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6页).doc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第 6 页第九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2.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
2、,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感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理性。与此同时,之前讲授的唯物论、认识论与联系观、发展观对于学生接受矛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本课借助一些生活素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社会生活切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矛盾”形成比较理性全面的认知。3.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增强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
3、关系。5.教学方式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新课导入(2min)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1.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 )性、( )性、( )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 )与( )的统一、掌握( )的方法。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 )性,包括:自然界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 ,是 。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
4、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唯物辩证法前两个观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外,通过复习联系观与发展观,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新课讲授(35min)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小明同学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看了阅兵仪式,看到祖国如此的强大,内心十分的震撼,有太多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说当他看到女排队员们时想起9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取得十一连胜,成功卫冕。视频播放: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队和阿根廷队3比0获胜画面。设置问题: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以3;0战胜阿根廷,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和阿根廷是一种
5、什么关系?很好,是竞争对手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任何一方,这场排球赛还能打得下去吗?这说明他们还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过渡:十一假期的二三四这几天,小明同学想把学习中的薄弱点再强化一下,尤其是一些像哲学这样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所以向他姐姐求助,姐姐也非常有耐心的给他讲解了一些原理。这一天的姐弟的教学活动中,有过两个人非常有默契,快乐的地方,也有意见不合,吵过架的地方,姐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问题还不懂,还做错。弟弟:你没有
6、教我这个呀,我哪知道等等,虽然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到每天晚上有了那么多的收获,两个人都很开心。这几天就在欢乐和痛苦中度过了。(配相关图片)教师联系两个国家女排在比赛时“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概念分析,并请几位同学介绍说明自己想到的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事例。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例子,教与学、黑与白、好与坏、善与恶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举例加以点拨:有的同学可能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日常生活中说的矛盾: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而哲学上指的是矛盾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那么根据小明同学和女排的例子,让我们来概括一下什么是矛盾的对立的属性和斗争的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政教 设计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