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ppt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IF语句的应用,说课内容,说学生,2,说重难点,3,说教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教学反思,6,7,说教学目标,1,说教材,IF语句的应用,1 说教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实验活动课。 本课程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中,关于溶解、过滤的操作方法,结合溶液溶解度及蒸发结晶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也是继学习氯化钠的性质、用途、存在及晒制之后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因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节实验课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IF语句的应用,九
2、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已经较为熟练,他们渴望动手探索新的知识;并且他们已经学过了天然水的净化,具备了溶解、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也学习了有关饱和溶液,结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本实验,可以说是难度不大;但学生第一次接触蒸发操作,应该认真对待且要注意安全。,2 说学生,IF语句的应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3 说教学目标,IF语句的应用,3 说教学目标,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
3、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溶解、过滤及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归纳总结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IF语句的应用,4 说教学重难点,通过问题解决,巩固本节重点,并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IF语句的应用,5 说教学法,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单纯的
4、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练习过滤、蒸发的操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实验中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设计连环问题和实验探究相结合,配以讲授、讨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IF语句的应用,6 说教学过程,3,回归课本 回归生活 3,4,总结归纳 收获新知 5,分组设计方案 完成实验 30,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 5,1
5、,2,共一课时,5,课堂总结,自我评价 2,IF语句的应用,(一)、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6 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课上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学生观察: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 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转化为精盐?这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探究过程,6 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设计意图: 巩固实验技能,设计意图: 1.旧知复习 2.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解决问题,问题跟进,设计意图: 1.完善实验步骤 2.理解粗盐提纯原理,启发质疑,设计意图: 1.自主发现问题 2.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粗盐 中难溶性 杂质 去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