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第6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至7节).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篇 第6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至7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篇 第6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至7节).ppt(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广东省*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 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进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为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在建造时应从防火、控火、耐火、 探火、灭火等各方面预先采取相应的消防技术措施。 防火:主要在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料选取等环节破 坏燃烧或爆炸条件。 控火:在建筑物内部划分防火分区,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热 蔓延扩大。 耐火:要求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耐火等级,保证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 下,建筑主要构件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避免建筑 结构失效或发生倒塌。,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按房屋或场
2、所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 1. 建筑物 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 “建筑物” 。,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2. 构筑物 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二)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 1. 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商业建筑等。,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2.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是指工业生产性建筑,如主要生产厂 房、 辅助生产厂房等。 3. 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是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如粮仓、畜禽 饲养场等。,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三)
3、按建筑结构分类,1、木结构建筑 2、砖木结构建筑 3、砖混结构建筑 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5、钢结构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1. 木结构建筑 指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2. 砖木结构建筑 指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3. 砖混结构建筑 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4.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如大模板、滑模等工业化方 法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5
4、. 钢结构建筑 全部用钢柱、钢屋架建造,多用于工业建筑和临时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1.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 一般多层建筑常采用该结构。,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2.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维护和分隔作用。 该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满足各类建筑不同的使用和生产工艺要求,因此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3. 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钢
5、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该结构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4. 特种结构 特种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该结构形式建造。,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壳体结构,拱结构,(五)按建筑高度分类 1、高层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高层居住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工业建筑及公共建筑: 2层及2层以上;高度超过24m,2、单层、多层建筑,居住建筑: 9层及9层以下的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h 24m; 两层及以上,多层,单层,单、多层建筑,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6、3、地下建筑 在地下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进行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特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二、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组成。,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研究建筑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目的在于掌握其内在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
7、延规律,1、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A,B,0,时间,室 内 火 灾 温 度,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C,D,O,初起 成长发展 猛烈 衰减,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1、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一)火灾初起阶段 OA段: 火灾燃烧面积不大,室内温度差别大,火灾发展速度缓慢,持续时间为5min-20min, 此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用少量的灭火剂就可以扑灭。为此,在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是很有必要的。 此阶段是人员疏散的最佳时期。,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火灾成长发展阶段 AB段: 火灾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不断升高。热对流和热辐射显著增强。
8、若发生火灾的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B点)时,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卷入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 一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间状态称为轰燃,轰燃具有突发性,轰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从成长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即火灾发展到不可控制的程度,若轰燃之前,被困人员仍未逃出,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三) 火灾猛烈阶段 BC段: 轰燃发生后,所有的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房间内出现持续高温,最高可达1100左右。这个时期是火灾最盛期,破坏力极强,建筑结构可能被毁坏,或导致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 可采取措施: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适当地选用耐火时间较长的建筑
9、结构。使其在猛烈的火焰作用下,保持应用的强度和稳定性。,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四) 火灾衰减阶段 CD段:室内可燃物大都被烧尽,火灾燃烧速度减慢,温度下降,燃烧向着自行熄灭的方向发展。一般把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作为猛烈燃烧阶段与衰减阶段的分界线。该阶段虽然有燃烧停止,但在较长时间火场的余热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大约200 300 。,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由此可见,火灾在初起阶段容易控制和扑灭,如果发展到猛烈阶段时,不仅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补救,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2、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
10、途径 (一)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 1)热传导 2)热辐射 3)热对流,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1)热传导 特点: A、热量必须经导热性能好的建筑构件或设备 B、蔓延的距离较近 通过热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其规模有限,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2)热辐射: 相邻建筑物之间以及起火房间内部燃烧蔓延的主要方式, 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3)热对流: 是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对流,造成火势扩大。,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建筑
11、火灾蔓延的途径 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 造成水平方向蔓延的主要原因: 1)未设防火分区 2)洞口分隔不完善 3)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4)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2、火灾能过竖井蔓延 可通过楼梯间、电梯井或其他竖井(通风竖井、管道井、垃圾井)蔓延 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 从起火房间喷出的烟气和火焰,往往会沿窗间及上层窗口向上蹿越,烧毁上层窗户,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使火灾蔓延到上部楼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通风管道蔓延火灾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通风管道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的房间蔓延 二、通风管道把起火房间的烟
12、火送到其他房间 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处,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是单一物质或若干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建筑材料因其组分各异,用途不一,其种类繁多。 (一)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 1. 无机材料 无机材料一般都是不燃性材料,包括混凝土与胶凝材料类、砖、天然石材、建筑陶瓷与建筑玻璃类、石膏制品、无机涂料等。,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2. 有机材料 有机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有机涂料、装修性材料等。它的特点是质量轻,隔热
13、性好,不易发生裂缝和爆裂等。热稳定性比无机材料差,一般都具有可燃性。,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3.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起来的材料。,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 卫生工程材料 构造材料 吸声材料 绝热材料 装修材料 地面材料 防水材料 结构材料,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其分级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涵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放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根据材料燃烧火焰传播
14、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量、材料燃烧烟气浓度、燃烧烟气毒性等材料的燃烧特性参数, 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 Al、A2、B、C、D、E、F 七个级别。,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1. Al 级材料 Al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料等。 2. A2级材科 A2级材料是指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它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属材料等。,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3. B 级材料 B级材料是指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击下, 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
15、,其本身单独不会导致轰燃,如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 4. C 级材料 C级材料是指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5. D 级材料 D级材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此外,它还能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6. E 级材料 E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7. F 级材料 F级材料是指未作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和不符合Al、A2、B、C、D、E级的材料。如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
16、纸制装饰板等。,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判定建筑构件承受火灾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来决定的。 根据制造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三类: 1、不燃烧体 2、难燃烧体 3、燃烧体,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1、不燃烧体 不燃烧体(也称非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
17、,2.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这类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 如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水泥刨花板等。,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3. 燃烧体 燃烧体是指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能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 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涵义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建筑构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篇 第6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至7节 建筑 消防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