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中的天然应力new.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体中的天然应力new.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6.1 概 述 6.2 岩体天然应力的分布规律 6.3 岩体天然应力的测量 6.4 岩体天然应力的估算 6.5 岩体天然应力场的回归分析 6.6 高地应力区的若干特征,6.1 概 述,1、定义 (1)天然应力(地应力、初始应力等)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2)重分布应力(二次分布应力、附加应力等)由于工程活动改变了的岩体中的应力。,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天然应力的组成及起源 (1)组成: 岩体自重自重应力 构造运动构造应力 流体作用渗流应力 其它(地温、地球化学作用等),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起源(主要指构造运动的起源): 板块运动 地
2、幔热对流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3、天然应力的研究历史与研究意义 (1)研究历史 世界上 : 1878年海姆提出天然应力 1932年,在美国胡佛水坝下的隧道中,首次成功地测定了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到目前天然应力测点遍布全球,有几十万个测点。大部分是浅部,最深5108米(美国密执安水压致裂法)。 中国: 50年代末开始天然应力量测,有几万个测点,最深的有3958米(天津大港)。,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研究意义 区域稳定 地下洞室稳定 边坡稳定 地基岩体稳定,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以东经100105o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为主,东:近E
3、-W。,1、 分区性(以中国为例),6.2 岩体天然应力的分布规律,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西南: 印度板块向NNE挤压(5mm/a) 东: 太平洋板块向W俯冲(1cm/a) 南: 菲律宾板块向N俯冲 北: 西伯利亚板块阻挡 1迹线:N-NE-SSE,中国板块处在四大板块环绕中,它们碰撞挤压,形成了中国大陆岩体中的天然应力。,上覆岩体自重 V多为压应力 V多为最小主应力,少数为中间主应力与最大主应力,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铅直应力 (V),3、 水平应力( h) 岩体中天然应力常以水平应力为主,即h v,特别是 hmax v ,据统计资料: h/v 0.8-
4、3.0 ,说明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主要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水平应力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即h1 h2 ,我国华北hmin/ hmax0.2-0.8,华南hmin/ hmax0.3-0.75 。 原 因a.岩体各向异性;b.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水平天然应力以压应力为主,仅在一些裂谷区、地堑区出现拉应力,且是以一向压,一向拉多见。另外在地表卸荷带影响区,也可能出现水平应力为拉应力的现象。,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4、天然应力比值系数与深度z 的关系,定义:天然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为天然应力比值系数(),它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5、主应力与水平面的关系 据主应力与
5、水平面的关系,可划分为: 水平应力场 两个应力轴近水平,或与水平面夹角很小,另一应力轴近铅直,三个应力轴与空间坐标一致,我国大陆范围内属这种应力场; 非水平应力场水平应力与水平面夹45左右,另一轴与水平面夹045 左右,分布于板块边缘。,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6、高天然应力 标志 开挖洞室时,常产生岩爆、剥离; 收敛变形大,使开挖断面变小; 软弱夹层内的物质被挤出,节理闭合; 饼状岩心; 水下开挖无水渗出。,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7、影响天然应力的因素 (1)地形起伏 a.水平应力向负地形集中,向正地形释放 b.在斜坡附近,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地表剥蚀,剥
6、蚀,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该式说明:剥蚀后,岩体中一点 增大了,当Z大到一定值时,必有1的情况出现。,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3)结构面,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4)岩体性质 硬岩往往可积累较高的应力,而软岩则相反 (5)地下水 产生渗流应力 (6)地温 产生温度应力,6.3 岩体天然应力的测量,天然应力确定方法,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1、根据自重应力理论确定岩体中的天然应力,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当地侵蚀基准面,(1)均质各向同性岩体,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水平层状岩体,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3)垂直层状岩体,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2、天然应力的量测,天
7、然应力的量测方法,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1)水压致裂法,图7-3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图7-4 柯西解答受力图示,原理:,水压致裂法是把高压水泵入到由栓塞隔开的试段中。当钻孔试段中的水压升高时,钻孔孔壁的环向压应力降低,并在某些点出现拉应力。随着泵入的水压力不断升高,钻孔孔壁的拉应力也逐渐增大。当钻孔中水压力引起的孔壁拉应力达到孔壁岩石抗拉强度t时,就在孔壁形成拉裂隙。若设形成孔壁拉裂隙时,钻孔的水压力为pc1,拉裂隙一经形成后,孔内水压力就要降低,然后达到某一稳定的压力ps,称为“封井压力”。这时,如人为地降低水压,孔壁拉裂隙将闭合,若再继续泵入高压水流,则
8、拉裂隙将再次张开,这时孔内的压力为pc2(图7-3)。,假设: 天然应力为水平应力场,其铅直应力 钻孔假设在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的线弹性岩体中 的一个小圆孔。作用应力为 ,根据弹性理论中的柯西解 ,未加水压力时,AA两点的应力为: , 在水压力作用下,钻壁产生拉破裂的条件为:,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维持破裂展开,又不继续发展的条件为 联立上两式有 而: 因此,可得测点 的天然应力为,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破裂平行于 ,垂直于 ,破裂方向由压痕,井下电视确定。,优点:测深大,z可达数百米,目前最深达5108米;施工技术简单,不需要应力计等仪器。 缺点:水压致裂法只能在钻孔中进行,若在地下
9、巷道岩壁中进行应力量测时,可采用扁千斤顶法。,方向:据岩体破裂方向确定,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步骤:,在岩壁上选择测点,固定A、B两点。d15厘米; 刻槽应力释放、变形d0 d; 安装扁千斤顶; 加压应力恢复 d d0,到d=d0时的千斤顶压力即为 ;,(2)应力恢复法(扁千斤顶法),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重复测量另一个方向的 W ; 计算天然应力:假定天然应力为水平应力场,当测得侧壁应力R和底板应力W 时,则有:,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3)钻孔套芯应力解除法 基本原理,钻孔,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设天然应力为水平应力场,计算公式:应变计互成45,据上式有,第六章 岩体中的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的 天然 应力 new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