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方法与教学活动内容改革联动(浙江理工大学).ppt
《教学活动方法与教学活动内容改革联动(浙江理工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活动方法与教学活动内容改革联动(浙江理工大学).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浙江理工大学 陈建勇,2010年03月31日,浙江省本科课程教育模式改革研讨会,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2,汇 报 提 纲,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内容的改革,3,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1,第一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历 史,1897年 新学教育机构:蚕学馆 1964年 浙江丝绸工学院 1999年 浙江工程学院 2004年 浙江理工大学,为纺织、服装等行业培养了近10万名人才。,第一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硕士点,开办的相关专业,1979年开办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是国内纺织界最早开设的设计专业 1983年开
2、办服装专业是国内第2家开设此专业的高等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丝绸工程 硕士生,有6个相关硕士点 2009年获批艺术专业硕士,现 状,第一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艺工结合的设计专业(专业方向),纺织工程(纺织品设计)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与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 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家具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工业设计 动画,广告,美术学, 包装工程,,第一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相关教学科研资源,第一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相关教学科研获奖,第二部分 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
3、地方经济优势: 纺织服装是我省优势主导产业、民生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建设纺织服装强省,文化大省,创新、创意 办学历史上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丝绸、纺织(印染)、服装设计等专业具有良好基础和优势 需要大批懂工程技术、艺术素养高、会经营管理、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第二部分 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发扬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把“艺工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才培养思路:加强基础、拓宽口径、艺工结合、培养能力。,艺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思路,工程艺术模式 特点:理工类招生,以工程教育为主,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 面向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
4、计与工程等 艺术工程模式 特点:艺术类招生,以艺术教育为主,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 面向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等 艺工融合模式 特色:艺术与工程技术融合 面向专业:工业设计等,第二部分 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浙丝模式”,从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入手, 长期坚持“艺术与工程结合,学校教育与行业实践融合,多 学科交叉互补”的指导思想,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并形成了以“艺工结合”为主要特色的“浙丝模式”。,第二部分 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浙丝模式”的新发展,对三种复合模式进行整体设计,尝试在更高层面上的复合,即以产业链为
5、链接平台,实现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漫的更大范围内的跨专业交叉融合。 形成“依托高技术、承载艺术性、瞄准国际化、贴近大市场、服务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模式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二部分 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改革 :坚持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1.教学内容改革紧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艺术知识、通识教育领域知识,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培养的基础性和针对性。 能力目标培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创新设计能力。注重能力培养
6、 的系统性。 素质目标良好的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艺术修养,具有团队合作和 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注重素质培养的 综合性。,辨证处理好”知识培养的系统化” 与”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关系,素质要求,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体现艺术学科知识与工程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艺工结合复合型设计人才的三要素,能力特点,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跨学科专业(推进跨学院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意识 人文精神 艺术素养,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改革 :坚持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2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系统
7、改革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艺术设计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艺工融合型课程比例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 扩大选修课(通识选修、专业选修、第二课堂选修)比例,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师资配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深层次交叉 相关的艺术设计或工程技术课程必须涵盖相应学科的核心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修养,科学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改革 :坚持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3.依托工程技术,承载艺术素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人才培养中必须体现出艺工结合的教学特色,符合教学规律。 艺术类专业,如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必须加强工程
8、技术及其工程素养的教育,以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引导、服务应用的能力。 工程类专业,如纺织工程、服装工程等,对艺术的要求很高,在工程技术商品化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功能性与艺术性。 工业设计专业是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改革 :坚持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培养创新设计人才,4. 瞄准国际化、贴近大市场、服务产业链,更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优势,拓宽国际视野,并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链接。培养真正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活动 流动 方法 法子 内容 改革 联动 浙江 理工大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