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pdf
《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1、生物的特征: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方案(4)实施方案(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3、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组成。4、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叶绿体(植物有,进行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动、植物都有,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里有液泡,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2、、尼古丁等)5、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6、组织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7、人和动物的根本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8、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根尖分生区、芽尖生长点;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果肉、叶肉;输导组织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9、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10、生物体结构层次单位:(从微观到宏观)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11、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
3、放、对光观察、。13、显微镜视野内物像特点:放大的倒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4、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1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6、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17、藻类植物的特征是无根茎叶;苔藓植物的特征是有茎叶,但无真正的根;
4、蕨类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进行孢子生殖。外部条件:适量水分、适宜温度、充足空气。18、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局部是由胚轴发育来的。胚根发育成主根,主根上的根称为侧根,茎和叶上的根称为增加了吸收的外表积。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局部。19、 庄稼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黄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20、顶端优势: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21、木本茎的结构从外到里:树
5、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22、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23、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粉管中的精 24 粉的花都是两性花;两性花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弥补自然传粉缺乏的措施:人工授粉24、叶片的根本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个局部。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且上面分布有气孔。对叶起保护作用。叶肉内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都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大多数双子叶植
6、物都是网状脉,单子叶植物一般都是平行脉。2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26、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7、选择阴天或黄昏移载植物,移载后遮阳,移载时去掉局部叶枝。(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散失过多水分)。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8、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
7、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29、呼吸作用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应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公式: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二氧化碳+水+能量 (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意义:是生命活动的能量。30、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活体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
8、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如蚕、蜜蜂、蝴蝶、蛾、蚊子、苍蝇;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31、陆地环境的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气候枯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兴旺的感
9、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响。32、鸟类是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3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胸肌兴旺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兴旺,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有兴旺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34、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
10、进入嗉囊暂时贮存,然后进入体温恒定等特征.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5、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36、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7、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中考 复习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