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与睡眠课件课件课件课件.ppt
《休息与睡眠课件课件课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息与睡眠课件课件课件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休息与睡眠课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0页学习目标 掌握概念:休息、睡眠。 掌握睡眠的分期,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熟悉睡眠的影响因素,睡眠资料的收集。 了解休息的意义、条件,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了解睡眠发生的原理、人体对睡眠的需要,睡眠失调的种类、特点及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0页定义 休息休息 (rest) 是指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活动减少,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0页一、休息的意义 (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过劳死”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 “亚健康” (二)休息与
2、康复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0页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对此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到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根据全美各地提出这类病例的报告,才研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该中心给它下的定义是:突然出现极端的疲劳状态,延续六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微热、咽喉疼痛、淋巴腺肿大、肌肉疼痛、体力下降、头痛、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视觉障碍等症状。 也有人将其称为“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或“半健康人”,甚至将其划为“亚健康”的范畴。而在临床上,许多医生常将此病诊断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多属于中医的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现在学习的
3、是第5页,共40页我国有多少人患慢性疲劳综合征没有准确的数字,据媒体报道,有关专家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对2000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66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的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占62,一干活就累的人占了8,脾气暴躁或焦虑者为48。不仅中年人如此,许多学生也存在着这些现象,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更面临着过度疲劳的严重威胁。据美国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美国至少有400多万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英国的类似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到疲劳,其中约14的人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0页脑力性疲劳脑力性疲劳这是用脑过度的表现,而用脑过度的信号常
4、有以下几种:1.头昏眼花、听力下降、耳壳发热2.四肢乏力或嗜睡3.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下降4.反应迟钝5.出现恶心、呕吐现象6.出现性格改变如烦躁、郁闷不语、忧郁等7.看书时看了一大段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0页 良好的休息既能消除病人的疲劳,使体力和精力尽快得到恢复,又能减少体能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0页二、休息的先决条件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放松 充足的睡眠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0页三、睡眠的生理三、睡眠的生理 睡眠睡眠 是一种知觉的特殊状态,虽然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但并未完全消失。现在
5、学习的是第10页,共40页(一)睡眠的原理 睡眠由位于脑干尾端脑干尾端的睡眠中枢控制,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与控制觉醒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拮抗,从而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相互转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0页睡眠分期临床表现生理表现脑电图第期入睡的过渡期,可被外界的声响或说话声惊醒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匀,脉搏减慢低电压a节律,频率为812次/秒第期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易被惊醒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匀,脉搏减慢,血压、体温继续下降出现快速宽大的梭状波,频率为1416 次/秒第期睡眠逐渐加深。需要巨大的声响才能使之觉醒全身肌肉十分松弛,呼吸均匀,心跳缓慢,血压
6、、体温继续下降梭状波与波交替出现(二)睡眠的分期(二)睡眠的分期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0页第期为沉睡期。很难唤醒,可出现梦游和遗尿全身松弛,无任何活动,呼吸缓慢均匀,脉搏、体温继续下降,体内分泌大量激素缓慢而高的波,频率为12 次/秒REM 期眼肌活跃,眼球迅速转动,梦境往往在此阶段出现心率、血压、呼吸大幅度波动,肾上腺素大量分泌。除眼肌以外,全身肌肉松弛,很难唤醒呈不规则的低电压波形,与第一期相似。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0页(三)睡眠时相的周期(三)睡眠时相的周期 清醒状态NREM 第一期NREM 第二期NREM 第三期NREM 第四期REMNREM 第二期NREM 第三期现在学习
7、的是第14页,共40页(四)睡眠的需要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通常为每天一次。对于睡眠量的需要因人而异,一个健康人每晚睡眠的平均时数时 7.5 小时; 各个睡眠时相所占时间的百分比也随着年龄变化,总的概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增加;慢波睡眠第一、二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 此外,睡眠还受个性、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要得到最佳的睡眠,不仅需要足够的睡眠时数,同时睡眠的时间应与机体的昼夜性节律相吻合。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0页四、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影响因素的评估2睡眠形态的评估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
8、,共40页(1)生理因素1)年龄因素 2)疲劳 3)昼夜节律 4)寝前习惯 5)内分泌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的时间减少。 婴儿期大约需要16 20小时,幼儿期大约需要10 14小时,学龄前期儿童大约需要1112小时,青少年期大约需要9 10小 时,成年期大约需要7 8小时,老年期大约需要6 7小时。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0页(2)病理因素1)疾病 2)身体不适 疼痛、饥饿、腹胀、呼吸不畅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0页(3)心理因素 (4)环境因素 (5)其它 1)药物因素 2)生活方式 3)食物因素 4)体育锻炼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0页2睡眠形态的评估(1)每晚习惯睡多长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休息 睡眠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