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ppt
《消化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ppt(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二篇 内脏学Splanchnology,一、胸部的标志线,二、腹部分区,4区或9区,左右侧髂结节连线,第10肋最低点连线,腹股沟中点,2,第五章 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腭帆形成的结构,咽峡、牙周组织的概念;舌粘膜的结构,颏舌肌的作用;口腔腺的名称、位置及开口。咽的位置、区分及交通,鼻咽部的结构,咽淋巴环的组成和作用。食管狭窄的位置。胃的形态和分布。十二指肠的形态及分部,十二指肠降部的结构;空、回肠粘膜的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直肠的形态和位置,肛管内面的结构。肝门的位置和结构,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胰的位置与形态。,3,熟悉消化道的组成及
2、区分。腭的位置与区分,牙的形态和构造,舌的形态和区分。 腭扁桃体的位置和形态结构。食管的位置和分部。胃的位置,胃壁的结构。空、回肠的位置和区别。大肠的区分,结肠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回盲瓣的位置。肝的位置和外形。胰液的排出途径。 了解牙式。梨状隐窝的位置。肛门括约肌的位置和区分。胆囊三角。,4,消化管依其功能和形态不同又可分为许多部分;即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分为大、小两类: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唇腺、舌腺、颊腺、腭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如大唾液腺、胰腺和肝等。它们以导管通连并开口于消化管腔内,其分泌物都进入消化管中,完成化学性消化。大小两种消
3、化腺的上皮细胞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消化管壁的上皮发展分化而形成的 .,5,6,7,第一节内脏学概述 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它们主要位于胸,腹腔和盆腔内,部分器官位于头颈部或会阴部。 消化和呼吸系统分别自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提供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最终产物及食物残渣由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分中空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8,(一)中空性器官:都呈管状或束状,内部均有空腔,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粘膜:向管腔内突出,形成环行或纵形的皱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含有腺体,分泌消化液和粘液
4、,帮助消化食物,或润滑和保护管壁。 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血管、淋巴管、淋巴细胞、神经和粘膜下层腺体。 3、肌层:为平滑肌,内层为环行,外层为纵行。 4、外膜:为薄层结缔组织,表面覆有一层间皮,称浆膜。,9,(二)实质性器官:由腺体构成,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或浆膜,如肝、胰、肾及生殖腺。 被膜把实质分隔成若干个小单位,称小叶。每个器官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导管出入处有一凹陷,称为门。 二、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的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胸骨线: 3、锁骨中线: 4、胸骨旁线: 5、腋前线: 6、腋后线:,10,7、腋中线: 8、肩胛线: 9、后正中线: (二)腹
5、部分区:9个区或4个区 第二节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唾液腺、肝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一)消化系统功能: 1、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经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残渣。 2、消化管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机体防御系统。 3、消化管壁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激素。,11,(二)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肓肠、阑尾、肠和直肠等) 2、消化腺: 1)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内,如唇腺、舌腺等。 2)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如大唾液腺、胰腺、肝。 (三)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由内向
6、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粘膜: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部位。,12,1)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如口腔、食管、肛门。 (2)单层柱状上皮:如胃、大肠、小肠。 (3)上皮下陷形成小消化腺: (4)存在淋巴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少量平滑肌。 3)粘膜肌层:为一薄层平滑肌,排列成内环肌和外纵肌。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 3、肌层: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其余都是平滑肌,肌层分内环肌、,13,外环肌。两层之间有肠肌神经丛。 4、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称纤
7、维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共同构成,称为浆膜。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14,第三节消化管 一、口腔 口腔向前经口裂通向体外,向后的咽峡(isthmus faucium)与咽分界。口腔前壁为上唇和下唇;侧壁为颊;顶壁为腭;口腔底由肌肉、粘膜和舌组成。口腔各壁都有粘膜覆盖。 整个口腔以上、下颌骨的齿糟突及上、下两列牙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口腔前庭(vestibulum oris),位于唇、颊与牙列之间;后部为固有口腔(cavum oris proprium),位于牙列之后。 功能:吸吮、咀嚼、泌涎、味觉及发音等。,15,(一) 唇(labia)和颊(bucca) 主要由粘膜、肌肉和皮肤构成。上、下
8、唇的左、右两端汇成口角,唇的游离缘围成口裂。上、下唇内面粘膜中线各形成一条纵行粘膜皱襞,连于上、下牙龈的前面,称上唇系带(frenulum labii superioris)和下唇系带(frenulum labii inferioris)。上唇两侧以鼻唇沟(sulcus nasolabialis)与颊为界,其外面的正中有一垂直浅沟,称人中(philtrum),急救时常在此进行针刺。唇和颊的粘膜深部有许多散在的小腺体,分别称为唇腺和颊腺。颊粘膜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有腮腺导管的开口。唇和颊在咀嚼和发音方面均有重要作用。,16,(二)腭,硬腭 hard palate,软腭,腭垂 uvula,腭帆
9、velum palatinum,腭舌弓 palatoglossal arch,腭咽弓 palatopharyngeal arch,咽峡isthmus of fauces,腭构成口腔的顶壁,分前后两部:前部为硬腭(palatum durum),以骨作基础;后部为软腭(palatum molle)。硬腭分隔口腔和鼻腔,表面覆盖粘膜并与骨膜相愈合。软腭是由硬腭向后延伸的柔软部分,在软腭的游离缘中央有一向下突起,称腭垂(ovula palatina),俗称小舌头。自腭垂两侧,有前、后有两条弓形皱襞,前一对连于舌根,称舌腭弓(arcuspalatogossua);后方一对向下延至咽侧壁,称咽腭弓(arc
10、us palatopharyngeus)。两弓之间有一凹陷,容纳腭扁桃体(tonsilla palation)。两侧舌腭弓与舌根、软腭共同围成咽峡(isthmusfaucium),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17,软腭soft palate,硬腭hard palate,腭垂uvula,腭舌弓palatoglossal arch,腭咽弓palatopharyngeal arch,18,舌位于口腔底,是肌性器官。可分为舌尖、舌体与舌根三部分。舌尖游离,舌根附着于舌骨。在舌的下面粘膜正中线有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皱襞,称舌系带(frenulum linguae)。舌系带过短,可影响发音。在舌系带根部两侧有小的突
11、起,内有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在舌的上、下面被有粘膜,舌根部的粘膜内含有由淋巴组织集聚而成的小结节,称舌扁桃体(tonsilla lingualis)。在舌体的上面,可见许多粘膜小突起,称舌乳头(papillae linguales)。,(三)舌 Tongue,19,1、舌粘膜,(1)舌乳头,丝状乳头 filiform papillae,菌状乳头 fungiform papillae,叶状乳头 foliate papillae,轮廓乳头 vallate papillae,人的舌乳头有4种类型:丝状乳头,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舌体的上面;菌状乳头,数目较少,稍大,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含有
12、少量味蕾,内富有毛细血管,故肉眼观察乳头呈红色小点;叶状乳头,位于舌后两侧,含有味蕾,小儿较清楚,成人已退化;轮廓乳头,数量少,约79个,形体较大,排列在舌根处,形成倒“”字形,也含有味蕾,司味觉。 由于丝状乳头浅层上皮不断角化、脱落,与唾液、食物残渣、细菌混合在一起,粘附在舌背粘膜的表面形成舌苔。中医常以观察舌苔作为诊断病情的参考。正常人的舌粘膜表面覆有一层薄而白色的舌苔。,20,味蕾(taste bud)呈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结构,能感受酸、甜、苦、咸等味,为味觉感觉器。分布在菌状乳头、轮廓乳头、软腭、会厌与咽粘膜的上皮内。一般认为味蕾由二种细胞组成。一种为味细胞,呈柱状,位于
13、味蕾中央,细胞长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末梢分布,以突触方式与味细胞相联系。另一种为支持细胞,数量较多,呈梭形,一部分位于味蕾周围部,还有一部分支持细胞与味细胞相间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2)舌扁桃体lingual tonsil,21,舌扁桃体,舌盲孔,轮廓乳头,界沟,叶状乳头,菌状乳头,丝状乳头,22,2、舌下面,舌系带 frenulum of tongue,舌下阜 sublingual caruncle,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襞 sublingual fold,舌下腺,23,3、舌肌 舌肌属骨骼肌,分为舌内肌 和舌外肌。舌外肌起于附近骨上,止
14、于舌内, 收缩时,可以牵拉舌。舌内 肌起止均在舌内,收缩时可 改变舌的形状。舌内、外肌 共同协调活动,使舌运动灵 活,适于搅拌食物、吞咽、 语言、发音等动作。,颏舌肌,下纵肌,上纵肌,舌横肌,24,牙为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有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及协助发音等功能。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副为乳牙(dentes decidui),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在出生后约半岁左右开始萌出,于两岁半左右出齐,自7至12岁期间,乳牙先后脱落;另一副为恒牙,(dentespermanentes),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自6岁起,渐次为乳牙更换,至12岁前后除第3磨牙外,恒牙全部萌出。第3磨牙一般在20岁以
15、后萌出,又称智齿。智齿也可终身不出,因此恒牙28-32个均为正常 。,(四)、牙 Teeth,25,1、牙式:按形态和功能分为: 切牙:咬切食物 尖牙和磨牙:撕裂食物和研磨食物。 (右)2123(左) 2123 (右)0(左) 0 2、牙的形态 牙冠 crown of tooth 牙颈 neck of tooth 牙根 root of tooth,恒牙牙式,乳牙牙式,26,牙冠(corona dentis)是牙露于牙龈以外的部分。牙冠表面覆盖一层釉质(enamel),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硬度近似石英。 牙根(radix dentis)是嵌入上、下颌骨牙槽突内的部分。在牙根部表面包有一层牙骨质
16、(substantia ossea)。 牙颈(collum dentis)是介于牙冠与牙根之间的稍细部分,外包牙龈。牙龈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由复层扁平上皮与固有膜组成。老年人的牙龈萎缩,以至牙颈甚至牙根外露。,27,牙釉质,牙质,牙骨质,牙髓,牙龈,牙周膜,3、牙组织: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4、牙周组织,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内部的腔隙称牙腔, 活体牙腔内充填有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称牙髓.牙髓有营养牙和形成牙质的作用。牙髓经牙根尖孔与牙根周围组织相连,血管和神经也经此孔出入。,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的骨膜和牙龈等。牙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包绕在牙根周围,老年人的牙周膜萎缩,故牙齿松动
17、,甚至脱落。牙周组织有固定牙和缓冲咀嚼力的作用。,28,5、牙的种类和排列,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1个牙根,23个牙根,29,咽鼓管咽口,软腭,腭扁桃体,二 咽 Pharynx,咽腔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一)鼻咽 位于软腭后上方,正对鼻后孔,是鼻腔后部的直接延续。在鼻咽部外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的后方,左、右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通过咽鼓管与鼓室相通。,30,(二)口咽 (Oropharynx) 为咽的中间部,位于咽峡的后方,软腭与喉口之间。当口张大时,将舌背压下,经咽峡可见到咽后壁的粘膜。在咽部侧壁两个腭弓之间,有腭扁桃体。,31,(三)唳咽 (Laryngopharynx) 上与
18、咽相续、下与食管相接。在咽后壁上部和咽鼓管咽口有咽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32,咽部的淋巴组织很丰富,在咽的后上壁和咽鼓管咽口附近的粘膜内形成淋巴组织团,分别称咽扁桃体(tonsilla pharyngea)和咽鼓管扁桃体(tonsilla tubaria)。在小儿较发达,到成人则变小或消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它们位于口、鼻腔进咽的入口处,具有防御机能。 咽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咽壁在鼻咽部的上皮类型比较复杂,鼻腔粘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延续至鼻咽部上方逐渐移行为复层扁平上皮,口咽部和喉咽部的复层扁平上皮无角化。固有膜内有分散的淋巴小结与
19、弥散淋巴组织,还有粘液腺。无粘膜肌层。咽壁的肌层为骨骼肌,由斜行的咽缩肌和纵行的咽提肌相互交织而成。咽缩肌收缩时可使咽腔缩小,可将食团挤入食管中。咽提肌收缩时,可上提咽、喉,协助吞咽和封闭喉口。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33,三、食管Esophagus,34,35,食管全长主要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区:第一个狭窄在食管与咽相续处,正对第6颈椎平面;第二个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约在第4、5胸椎之间;第三个在膈的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这些狭窄区是癌的好发部位。,(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食管(oesophagus)是肌性管道。上自第6颈椎下缘与咽相续,沿脊柱前方向下至第11胸椎高度经膈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门
20、相接,全长约2530cm,一般与人的身长成正比例 。,36,37,(二)食管的组织结构 管壁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食管粘膜 湿润而光滑,呈浅黄色。当食管空虚时,粘膜皱襞凸向管腔,形成79条纵行皱襞,当食团经过时,皱襞可展平,管腔显著扩大。 粘膜上皮 为复层扁平上皮,由2025层细胞组成。在食管与贲门交界处,突然由复层扁平上皮变成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食管腺导管。粘膜肌层为一薄层纵行平滑肌。,38,粘膜下层 有许多血管、淋巴管、神经和食管腺。食管腺为粘液腺,分泌粘液,粘液经导管流向食管管腔,其作用仅限于润滑食团、利于通过,保护粘膜。食管下端
21、的食管贲门腺机能较为重要,可以防止因经常反酸使下端管壁受到侵蚀。但消化性溃疡仍常发生于食管贲门端。 肌层 在食管上段为骨骼肌,中段由骨骼肌与平滑肌混合组成,向下平滑肌逐渐增多,下段全是平滑肌。肌层的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外膜 为纤维膜,含有较大血管、淋巴管和神经。,39,四 胃 Stomach,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一)位置和形态:胃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cardia,幽门 pylorus,胃小弯,胃大弯,角切迹,贲门切迹,胃底 fundus of stomach,胃体 body of stomach,幽门管pyloric canal,幽
22、门窦 pyloric antrum,幽门部 pyloric part,贲门部cardiac part,40,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在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幽门括约肌处有一环形皱壁。 功能: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 (二)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 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和贲门腺、胃底腺与幽门腺。 1、胃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上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粘膜表面。柱状上皮顶部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中,颗粒不易着色,顶部细胞质透明,核靠近细胞基部。粘原颗粒排出后形成粘液,覆盖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粘膜
23、的损伤。,41,42,上皮细胞不断更新,约45天更新一次,细胞脱落后,由胃腺颈部未分化细胞增殖补充。 2)固有膜 为类似网状组织的结缔组织,其中含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散在的平滑肌等。固有膜内充满排列紧密的腺体。根据结构和分布部位的不问,胃腺可分为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三者并无明显界线,略呈交错混杂。 (1)贲门腺(cardiac gland)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管状腺,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分泌物为粘液。 (2)胃底腺(gastric glond)分布于胃底与胃体部,为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43,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类型: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胃的内分泌细胞。 壁细
24、胞又称盐酸细胞 分泌盐酸,胞体较大,呈三角形或圆形,细胞质嗜酸性,在HE染色切片中显红色。电镜下,壁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成许多迂曲分支小管,称细胞内小管,或分泌小管。小管腔面有许多细长微绒毛充填于小管腔内。由于微绒毛的形成,大大增加了壁细胞的面积。壁细胞与邻近细胞交界处有闭锁小带和桥粒。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44,壁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盐酸。盐酸是在分泌小管内合成的。盐酸的形成与分泌活动中所需的能量靠细胞内线粒体内的ATP来完成的。人的壁细胞尚能产生一种糖蛋白,称内因子。内因子可与来自食物的维生素B12结合,并促进回肠对B12的吸收。若内因子缺乏,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