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札记.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札记听了两位工作不到一年的教师的课,看着她们在课堂上变得沉稳了,自如了,自信了。由衷感到欣慰。两位老师以前上课在与学生交流时,说话是飘的,像说给自己听。现在语调沉下来了,眼神和孩子们交流了,让孩子们感到老师是在和自己亲切地对话。两位老师在研究教材,处理教材上也下工夫动了很多脑筋。四季的歌一课,老师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在字词教学上设计了新颖有趣的方法,把枯燥的识字变得趣味盎然,黑板上那朵美丽的花真像施了魔法一般,里面藏了很多生字宝宝,揭开一层就是一个生字,学生在好奇和兴奋中读生字,记生字,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学生记忆。接下来;傲视把这一课的生字组成了词语,为这些词语配上
2、美丽的四季的图画。孩子们看着画面,读读词语,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语文丰富了资源,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放风筝一课老师能根据课文每一段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比较注重语言的训练,注意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启发学生想象。主要问题在于:1、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而应是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这两节课教师在这一点上都比较欠缺。放风筝和四季的歌这两篇课文都很有情趣,和学生生活很接近。放风筝一课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孩子的情感始终游离在课文之外。因此对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呢两只眼睛骨碌碌
3、直转等句子,学生很难从中读到文中字里行间含着的那种喜悦、兴奋、自豪的感情。四季的歌是一首儿歌,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孩子已有的经验,唤起对春天的美好记忆,诗的味道没有读出来。2、教师重视了语言的品味,但策略要讲究,要明确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式能达到目的,而且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比如,放风筝一课,教师意识到放风筝的过程写得很具体,那一系列的动作的词哟用的好。因此想让学生体会用上这些动词的好处,便让学生去掉这些动词再读这段话,学生一个个开始读,读完,旁边那个孩子自言自语:什么意思呀。是啊,去掉那些动词,这段话没法读,不知所云。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动词用的好,反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
4、莫名其妙的感觉。教师要品味语言,完全可以自己把这段句子改写得简单一些,把那些用得好的词语去掉,让孩子们对照读,自然就容易体会了。让孩子们去演一演这个过程也不失为另一种感悟的方法。3、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找到答案,而应利用课堂中生成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地读书,多角度启发孩子的思维。比如:放风筝一课,学生提出:大蜻蜓风筝的眼睛为什么会骨碌碌直转?一个女孩子马上举手说:有一种风筝眼睛是用塑料做的,会动。老师马上给予肯定,进入后面的学习,那个提问的孩子却似乎不大满足这个回答。那个女孩说的当然没错,但这只是一种思维,一种很直接的缺乏语文味道的思维。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有不同的体会,除了眼睛做的就是
5、会动的,孩子们通常玩的风筝眼睛都是直接画上去的,并不会自己转动。那么这里可否理解为孩子看到自己放上天的风筝随风飘荡,就像活了一般。这样的体会更有语文味,读出了语言中包含的情感。4、不要随便放弃语文自身的东西,把时间给了其他无意活动。放风筝课文对风筝鲜艳美丽的色彩和在空中随风飘荡的姿态写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学文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老师却让学生在书上空白处把想到的风筝画下来,且不说孩子们画得如何,花了那么多时间,画上一只孤零零的风筝,不如直接看课文的插图。这里的重点是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放风筝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学习课文的语言,练习用仿佛、好象说说自己想象中的风筝图。内容总结(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札记听了两位工作不到一年的教师的课,看着她们在课堂上变得沉稳了,自如了,自信了(2)主要问题在于:1、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3)这两节课教师在这一点上都比较欠缺(4)放风筝和四季的歌这两篇课文都很有情趣,和学生生活很接近(5)比如:放风筝一课,学生提出:大蜻蜓风筝的眼睛为什么会骨碌碌直转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