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小知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胆固醇小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固醇小知识.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胆固醇小知识,胆固醇,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2,目录,胆固醇简介 胆固醇的功能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的健康饮食,3,目录,胆固醇简介 胆固醇的功能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的健康饮食,4,胆固醇简介,胆固醇是由甾体部分和一条长的侧链组成。人体中胆固醇的总量大约占体重的0.2%,每100克组织中,骨质约含10毫克,骨骼肌约含1
2、00毫克,内脏多在150250毫克之间,肝脏和皮肤含量稍高,约为300毫克。脑和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每100克组织约含2克,其总量约占全身总量的1/4。,5,胆固醇简介,胆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其存在形式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种。在血中存在的胆固醇绝大多数都是和脂肪酸结合的胆固醇酯,仅有10%不到的胆固醇是以游离态存在的。 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清除细胞中的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超标一般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6,胆固醇简介,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
3、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 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200mg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专家建议每天摄入50mg300mg胆固醇为佳。,7,目录,胆固醇简介 胆固醇的功能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的健康饮食,8,胆固醇的功能,1、形成胆酸 胆汁产于肝脏而储存于胆囊内,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
4、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胆固醇。,9,胆固醇的功能,2、构成细胞膜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10,胆固醇的功能,3、合成激素 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11,目录,胆固醇简介 胆固醇的功能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的健康饮食,12,“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
5、-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13,“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脂蛋白从细胞膜上摄取胆固醇,经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而成胆固醇酯,然后再将携带的胆固醇酯转移到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上。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14,“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临床意义 增高: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
6、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15,“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第7版科学已经明确注明LDL-C是明确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关键性的因素。,16,“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形成的脂蛋白,称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天然LDL核心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约占LDL总脂肪酸含量的35%70%,所以容易发生自身氧化。,17
7、,“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栓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在病变局部移行积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皮下迁移,吞噬大量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最后形成粥样斑块。ox - LDL 也可影响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促进凝血过程而抑制纤溶系统活性。因此,ox - LDL 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血栓形成。,18,“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 1、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2、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 3、诱发脂肪肝,19,“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 1、
8、非病理性因素 (1)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 (2)吸烟饮酒引起的偏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2、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 (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0,“好”与“坏”,几种错误的认识 1、胆固醇高就是坏事,胆固醇越低越好。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3、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了,其他的胆固醇不用管。,21,?,目录,胆固醇简介 胆固醇的功能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的健康饮食,22,胆固醇的分布,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
9、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23,胆固醇的含量,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 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 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猪肉、蛋黄
10、、蟹黄等。,24,低,中,高,胆固醇的含量,1.鸡蛋黄粉(2850 毫克) 2.猪脑(2571 毫克) 3.牛脑(2447 毫克) 4.鸡蛋粉(2251 毫克) 5.羊脑(2004 毫克) 6.鸡蛋黄(1510 毫克) 7.鱿鱼(干)(871 毫克) 8.鹅蛋(704 毫克) 9.咸鸭蛋(647 毫克) 10.松花蛋(鸭蛋)(608 毫克) 11.鸡蛋(585 毫克) 12.鸭蛋(565 毫克) 13.虾米(525 毫克) 14.虾仁(525 毫克) 15.鹌鹑蛋(515 毫克) 16.淡菜(干)(493 毫克) 17.鸽蛋(480 毫克) 18.蛏干(469 毫克) 19.猪脾(461 毫克
11、) 20.猪腰子(430 毫克) 21.虾皮(428 毫克) 22.银鱼(361 毫克) 23.鸡肝(356 毫克) 24.羊肝(349 毫克) 25.干贝(348 毫克) 26.鸭肝(341 毫克) 27.羊肺(319 毫克) 28.墨鱼(干)(316 毫克) 29.牛肺(306 毫克) 30.牛肝(297 毫克) 31.黄油(296 毫克) 32.牛腰子(295 毫克) 33.火鸡肝(294 毫克) 34.猪肚(290 毫克) 35.猪肺(290 毫克) 36.羊腰子(289 毫克) 37.鹅肝(285 毫克) 38.明虾(273 毫克) 39.鱿鱼(鲜)(268 毫克) 40.螃蟹(2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固醇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