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皮肤软组织肿块诊断,皮肤与皮下组织解剖,表皮层是皮肤的最表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末梢。 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深层,它是致密的纤维层,内有弹力纤维、结缔组织、支持皮肤的腺体、附属器、血管和神经等。 皮下组织层或真皮下组织,也称脂膜,位于真皮下,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组织内含有较大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汗腺等,皮下组织与真皮没有明显的分界,它的下面是肌膜组织。,皮肤与皮下组织,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良、恶性的鉴别。 软组织良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血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淋巴管瘤、腱鞘巨细胞瘤、平滑肌瘤。其余的良性肿瘤都属少见。 软组织恶性肿瘤
2、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透明细胞瘤。其他恶性肿瘤均属罕见。,皮肤与皮下组织,声像图改变良性 恶性 肿瘤形态规则多呈椭圆形 常不规则 生长方式膨胀性 浸润性 包膜回声多有包膜 多无包膜 边界 清楚 早期清楚,晚期不清楚 内部回声均匀、低或强回声,或囊性不均匀实质回声 后部回声不减弱 轻度减弱 邻近组织 受压移位,骨无异常 被浸润,骨有从外向内侵蚀破坏 转移 无 可有 生长速度缓慢,病程长 生长快 探头加压可有变形 无变形 复发性 无复发 易复发 CDFI肿瘤内无异常血流,或少血流 肿瘤内可见滋养血管或血流增多
3、,病例一,女,35岁,发现颌下偏右侧包块15年。无明显不适。,病例一,超声所见: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壁清楚,大小约2.2X1.7CM,内部为均匀细密的强光点(部分呈彗星尾样),没有血流 。,病例一,病理诊断:表皮囊肿,病例一:皮下囊肿,(一)皮下囊肿种类:角质性囊肿、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及皮样囊肿。 角质性囊肿也称角化性囊肿,一般是充满了较硬的均匀或轻度分层的大量蛋白样物质的囊肿,它可以作为一种组织病理过程存在于表皮囊肿、粉瘤等多种疾病。 表皮样囊肿为真皮囊肿,囊壁为表皮样结构,临床上多为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皮内结节,逐渐扩大,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可被推动,既不疼痛,也不破溃,好发于头皮或肩部
4、,多见于中年以上者。 粉瘤也称脂瘤、皮脂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增生性和肥大性皮脂腺囊肿。临床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球形肿物,小者像绿豆,大者比鸡蛋大,多分布于头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粘连在一起,可被推到,逐渐发展,表面皮肤往往因脂瘤的外突而紧张。如有继发感染,可化脓。它是皮脂腺发生的囊肿性变化,囊肿壁有上皮细胞构成。囊内充满无定形物质,是由皮脂物质逐渐分界而成。 皮样囊肿是发生于皮下的囊肿,表现为略带有弹性的柔软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通常不与皮肤粘连,可推动,它的衬里为多种表皮附属器。,病例一:皮下囊肿,(二)声像图 1、病变位于皮肤层,边界清晰光滑,呈
5、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单发。 2、内部回声可为无回声,也可为均质的实质性高回声。 3、无回声病变可见其后壁回声增强,伴有侧方声影。 囊肿的回声强度主要与囊内容物及应用探头的频率有关。当角化屑充满整个囊腔时,呈均匀细点状回声。表皮样囊肿与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很相似,只是皮脂腺囊肿的回声不如表皮样囊肿均匀。 (三)鉴别诊断 需与脂肪瘤鉴别,后者的回声稍增强,内有条状回声,长轴与皮肤平行。,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病例二,女,52岁,偶然发现右侧肩背部肿物,病例二,超声所见:皮下软组织内见一2.5x2.0c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清,但无包膜,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肿物内部血流丰富。,病例二,病理
6、: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浸润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表皮及真皮交界处的黑色素细胞。分为结节性黑色素瘤及浅表性黑色素瘤。前者占15-30%,为垂直生长,侵袭性强,预后差,预后往往与肿瘤厚度有关系。后者占70%左右,它易早期发现,与结节性黑色素瘤相比,预后较好。黑色素瘤可以发生于正常皮肤、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小痣。病变开始表现为色斑,以后逐渐高出皮肤,并不断扩大。由于超声能准确测量病变的厚度,因此,和组织学对黑色素瘤的评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黑色素瘤的厚度与病人的存活率有密切的关系。,病例二,声像图1.黑色素瘤呈低回声区,能清楚地与高回声区真皮相区别。2.大多数病例两侧边缘不光滑,而基底部界限一
7、般可以分辨。3.溃疡型或疣状型的黑色素瘤病例,可见入射回声的中断后轮廓不清的情况。4.彩超的应用,增加了对黑色素瘤的诊断能力。通过与正常皮肤比较,可见其内有增强的血流信号。 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有特征性表现:隆起、黑色、表面呈桑椹状。在皮肤科,从外观基本上就可以诊断。,病例三脂肪瘤,病例三,(一)临床表现:它可以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部位,主要是皮下组织。可单发或多发,外形多种多样,圆形或分叶等。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可钙化、液化,或自行萎缩。 (二)声像图 1、呈椭圆形,位于皮下层,其长轴与皮肤平行,长径与厚径的比值2 2、回声变化很大,多呈低回声、无回声,内有条状强回声;血管脂肪瘤、纤维脂肪瘤多
8、呈稍强回声,也有的呈混合回声。脂肪瘤的回声主要是与脂肪和其他混合的结缔组织成分之间的界面反射有关。越纯的脂肪回声愈低,反之,回声愈强。 3、脂肪瘤的边界可以清晰,有包膜,也有一部分边界模糊,不清晰。 4、内部回声比较均匀,后部回声没有变化,加压检查时,可轻度变扁。 (三)鉴别诊断 脂肪瘤应注意与皮肤纤维瘤相鉴别,当两者均为独立性结节样病变时,边界清晰,内部均匀的弱回声区,应加以鉴别,后者位于皮肤层,多呈圆形。,病例三,病例四,患者女。21 岁。发现腋窝包块10年。,病例四,超声所见: 1.位于皮下,位置表浅,2.没有包膜,边界欠清,3.内部回声较紊乱,见多个小囊样回声,似蜂窝样,混杂有低回声及
9、高回声分隔,4.CDFI:血流信号丰富,高血管密度(每平方厘米大于5处),囊性回声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病例四,病理结果:右腋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四,(一)临床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也称血管错构瘤,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在真皮内发展,后期也可能累及表皮。临床上为圆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高出皮面的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常见部位为头部、颈部。 (二)声像图 1、通常为含有小腔的混合结构,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可见有高回声分隔。 2、除血栓性血管瘤可能有后部回声衰竭外,其余血管瘤的回声一般规则、清晰、透声性好。 3、边界规整,清晰 4、彩超见其内有斑样血流信号,亦可见散在彩色血流。,病例四,病例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 软组织 肿块 超声 诊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