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11页).doc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 11 页桂林十八中14级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 物 命题人:蒋新华 审题人:易伯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卷面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把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采用电脑扫描阅卷。3.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和班级填和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4.用2B铅笔涂卡,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潦草不清扣分。 第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
2、,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2、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图2中的a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D若图1表
3、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3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5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酸
4、和核酸都含有氮和磷元素 B叶绿体中色素都含有Mg元素C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贮能物质 D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6甲图表示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乙图是甲图中某物质的分子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的物质是甲图中的aB甲图中的X表示的元素是N,Y表示的元素是N和PC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n条肽链,其中有 z个环状多肽,完全水解C共需水分子mnz个D甲图中过程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7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
5、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8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9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
6、是选项细胞结构功能A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线,从而牵引染色体运动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D核仁核糖体RNA的合成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囊泡可以由高尔基体向内质网转运C.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高尔基体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1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B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
7、重要补充D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12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3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
8、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 人红细胞的代谢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 mmolL1NaCl溶液 中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14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
9、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1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B.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C. 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D.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16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A. CO2H2O(CH2O)O2 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 C3H4O3(丙酮酸)3H2O3CO2能量 D.
10、C6H12O66O26CO26H2O能量17、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 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 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18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1中A、B两点,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明显降低直至失活B. 图2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C. 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
11、D. 图4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分生组织,b阶段细胞比例会减少19细胞内可能发生如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 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过程,也能进行过程C. 产生相同能量时,过程消耗的葡糖糖的量高于或过程D. 过程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20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21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
12、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温度/202530354045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1.001.752.503.253.753.50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0.500.751.001.502.253.00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 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2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
13、为实验材料,用纸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右图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23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
14、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24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A 、B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短时间内,A、B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A. 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B. 两者均保持基本不变C. 后者不变,前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D. 两者均逐渐减少直至停止25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 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一样B. 如果在图中M点突
15、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C. 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D. 当光照强度为Z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26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近正常。上述事实说明()A. 该过程体现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B. 胚胎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C. 移植的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得到了表达 D. 移植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7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
16、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BC阶段结束之后DNA含量才增加一倍B. 217.3 h期间,DNA分子可处于解旋状态C. 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217.3 h期间活动旺盛D.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7.319.3 h28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图。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晶状体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呼吸酶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则基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A. B. C. D. 29右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桂林市 第十八 中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