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积累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学会用非不可、不是也不是而是造句。2能按情节的发展给课文分段。学习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合并起来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3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这种策略不仅能用于战争,也能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重点:运用段意合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二课时课前预习:一、自学词语,读通课文,标小节序号;二、完成书面练习:1写出惯与率的笔顺。2读准下列各字:火硝拴住东汉末年率领3给下列形近字组词:未()住()滔()幔()硫()末()肚()恐()漫()流()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自不量力()
2、投降()无心应战()穿着()测量()降级()应该()着火()5解释词语:调兵遣将:调:调动。谴:派遣。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自不量力: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毫不防备:毫:一点儿。一点儿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它的数量。形容很多。三、读熟课文四、同学之间互相检查朗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周瑜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拉开了赤壁之战的序幕。2齐读课题,说说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本文的课题告诉我们两点:一是地点(赤壁),二是事情(战)。二、整体进入1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三
3、个人物,指名回答;一;一;出示:曹操周瑜黄盖哪一个在这场战争中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黄盖)为什么因为黄盖想出了火攻的计策。2要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就要;一;一;知己知彼: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黄盖知己知彼。板书:兵力地理位置水战经验知己(周瑜)3万南熟水战知彼(曹操)80万北不善水战|战船相连请同学算一算周瑜的军队一个人要打曹军几人(26.6)3曹操知道自己不善水战,所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读书上的句子。(曹操叫人就下令渡江。)补上板书:战船相连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呢引读:生:曹操的兵士非坐船不可;一;一;(所以);一;一;曹操叫人平地一样。非不可这组关联词语应读出什么语气(强调)再读这句。4出示
4、:黄盖为避免己方兵力弱这一情况,而针对彼方战船相连这一弱点,制定了速战速决的火攻计划。用一个成语,板书:扬长避短5齐读第1、2段。三、讲读课文1过渡:火攻当然不是放一把火,要完成这一个计划,就要巧妙安排,环环相扣。老师先给你们两个环节:出示:火攻12选择刮东南风的那一天。(6-10)34定点点火,让火船冲向曹营。(9)5其余1、3、5环节开展讨论完成。2分组讨论。3交流:1黄盖写信假意投降。(5)(假意投降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诈降。)3火船在前,兵船在后。(7、8)5乘胜追击,大获全胜。(11)师:火攻到达第4步已经结束,然而要全部消灭敌人,大获全胜,还要进入第5步,自由朗读第11节,自己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之战 小学 年级 语文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