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一、本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3、情意目标: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二、本课时教学目标: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本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黄鹤楼送别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想学到什么呢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
2、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依依惜别)2、李白把这一情景写成了一首诗:(1)课件出示诗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2)配乐范读。(3)你喜欢这首诗吗自己读读看。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这样设计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同时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这首古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3、初步理解诗句:(1)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
3、帮助的句子并划出来。(2)读:汇报学习体会,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与语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4)说:谁愿意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课件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我们设计成网页形式,可选性强,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5)议:互相讨论一下,试着把整首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了第一课时的反复熟读课文,又有了上述三步的诗文对应,再加上这一环节中教者的适当点拔,突破难点可谓是水到渠成。4、师生小结:读通顺并能
4、说出意思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2、感悟一、二句:(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a.自由读的基础上一生读。b.你已经知道这是体现依依惜别,怎样才能读得更好c.评读激励,再读。d.小结:体会依依惜别。(2)出示王勃说得好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a.生读中说体会(结合板书:友谊永不绝)b.体会依依惜别。(1)、(2)两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顺序不固定这两句的出示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教师从黑板、粉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同时我认为这一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鹤楼送别 小学 年级 语文教案 黄鹤楼 送别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