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分类.pdf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分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分类.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分类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分类引导语:要求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根本能力。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分类,欢送阅读学习!网络操作系统是为了让共享数据资源、软件应用以及共享打印机等网络特性效劳到达最正确为目的,它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这类网络操作系统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微软借助其开发的个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用户群里的高 普及率,使其网络操作系统同样具有最大的适用性。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其WindowsNT4.0+Windows 9 5 的无盘网络时代,Windows NT4.0 成为当时无盘网络的“国际标准”网络操作系统;虽
2、然它比后来的 Win dows2000/xx Server 来说在功能上要逊色不少,但由于它对效劳器的硬件配置要求低的特点,使其风行 一时。微软后来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只用在中低档效劳器中。依据版本的上下及面市时间,微软的网络 操作系统依次为: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 Windows xx Server/ Advance Server 等。目前它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效劳器中。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国外软件爱好者开发而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源代码,可以得到许多应用程序以及自由修改操作系统
3、内核 程序。中文版的 Linux 如RedHat(红帽子)、红旗 Linux 等在国内使用较多,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另外平安性和稳定性方面,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典型的有 SCO 、Solaris、FreeBSD 等系统。NetWare 操作系统对网络硬件的要求较低,受到一些设备比拟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学校的青睐。兼容DOS 命令,其应用环境与 DOS 相似常用的版本有 3.11、3.12、4.10、V4.11 和 V5.0 等中英文版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将分散在有限地理范围内(如一栋大楼,一个部门)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媒体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通过功能完
4、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网络覆盖范围小(25 公里以内)选用较高特性的传输媒体:高的传输速率和低的传输误码率硬软件设施及协议方面有所简化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相对简单采用播送方式传输数据信号,一个结点发出的信号可被网上所有的结点接收,不考虑路由选择的问题,甚至可以忽略OSI 网络层的存在。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等。主要使用的拓扑结构是总线型、星型和环型。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令牌总线,令牌环;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是一种采用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CSMA/CD)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其具体的工
5、作方法为:每个要发送信息数据的节点先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总线上有信号,那么说明有别的节点在发送数据(总线忙),要等别的节点发送完毕后,本节点才能开始发送数据;如果总线上没有信号,那么要发送数据的节点先发出一串信号,在发送的同时也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与发送的信号完全一致,说明没有和其它站点发生冲突,可以继续发送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和发送信号不一致,说明总线上信号产生了“叠加”,说明此时其它节点也开始发送信号,产生了冲突。那么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随机的),再进行下一次试探。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令牌总线网是一种采用了令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Token)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
6、网。它的工作原理为:具有发送信息要求的节点必须持有令牌,(令牌是一个特殊结构的帧),当令牌传到某一个节点后,如果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信息,就把令牌按顺序传到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需要发送信息,可以在令牌持有的最大时间内发送自己的一个帧或多个数据帧,信息发送完毕或者到达持有令牌最大时间时,节点都必须交出令牌,把令牌传送到下一个节点。令牌总线网在物理拓扑上是总线型的,在令牌传递上是环型的。在令牌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都要有本节点的地址(TS),以便接收其它站点传来的令牌,同时,每个节点必须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PS)和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S),以便令牌的传递能够形成一个逻辑环型。令牌环网:令牌环网在拓扑结
7、构上是环型的,在令牌传递逻辑上也是环型的,在网络正常工作时,令牌按某一方向沿着环路经过环路中的各个节点单方向传递。握有令牌的站点具有发送数据的权力,当它发送完所有数据或者持有令牌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要交就令牌。局域网组网所需的传输介质:组成一个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或无线电波。局域网组网时所需的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局域网交换机等。1.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一,10Base-5 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 50 的宽带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 10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 表示基带传输、5 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 500米。如果要扩大网络规模,那么
8、可以使用中继器,但中继器的个数不能超过四个。因此,10Base-5 的最大传输距离应为 2.5km。粗缆所用的连接器是 AUI 接口。2.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二,10Base-2 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 50 的细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 10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 表示基带传输、2 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 185米。细缆所用的连接器为 BNC 接口。3. 双绞线组网方法:符合 IEEE802.3 10MB/s 基带双绞线的标准局域网称为 10BASE-T,T 表示传输介质类型为双绞线。在这种联网方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集线器为连接核心,计算机通过安装具有RJ45 插座的以太网
9、卡与集线器连接,联网的双绞线长度(计算机到集线器、集线器到集线器)不能大于 100 米。4 交换式局域网组网:与集线器方法根本类似,但网络连接中心是交换机而不再是集线器。局域网的体系结构-IEEE802 参考模型自 1980 年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机构都在积极进行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IEEE 制定的局域网的 802 标准,包括 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它被 ANSI 承受为美国国家标准, 被 ISO 作为国际标准(称为 ISO8802 标准)。这些标准在物理层和 MAC 子层上有所不同,但在数据链路层上是兼容的。IEEE 802 的 LAN 标准遵循 OSI
10、 参考模型的分层原那么,描述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效劳,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分成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IEEE802.1 标准规定局域网的低三层的功能如下:与 OSI/RM 的物理层相对应,但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标准的内容直接与传输介质有关。具体管理通信实体接入信道而建立数据链路的控制过程。提供一个或多个效劳访问点,以复用的形式建立多点-多点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并包括寻址、过失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根本上与HDLC 规程一致。此外,在 LLC 层还提供本属于 OSI/RM 中网络层提供的两项效劳,即无连接的数据
11、报效劳和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效劳。由图可见,MAC 子层和 LLC 子层合并在一起,近似等效于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LLC 子层协议与局域网的拓扑形式和传输介质的类型无关,它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都是适用的。然而,MAC 子层协议却与网络的拓扑形式及传输介质的类型直接相关,其主要作用是介质访问控制和对信道资源的分配。例如,总线型局域网主要采用竞争式的随机访问控制协议,最典型的是 CSMA/CD,还有令牌总线、令牌环等标准。目前 IEEE 已经制定局域网标准有 10 多个,主要的标准如下:IEEE 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并定义接口原语;IEEE 802.1B:寻址、网间互连和网络管
12、理;IEEE 802.2:描述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提供 OSI 数据链路层的上部子层功能,以及介质接入控制(MAC)子层与 LLC 子层协议间的一致接口;IEEE 802.3:描述 CSMA/CD 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标准;IEEE 802.4:描述令牌总线网标准;IEEE 802.5:描述令牌环网标准;IEEE 802.6:描述城域网 DQDB 标准;IEEE 802.7:描述宽带局域网技术;IEEE 802.8:描述光纤局域网技术;IEEE 802.9:描述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IVD LAN)标准;IEEE 802.10:描述可互操作局域网平安标准(SILS),定义提供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三级 网络技术 网络 操作系统 分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