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与术后感染.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肾移植与术后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移植与术后感染.ppt(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器官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前 言,发生率 沈昌理 术后1年内70%患者至少1次感染 夏穗生 移植早期感染死亡高达4078% 何长民 术后1年75%各种不同感染 死亡26%,重庆新桥医院1989年以前86例感染情况 总的感染率为74.4% 呼吸道54.6% 泌尿道40.7% 感染病死率21.9%,1989年后 总的感染率下降至15.2% 感染病死率5.3% 目前,国内外文献 术后1年内感染死亡仍在310% 感染后死亡占首位,术后不同时间,感染病原菌不同 术后1个月内 术前潜在感染灶复发 伤口、导尿管、支架管外源性感染,术后6个月内 免疫抑制剂+条件致病菌 病毒、原虫、细菌及真菌 外源获得 流感嗜血
2、杆菌,李斯特菌属、隐球菌属 内源性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肺囊虫、弓形体、分支杆菌、结核杆菌 常见者有 原发或继发CMV、支原体、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6个月后感染 肺 部 泌尿道 鼻窦炎、胆囊炎 CMV 少见者有 卡氏肺囊虫、新型隐球菌、军团菌、曲霉菌感染,总 之 病毒 50% 细菌 30% 真菌 5% 混合 15%,术后感染病原体及时机 病原体 感染时间(周) 病毒 单纯疱疹 012 CMV 412 EB 7 带状疱疹 任何时候 腺病毒 7 细菌 伤口 04 血管内壁 04 肺炎(院内) 04 肺炎(院外) 11 泌尿道(复发) 016,术后感染病原体及时机 病原体 感染时间(周) 真菌 念
3、珠菌 024 隐球菌 16 曲霉菌 4 其它 肺囊虫 4 奴卡菌 4 结核菌 3个月,感染的潜在部位 中枢N 李斯特菌、隐球菌、曲霉菌、结核菌 口腔 念珠菌 胸部 肺部感染、心包炎、心内膜炎、胸膜炎 腹部 腹透管、腹腔感染、胰腺炎、结肠炎 移植区 排斥、血肿、脓肿、尿漏 泌尿系 原位肾感染、膀胱、前列腺炎 血管通路 A-V瘘、穿刺血管 下肢 深V血栓形成 软组织 皮肤(真菌、奴卡菌、非典型分支杆菌) 关节炎、伤口 全身性 菌血症、败血症,移植前感染预测检查 结核菌素皮试 胸部X片 尿+细菌培养+药敏 大便培养、虫卵、寄生虫 病毒检查 HIV、HBV、HCV、HSV、 CMV 肺孢子虫、原虫病、
4、弓形体 水痘、带状疱疹、地方性流行病,术前检查,与感染有关的发热 发热常被激素应用掩盖 一旦发热,感染比排斥可能性为大 一组174例肾移植患者 发烧194次 感染74% 排斥13% 术后短期发热 内源性或医源性 CMV大多术后16个月 术后数日 细胞内潜在病原菌(分支杆菌、真菌复燃) 术后大量激素可使血中WBC20000/mm3,并非感染;相反,WBC减少,则需高度重视CMV感染,感染与排斥反应 以下情况可能为感染 持续低热或高热,但肾功正常 原系低热、抗排斥用药后,近期出现高热 移植后期发生高热 每天定时畏寒、高热、大量出汗后体温正常,周而复始,感染的诊断 免疫抑制药使用,临床表现、检验结果
5、、X线改变均不典型 由于机会病原体活化,产生多种多样病原体感染,完整病史、体格检查 病原学监测 定期采集口、咽、气管内、尿、粪、伤口标本,分送细菌、真菌培养 如果血、尿、痰、胸水等培养同一病原,则有诊断价值 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真菌血清抗体测定 局部活检(卡氏肺囊虫、弓形体、真菌等),受者体表微生物变化监测 手术日起,隔日采集腋下,腹股沟、咽、伤口及中段尿标本,送菌属(种)鉴定,连续1个月,此后1/周,直至出院 重庆新桥医院发现 患者体表G(-)定植逐渐增加;G(+)球菌定植减少 术后23周菌群交替,G(-)杆菌出现高峰 应特别注意肺部、泌尿道感染,胸部X线片 肺部感染典型表现 肺实质浸润,大
6、小不等片状阴影-肺炎 混合感染-实质浸润中密度不等,合并结节、肺不张等多形态 真菌感染 高密度肺部结节周围绕以浸润环-结节、空洞样变 间质性肺炎 肺纹理多而乱,呈网格、条索状 正、侧位,反复拍片,或用高分辨CT(HRCT),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1982年Rubin NET等提出 CD4/CD8细胞比值1.2作为判定阈值 低于1.2=可能感染 高于1.2=可能排斥 长征医院 CD4/CD8低于1.08=感染机率大 CD4/CD8高于1.19=排斥可能 计算机监测,感染的治疗原则 调整使用免疫抑制剂 减量 暂停 停止(放弃移植,挽救患者生命)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输血浆
7、、白蛋白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抗生素使用与选择 细菌检查结果出来之前,暂缓使用 如果已开始经验性用药 选择广谱 针对葡萄球菌、G-杆菌、李斯特菌属 培养和药敏结果之后 广谱抗生素 高度敏感,高度选择性 考虑肾毒性,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相互作用,病毒感染,肾移植后6个月内及移植后期 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病毒(HSV) 带状疱疹病毒(VZV) 肝炎病毒(HBV、HCV) EB病毒(E-BV) 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 (Human B Lymphotropic virus HBLV),巨细胞病毒(CMV),肾移植后前4月,感染率为96%,死亡率10% 移植肾失败20%、发热30%系C
8、MV所致 CMV属疱疹病毒家族。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60%血中含抗CMV的IgG抗体,原发感染 受者血清CMV抗体阴性,感染来自供肾和输血 继发感染 受者血清学阳性,外源性CMV再侵入,体内病毒被激活 免疫抑制剂类型、剂量和方案,决定病毒复制程度 CsA、FK506、ATG等,有利于CMV对组织的侵袭和扩散,约31%84%受者术前CMV抗体阳性,其中85%受者可被激活感染CMV,诊 断 临床表现 术后24个月,平均11.1周 症状隐匿,受者阴性,实际感染则病情严重 表现不典型;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咳嗽等。可出现肺炎,一过性肝炎,胃肠道溃疡、胰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CMV可造成免疫抑制,因
9、而继发机会菌感染,如卡氏肺囊虫,单纯疱疹以及细菌感染,实验室 病毒分离、鉴定 PCR检测CMV-DNA 4小时可出结果 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不同株别的CMV补体结 合抗体 荧光免疫试验(ELISA)法:测量CMV特 异性IgM、IgG 中和试验 细针抽取活检-CMV抗原,治疗 丙氧鸟苷(Ganciclovir,DHPG) 更昔洛韦、赛美维 以三磷酸化形式,对病毒DNA合成酶进行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 预防剂量2.5mg/kg 1/12h I.V. 治疗剂量 5mg/kg 1/12h I.V. 1421天疗程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症状,膦甲酸钠(Fascarnet) 抑制病
10、毒的DNA逆转录酶,干扰病毒的合成 4080mg/kg,12次/天,V.D. 无环鸟苷(Aciclovir) 1531mg/kg.d,口服或静滴 体温正常后57天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适用于继发感染 预防:供者(+)、受者(-),CMV特异性球蛋白(CMV-specific-immunoglobulin) 减少感染严重程度,病毒检出率影响不大 CMV活的减毒疫苗(Towne) CMV感染率变化不大,病情明显减轻,移植肾存活提高 干扰素 效果未定,诱发排斥 调整免疫抑制剂 及时治疗混合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SV),HSV-I、HSV-II 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宿主体内长
11、期潜伏,体外不能长期存在 感染主要通过分泌物接触 HSV-I 感染腰以上部位 HSV-II 感染腰以下部位 HSV-II 主要通过性生活感染 据调查,我国1019岁组已有15%20%人群感染,故密切接触亦为重要途径,疱疹病毒分布全世界,无季节差别 感染后产生抗体,持续终身 社会人群中,存在此抗体约占30%100% 病毒多潜伏于神经节内,特征是感染易复发(20%40%)HLA-A1者复发率极高,疱疹病毒可引起不同症状 口腔齿龈炎、唇疱疹、角膜结膜炎、脑膜炎、生殖器疱疹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疼痛,严重者发生病毒血症 免疫抑制剂有密切关系 严重者诱发排斥反应 受者术前发现反复疱疹感染病史,最好不做移
12、植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VZV),一种散发性疾病 特征 侵犯脊神经后根及神经节发炎 症状 头痛、发热、病变部位敏感、皮肤痛处出现红斑、水泡 面N感染-面瘫 三叉N、眼N分支感染-眼盲、偶发脑炎 病程 24周 后遗症 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带状疱疹易误诊为肋间N痛、胸膜炎、急腹症 皮肤继发感染-丹毒、蜂窝织炎,治 疗,对症 镇痛、皮肤干燥、清洁 局部 无环鸟苷冷霜、0.5%硝酸银液涂擦 抗病毒药物 无环鸟苷 510ng/kg I.V. 1/12h 丽珠威 300mg bid po. 10d 调整免疫抑制剂,EB病毒感染(EBV),发生率约5% 多数为术前血清学阳性,少数为
13、继发感染 导致移植后淋巴增生紊乱(PTLD)严重的单核细胞增多引起一系列症状: 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周围血异形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 血清显示嗜异性凝集素和特异抗体 传播途径 飞沫或直接接触、血液 受者接受EBV阳性供肾易导致淋巴增生紊乱,临床表现 起病急、慢、轻、重不一 绝大多数有发热 淋巴结肿大,两侧对称,无压痛,不粘连,硬如橡皮 咽炎,扁桃体肿大(灰白色易剥脱假膜) 肝、脾肿大,压痛 病程24周,肿大淋巴结需数周或数月消退,诊 断 临床症状 典型血象 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治疗 无特效药物,对症用药 继发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激素治疗-喉头水肿、血小板减少
14、、贫血 阿糖腺苷、更昔洛韦,抑制DNA聚合酶,减少EBV-DNA合成,但对细胞内潜伏的病毒基因无效,五、乙型肝炎病毒(HBV),欧美正常人群中HBsAg阳性为0.20.5% 肾移植受者则为616% Parfrey报道 358例肾移植有40例(11.2%)发生慢性肝炎 Degos报道 56例HBV-DNA阴性肾移植后,7例转为阳性 争论 Rivolat和Flayg认为HBsAg阳性与阴性,术后肝病与病死率无明显差异 大多数人认为HBsAg阳性比阴性病死率高 Doyos报道495例,其中阳性者术后病死率为17.5%,阳性者术后为7.6%,六、丙型肝炎病毒(HCV),HCV被认为是呈非甲非乙型肝炎的
15、主要病原体 发病率高,与晚期肾疾病、肾移植关系密切,备受重视 感染途径 输血、血液制品、血透、静脉吸毒、器官移植、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染等 法国报道100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其中输血者63例 Villarreal报道,30输血患者,10例为输血后肝炎(33.3%),其中9例丙肝,每输1000U平均有15.75%例感染,各国报道,血透者抗HCV阳性率在10.7%64%之间,对于抗HCV阳性供肾使用问题 1 HCV阳性者,放弃 2 由于供肾不足,将HCV阳性供者,给阳性受者 3 不考虑HCV状态 Kiberd认为:从患者的生存质量、经济消耗考虑,以上3优于1,而次于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较轻 40
16、%60%急性感染无症状 50%可自行康复 30%60%急性转为慢性 20%慢性感染转为肝硬化 HCV与HBV混合感染,加重肝病及肝硬化发生率,诊断 生化检查 GPT、GOT、LDH、r-GT水平 外周血CD4细胞减少,CD4/CD8比例降低 ELISA PCR优于ELISA方法,能直接检测病毒 PCR(+)病毒仍在复制 PCR(-) 病毒已被消除,治疗 - IFN(-干扰素)为目前唯一有效药物 血清转氨酶下降 HCV-RNA转阴 肝组织学改善 注意:大剂量使用,使移植肾排斥 抗乙肝表面抗原球蛋白(HBIG) 救命 病情严重,保命弃肾,停一切免疫用药,结核感染 发生率 美国加州大学为0.65%1
17、.7% 印度达9.5% 新桥医院1978.11992.8共393例次中,术后结核感染为19例,时间为术后21天5年,平均18.916.2月 长征医院920例次肾移植,结核感染14例,诊断 不典型、较困难 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血尿等 痰、咽分泌物反复查抗酸菌 X线胸片连续追查 眼脉络膜检查(急性粟粒性TB) PCR-DNA对痰、尿、血检测,但不能确定死或活菌,治疗 确诊 应早期、联用、适量、全程治疗 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其中利福平至少6个月,异烟肼、乙胺丁醇不少于18个月 注意 用利福平时增加CsA用量1倍 诊断性用药 发热、除外排斥反应,使用有效抗生素7天仍不退热,则应考虑结核感
18、染之可能,可应用抗痨药物,肺孢子虫感染,由卡氏肺孢子虫(Pnecumcystis corinic)引起 正常寄生在肺泡内,粘附在肺泡上皮 肾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易罹患 主要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感染 感染部位仅限于肺,极少播散其它器官,临床表现 潜伏期12个月 急性起病 干咳、呼吸困难、高热持续34天。病程进展急速,尽管使用戊烷咪,多数病人在8天内死亡 非急性起病 低热、干咳、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病程持续,后期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X线胸片 早期:两肺下影散在不规则网状,细颗粒状阴影; 后期:双侧弥漫性、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自肺向外扩散, 然后融合为雾状结节 常与真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诊断 确
19、诊-病原体检出率低 痰、支气管液冲洗检出率6% 开胸活检70% 目前:经皮穿刺吸引、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达9095% 诊断性治疗:必要时,治疗 戊烷咪(pentamidina) 4mg/kg,每天深部肌注,14天 有肾毒性,过敏和局部反应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Co) TMP 20mg/kg SMZ 100mg/kg 4次分服或I.V./d14天,支原体感染 为动物多种疾病致病体 肺炎支原体对人致病 主要从呼吸系统侵入 占非细菌肺炎1/3以上 各种肺炎的10%,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慢、1/3病人无症状 乏力、咽痛、头痛、发冷、发热(39) 23天后,明显呼吸道症状,阵发刺激性咳嗽,少量粘
20、痰, 有时痰中带血 X线胸片 早期,间质性肺炎;后发展为斑点状,下叶、单肺 实验室 痰、咽、鼻拭子培养获支原体 红细胞冷凝集试验阳性 血清学检查,治疗 红霉素 0.5g 1/8h 交沙霉素1.21.8g 4/d 四环素 0.5g 1/6h 时间 23周,避免复发,弓形体感染,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弓形虫病 人兽共患疾病 人群感染率0.3%20%之间 感染途径:与被感染人或动物接触 吃未烧熟的肉食(禽病原体) 手术器械、输血 原有病灶被免疫抑制药物激活 供肾污染,病原体从入侵部位进入血液,散布全身 繁殖后引起细胞死亡,产生坏死灶 病原体从细胞中释出 感染后果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
21、,功能低下则持续感染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心、肝、脾、 横纹肌、淋巴结、眼部 受侵部位发生凝固性坏死和肉芽肿炎症,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斑丘疹、肌痛、腹痛、咳嗽,并发脑膜炎、肺炎、心肌炎、肝炎等 病原体检查 镜检弓形体、动物接种、组织培养 免疫学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治疗 磺胺嘧啶 75100mg/kg.d,4次分服,1个月 乙胺嘧啶 第1天,100mg,Bid 继以每天1mg/kg.d(最大量50mg),1个月 螺旋霉素 23g/d,4次分服,3周1疗程,间隔1周再重复1疗程 加强支持疗法,细菌感染,概 况 细菌感染占2/3 常规部位
22、肺部、尿路、皮肤、伤口、口腔等 常见病原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厌氧菌 败血症发生率 2.6%16% 混合感染 死亡50%60%,肺部感染,概 况 术后1个月发生,影响成活率 肺炎球菌40%;金葡菌310%;链球菌极少 G-多见,占2/3,肺炎杆菌与大肠杆菌最多,其次,绿脓杆菌,其他肠道杆菌,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寒战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咽、痰、血培养、胸水、胸膜检查 气管内刷洗 X线胸片 肺炎链球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不发生肺组织坏死,不形成空洞。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大叶性、肺段均匀性密度增高阴影 G-杆菌
23、易破坏肺泡壁,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个脓肿,延及胸膜-脓胸,X线表现为大片浸润阴影伴空洞形成,治疗 肺炎球菌 首选青霉素族抗生素,也可选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等 G-杆菌肺炎 联合确切有效抗生素 首选 氨基糖苷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其次 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多粘菌素B等 嗜肺军团菌 首选红霉素(必要时选强力霉素、利福平) 氨基糖苷类与头孢噻肟联合,肾毒性高达20% 头孢噻肟、泰能等,抗菌作用强,可单独使用,其他部位感染,尿路 大肠杆菌,产生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检查 G-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肛周 绿脓杆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植 术后 感染 沾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