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利大于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际贸易利大于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利大于弊.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利大于弊国际贸易利大于弊关键词:国际贸易科学技术 生产力 比较优势产业 比较劣势产业有人说,国际贸易是使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也有人说国际贸易使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我认为,但凡皆有利弊,国贸的作用也是如此,但是总体来说,其作用利大于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自己一个人闷头做事,我们需要外界的观点和新鲜的空气、 血液去注入我们的体内, 让自己的观点和内容得以充实、 更加丰富, 以此, 才能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提升。而国际贸易就是外部的助推器,他能帮助我们向有利的方向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一国的综合实力。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本国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国际
2、贸易能让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 促进科学技术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加快一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 更利于本国自身的发展。如 17 世纪的中国正是清王朝入关的时期,当时铜紧缺,顺治皇帝积极改善对日的贸易政策往来,开放海禁,在此时期,日本洋铜的年输入量为 300 万400 万公斤,16961710 年间,到达最大输入量400 万700 万公斤,洋铜的大量进口,缓解了国内铜斤不足的状况,增加了铜钱的供给量, 对于清朝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 1757 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来, 刚好与 1750 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于此带来的是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错失。 本国的发展
3、相对世界各国缓慢, 科学技术停滞不前和对外贸易的阻隔成为中国停滞发展的根本动因, 由此也成为坚船利炮攻我国门但众不敌寡的根本原因。其次,可利用本国技术、资源甚至劳动力优势发展产业,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可以利用本国自身气候等条件,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进口比较劣势产业以到达供需平衡的同时,发展自身优势。 对一些国家人口较多国家而言,对外贸易可以向人口较少国家输出劳动力, 而进口比较劣势产品, 以此增加本国人口就业情况,缓解本国就业压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并利用进口满足本国较少的物资,实现多国见的贸易平衡和国内供需平衡。 由此,可以带动世界人口就业,降低失业率,稳定社会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利大于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