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战争重创了欧洲,欧洲列强争雄的条件不复存在,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欧洲传统均势体系崩溃,欧洲为中心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阅读材料:,灾难,战争终于结束了!,二战结束后,人们在废墟中开始战后重建,1945年美国时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名美国水兵在纽约时报广场的欢庆活动中拥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美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抓拍下来。这张“胜利日之吻”的照片也因此成为美国人庆祝反法西斯
2、战争胜利的经典镜头。,这些图片反映了人类 的什么重大活动?,阿波罗登月计划。该计划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由谁主导? 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生了何种变化?,主导:政府 变化:国家干预经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理论:凯恩斯主义。 、普遍出现:二战后。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结果:黄金时期(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凯恩斯主义,综合比较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比较三者分
3、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变化:经济政策的变化,1、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2)现实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1)历史因素: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3)根本动力: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
4、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原因,【即时巩固】,惨痛教训,成功案例,理论基础,外部冲击,现实需要,罗斯福新政,30年代大危机,战后恢复重建和 第三次科技革命,凯恩斯主义,苏联的强大,高度集中的国家干预经济体制仅仅是 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吗?,【苏联高度集中的国家干预】 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以行政 手段管理经济。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 帮助苏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使 苏联一度(194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经济强国。,材料一、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5、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1967年提前完成,1968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材料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区的中央管理委员会和12家分布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艾伦格林斯潘为现任美联储管理委员会主席。通过调整利率、发行证券等方式影响美国经济。,“二战”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促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艾伦格林斯潘,结合以上表格回答:由上表可看出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方式干预经济?从表格中可看出
6、西方哪些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行业:大多集中在国家基础经济部门或新型高科技产业如: 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私有企业一般不愿在这类行业投资。,法国国营核电站,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美国宇航中心,也称美国“国家宇航局”,是美国政府为执行空间计划而设立的国营专门机构。,“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计划是杠杆,能把我们的企业界推动国家干预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它既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同时又会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法国总统戴高乐,1、“自由”和“计划”分别指的是什么?,不同;采
7、用指导性计划,不具强制性。,2、“自由”有何缺点?“计划”有何好处?,3、戴高乐说的“计划”与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实行的计划经济是否相同,为什么?,“自由”:市场调节;“计划”:国家干预。,“自由”的缺点:生产具有盲目性; “计划”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克服生产盲目性。,深化拓展,滞胀,2、“混合经济”出现,、出现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思考:凯恩斯主义是否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为什么?,结合教材回答:下面图表说明70年代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产生了什么结果?,“黄金时代”,、“混合经济”出现的背景(原因):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8、表明了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各国立即调整经济政策,适当减少(不是完全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的含义: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模式。, 、“混合经济”的实质:,请运用所学知识回分析“混合经济”的实质是什么?,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 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概念“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被迫
9、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结构,反而巩固了私有制。,1、在19291933年经济危饥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同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进行社会改革,绥和社会矛盾 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 B C D,【即时巩固】,A,2、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 B C
10、D,A,二、建立福利国家(From the cradle to tomb) 变化:社会政策的变化,1、目的:、直接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2、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由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社会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的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结合右表分析:福利制度的实质是什么?,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开支比较,思考:贫富分化曾经给西方国家带来什么严重的社会影响?,4、发展历程:、逐渐兴起:二战后; 、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继续发展:19
11、73经济危机后;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3、福利国家的概念(教材P89页“历史纵横”):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称。,5、作用:、积极作用: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保障,扩大了消费,促进了社会稳定。、消极影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6、结果:社会福利制度下贫富悬殊依然存在。,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阅读材料:,福利国家,材料一: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 1891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
12、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等。 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材料二、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
13、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材料三:德国从业年龄人口越来越少,而这些人却必须供养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正在工作的人缴纳保险,支付已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目前德国人每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总额达160亿欧元,而支付现行的养老金马上会把这笔钱用光。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提高养老保险费,二是降低养老金标准。另外一个办法是推迟退休年龄。奥地利政府公布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计划后,国内发生了50年来第一次波及全国的罢工。,材料四: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
14、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提示】利: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矛盾;弊:财政困难、培养懒汉、贫富差距仍然存在、穷人的心理仍不平衡。,提尔里,他是第一批用上手机的人 他是健身俱乐部的永久会员 他夏天去海边度假,圣诞节到阿尔卑斯山滑雪,24年来 他从未工作过一天,“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工作、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其目的是,西方福利国家的形式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
15、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之一。 也就是说把国家看作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所以,这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理解,【即时巩固】,1、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B,2、法国44岁男
16、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除了每月要交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买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材料说明 .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福利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福利制度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福利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保障功能 A. B. C. D. ,B,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1、第三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变化),、概念:教材P90页“历史纵横 ”,、兴起的原因:,、表现:,发展速度;经济比重;
17、就业人数。,表格一、三大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表格二、三大产业在英、法、日国经济中的比重,、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根本原因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作用:,、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又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2、“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新经济” 出现的原因,、“新经济” 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 。,、促成出现
18、的现实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 ; 、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根本原因)。,、“新经济” 出现的概念(特点):,是一种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特征即: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90年代克林顿执政期间(19922000年),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十年的增长,商业周刊评价这是“新经济的胜利”,克林顿因此成为“新经济的宠儿”。新经济开始出现。,世界董事会在欧美,世界办公室在印度,世界加工厂在中国,全球化的“脑分工”,比尔盖茨(1955-)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乔布斯(1955-2011
19、),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他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新经济” 的内容:,包括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磁悬浮列车,嫦娥一号发射,克隆羊多莉,、对“新经济” 的认识:,“新经济”依然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以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积极: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O年的持续增长。 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
20、危机。,(5)、影响(评价),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进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福利国家的发展,美国的 “新经济”的发展,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变化一: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变化,变化二: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变化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变化四: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发展,本课讲述的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
21、好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地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是,这些变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提示】,资本主义经济战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并非只是相互对抗,也有相互适应和可以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调整又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何评价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和生活的相对公平性,极大地
22、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资本主义机制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36,2、 战后的这些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我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1、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能否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完善?为什么?,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局部调整利生产力发展 改革要不断深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 福利国家 提高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新经济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反思,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即时
23、巩固】,1、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增加了就业渠道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A B C D,C,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新经济”出现.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C,3、关于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发达国
24、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A,192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归纳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三次局部调整及其原因,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2、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例
25、如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使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会有周期性波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例如1973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证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 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个人计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从发明到应用所需时间表,1、具体表现: 出现滞胀局面,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2、特点: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3、原因: 、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根本原因)。 、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两大标志:一是电脑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知识经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