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平面的临.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脊髓损伤平面的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损伤平面的临.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脊髓损伤平面的临床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苏国栋,脊柱具体图,概述,定义: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gury 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是一种可以导致终身残疾的损伤。 病因:脊髓损伤的致病因素有两大类 外伤性:最常见,可以由高处坠落、车祸、暴力打击、体育运动及刀枪伤所引起,X线可见脊椎骨折、脱位等表现 非外伤性:主要因脊柱或脊髓的病变,如脊髓炎、肿瘤、结核、畸形所引起,约占脊髓损伤的30%,病理生理,脊髓震荡 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断裂 脊髓受压 马尾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脊髓损伤的一般表现 感觉障碍 神经平面以下感觉消
2、失或减退,完全性损伤会阴区消失 运动障碍 脊髓平面以下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力降低甚至随意运动完全消失,伤后早期发生的是弛缓性瘫痪,部分患者可出现痉挛性瘫痪 反射障碍 脊髓休克期损伤部位以下反射消失,圆锥以上平面可以出现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 大小便功能失常 可以出现尿失禁、大便失禁或排便困难 其他 呼吸困难、血压控制异常、疼痛、幻痛 抢救最佳时间:6小时内,以上我们学习了脊髓损伤的概述,那么考虑一下,它会引起那些功能障碍呢?,我想会出现.出现. ?,主要功能障碍,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并发症 :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关节挛缩等,运动障碍,肌力改变:表现脊髓损伤平
3、面以下肌力减退或消失。如自主运动功能障碍、四肢瘫、截瘫。 肌张力改变:表现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的增强或降低,影响运动功能。 反射功能的改变:表现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消失、减弱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感觉障碍,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部位在前,表现为痛、温觉障碍 损伤部位在后,表现为触觉及本体觉障碍 损伤部位在一侧,表现为对侧浅感觉障碍、同侧触觉及深部感觉障碍。 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上可有痛觉过敏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膀胱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和排便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排汗功能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出现高热,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等,
4、脊髓的解剖与损伤定位,脊髓损伤后的表现及恢复程度取决于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要对此作出估计应首先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与各部位损伤的情况 脊髓节段 共分为31个节段,其中颈髓有8个节段,胸髓12个,腰髓5个,尾髓一个节段,每个节段有2对神经根,在出生后由于脊柱生长快,脊髓生长慢,各椎体的神经根只有在脊髓脊髓上部是平行的,从胸髓开始,神经根便向下斜行,例如:T10损伤,脊髓的损伤节段就不是T10,而是T9或T8,定位诊断时必须考虑到,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评估,损伤的评定 损伤水平评定 损伤程度评定 脊髓休克的评定 运动功能的评定:运动评分和痉挛评定 感觉功能的评定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ADL评
5、估 功能恢复的预测,SCI的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评定: 神经平面是指具有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如C6损伤意味着C6及C6以上仍然完好,C7以下即有功能障碍。 主要是通过检查关键性肌肉的徒手肌力和关键性感觉点的痛觉和触觉来判定 确定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性肌肉的肌力必须3级,该平面以上的关键性肌肉的肌力必须4级,这是由于每一个节段的神经根都支配一块以上的肌肉 运动积分是将肌力(0-5)级作为分值把各关键肌的分值相加。正常者两侧运动平面总积分为100 损伤的记录因身体两侧的损伤水平可能不一致,评定时要检查两侧运动和感觉损伤平面,并分别记录,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
6、,关键点指标志感觉神经平面的皮肤标志性部位。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28对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缺失;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正常者两侧感觉总积分为112分。 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针刺觉和轻触觉功能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或者是其下一个平面即出现感觉异常的节段。确定感觉平面时,须从C2节段开始检查,直到针刺觉或轻触觉少于2分的平面为止。由于左右两侧的感觉平面可能不一致,因此需分别评定,感觉关键点,损伤程度评定,主要是判断完全性损伤还是不完全性损伤。 通过最低骶节有无残留功能,进行判断 部分保留区:在损伤水平以
7、下仍有感觉或运动功能残留的节段,必须在脊髓休克消失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脊髓休克:脊髓收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脊髓功能,包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运动功能、肌张力和神经平面以下的反射完全消失,这时无法判断是否完全性损伤 运动功能的检查:是用手指肛诊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骶残留:是骶部神经传导幸免于损伤之意,是不完全损伤的重要特征。 完全性损伤:部分保留区不超过3个脊髓节段 不完全性损伤:部分保留区超过3个脊髓节段,骶反射的检查,SCI损伤类型评估,损伤完全程度的评估(修改后的Frankel标准) A:完全性损伤:无感觉、运动功能,无骶残留。 B: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感觉功能,肛粘膜皮肤
8、反射存在。 C: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大于3级。 E:正常,运动与感觉功能正常。,不完全性损伤的常见类型,中央索综合症(central cord syndrome):上肢重、下肢轻 前索综合症(anterior cord syndrome) :运动丧失而轻触觉及本体觉存在 后索综合症(posterior cord syndrome) :运动功能、痛觉轻触觉保留,本体觉及精细感觉丧失。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运动丧失、深感觉消
9、失;对侧痛、温觉消失。 圆椎综合症(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双下肢瘫合并无反射性大肠和膀胱,预后较好。 马尾综合症(cauda equina syndrome) :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预后较好,损伤的评定,脊髓休克的评定 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的指征之一是球海绵体反射,反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再出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但应注意正常人中有1530不出现该反射,圆锥损伤时也不出现该反射。另一指征是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运动或肌肉张力升高和痉挛。,运动功能的评定,运动评分 ASIA采用运动评分法(motor score,MS), 所选的10块肌肉和评分法见下表。 评定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髓 损伤 平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