
41、象而富有朝气。 例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说的是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情。 3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例1: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生活有了“你”(文学),才显得美丽) 解说:读这段文字,读者仿佛真正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
42、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读后令人心胸激荡。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化诱人的芳香。 例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20
43、02年高考优秀作文)解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阅读面、记忆力恰到好处的运用非同一般,因而此文获得了满分。 三、精当事例成段 1面例式如果把详举一例称为“点”,那么略举一组事例的写法就称之为“面”。面例式又可分为正反对比式和例证式两种。正反对比式:用两个或以上的正面事例,用至少一个反面事例。例:我们们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和自我的局限性决定的。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无璋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的忠言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唯明智之举。(
44、2004年山东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非正反对比式:用两个或以上的事例排列组合起来论证分论点。例1:荆柯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运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临安。(生活有了“遗憾”,才显得美丽) 例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
45、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2点例式点例式即前面先详举事例,然后接一层议论分析。可分为事例析因、正例反设和反例正设。事例析因例1: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正是因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2004年广东优秀作文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例2: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颤心寒。正因为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2004年江苏优秀作文稳中求胜)正例反设例: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