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学.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学.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黎映琪 2015年4月29日,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及一系列神经根症状为特点的病症。属中医学的“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该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正常脊柱,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人群,(1)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 (2)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 (3)从体型上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4)从职
2、业上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但目前来看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好发人群,(5)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6)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7)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过于紧张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烟的人可能与咳嗽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的压力增高,使其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 (8)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病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
3、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常见诱发原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 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 致使髓核突出,发病机制,主要病因 众所周知,
4、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伤:对临床病例的观察表明: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发病,与之密切相关。 (2)职业: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驾驶汽车时,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可达0.5kPa/cm2,在踩离合器时压力可增加至1kPa/cm2,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者因过度负荷更易造成椎间盘退变,因在弯腰状态下,如果提20kg的重物,椎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kPa
5、/cm2以上。 (3)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在国内材料较少;此外,统计数字表明,印第安人、非洲黑种人和因纽特人的发病率较其他民族的发病率明显为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4)腰骶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损伤的因素之一。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
6、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发病机制,(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
7、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病理,病理,临床表现,(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
8、,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一般体征:指腰部与脊柱体征,属本病共性表现,包括: 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 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
9、。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 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 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 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临床上对此组病例均应常规行大腿及小腿周径测量和各组肌肉肌力测试,并与健侧对比观察并记录之,再于治疗后再加以对比。 感觉障碍:其机制与前者一致,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其中后型者达95%。反射改变:
10、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特殊体征:指通过各种特殊检查所获得的征象。临床上意义较大的主要有: 屈颈试验(Lindner征):又名Lindner 征 直腿抬高试验 健肢抬高试验(又称Fajcrsztajn征、Bechterew征Radzikowski征)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Bragard征 仰卧挺腹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 其他试验:诸如腘神经或腓总神经压迫试验、下肢旋转(内旋或 外旋)试验等,主要用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疾患。,诊断,治疗方法,腰间盘突出症在治疗上可分为
11、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 (一)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 2、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疗法之一。 3、腰围和支持带 主要目的是制动,可使受损的腰椎间盘获得局部充分休息,为患者机体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4、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方法简便,舒适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作为腰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法之一。 5、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 电针疗法等。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不需特殊设备。易于掌握等优点。,治疗方法,6、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是一种快速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椎 突出 凸起 术后 常见 并发症 观察 察看 视察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