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教材.ppt
《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教材.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指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的位置。,读图:,山地,高 原,丘 陵,盆地,平 原,1、地形的含义: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称地形。其中地表起伏大势称地势,地表起伏形态也称地貌。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2)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500米,500米,1000米,1、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 拔:,相对高度:,一 、等高线基础知识,例题1:上图中,A点的海拔是_,B点的海拔是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1500米,50
2、0米,1000米,1000米,2000米,1、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A,B,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的定义,2、 等高线地形图,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海拔高,海拔低
3、,坡度陡,坡度缓,(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等高距即 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 (4)等高线决不相交, 陡崖处可以重合 (5)同一等高线两侧数值 变化趋势相反,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0m表示海岸线。 (8)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例题2,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B,认识山地不同的
4、地形部位,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 外低内高,闭合等高线, 外高内低,4、常见山地地形形态,山 顶,洼 地,鞍 部,两组表示山峰等高线的中间部分,鞍部,山 脊,山 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中间低于两侧,槽线,脊线,A山地,B盆地,C山谷,D山脊,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H陡崖,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连线题:,A,B,C,D,E,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分的名称。,A,C,D,E,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B,练习,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
5、山顶,鞍部,陡崖,200250米,050米,崖顶高:,崖底高:,150250米,等高线地形图上对应的地形名称,陡崖高:,5、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的基本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起伏小。等高线稀疏,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和缓。,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地势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河谷幽深,呈“V”型。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顶部比较宽阔平坦,边缘有陡峭的崖壁。等高线在边缘比较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由高低和低地两部分组成,四周被山地、高原和丘陵环绕, 地
6、势相对较高,中部地势较低。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800,400,山顶,山脊,山谷,鞍部,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课堂反馈,40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蓝色,绿色,褐色,黄色,白色,海洋,平原,高山,高原、丘陵或山地,雪线以上的部分,6、等高线分层设色图,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图中方框所代表的地形名称。,练习,三、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1)推算等高线的值:,(2)计算相对高度:,(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7、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5)透视性问题:,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1)推算等高线的值:,300,200,400,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150米HA100米;,B:50米HB0米。,1.假设该图为等高 线地形图, L为河 流,则图中箭头正 确表示河流集水方 向的是() A. B. C. D. 2.假设图中曲线为 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图中a和 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B.1100、1350
8、 C.1500、1250 D.1500、1350,【例题】读下图,回答12题。,A,C,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200mH1300m,299mh300m,H,I,城镇,河流,100,400,200,300,(2)计算相对高度:,陡崖相关计算:,崖顶的高度:,500米,600米,200米,300米,崖底的高度:,注意:d为等高距, 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H小- d H底 H小,H大H顶 H大+ d,陡崖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
9、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AB的相对高度:,300H 500,陡崖的相对高度:,500米,600米,200米,300米,200H 400,陡崖的判断:,陡崖高度的计算,A,B,1.推测陡崖顶部A的高度是多少?,2.陡崖底部B的海拔高度是多少,3.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范围之间?,500 A600,200b 300,500-300 h600-200,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H与I的温差为多少?城镇与H地的温差为多少?
10、,H,I,城镇,河流,100,400,200,300,(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T=1.2,1.2T1.8 ,山顶,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高,低,高,低,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疏后密凸形坡;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凹形坡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可以看到山麓,(5)透视性问题:,可通视,不可通视,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A,a、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高线 地形图 课件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