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ppt
《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今日读片,ID号:1007263003 2017-9-21日腹部CT 患者,男性,73岁,2017-6无明显诱因发现下腹部包块,局部无压痛,未引起重视。此后包块逐渐增大,并局部压痛。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疝气修补术”史,余无特殊病史。,病例分析思路,诊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病变的部位 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位,该病例显示很清楚,病灶位于腹膜后及盆腔内。 腹膜后间隙指横膈以下和盆膈以上,腹后壁和后腹膜之间的区域,常简称为“腹膜后”。是一个疏松组织构成的大间隙,范围甚大,腹膜后间隙的疾病有损伤、感染、肿瘤、纤维化等。 与周围组织关系:病变与腹膜后器官组织无明
2、显浸润,以推压为主要表现;对周围脂肪组织主要是渗出、浸润为主要表现;对部分大血管组织被包绕生长。,定性,临床情况,患者年龄 肿瘤生长部位与方式 肿瘤的大小、形态 肿瘤的血供:动态增强 肿瘤的质地、组织成分与影像学特征 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特异征象 良恶性鉴别,定性,患者老年男性患者,发病时间较短。 主要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脂肪间隙渗出、浸润,周围大血管被包绕,形成“包埋”征象。 肿瘤体积大、范围广、形态不规则,局部呈融合性生长。 肿瘤主要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盆腔右侧区肿块内可见混杂少许脂肪密度影。 延迟强化,强化尚均匀,周围血管局部可见充盈缺损样改变。 右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综合判断考虑:
3、 腹膜后及盆腔内多发软组织肿块,考虑恶性肿瘤,脂肪肉瘤可能,并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 多形性脂肪肉瘤(中度侵袭性),多形性脂肪肉瘤,定义: 包含数量不等的多形性脂肪母细胞的多形性高度恶性肉瘤。没有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或其他方向分化(恶性间叶瘤)的区域 流行病学: 是脂肪肉瘤中最少见的亚型(分化性、黏液性、多形性、圆形细胞性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等5 个亚型 ),大约占所有脂肪肉瘤的5%,而占所有多形性肉瘤的20%。大部分发生在较大年龄(大于50岁),男女发病相等 累及部位: 多发生于四肢(下肢多于上肢),躯干和腹膜后次之,也可偶见于纵隔、睾丸旁区、头皮、腹/盆腔和眼眶。大
4、部分发生在深部软组织内。,临床特征 与其他深部肿瘤一样,大部分患者主诉有质硬的肿大包块,许多病例最近有手术切除病史。总体来说,多形性脂肪肉瘤是一个高度侵袭性的肿瘤,转移率达30-50%,与疾病相关的死亡率达到40-50%。许多病人在短期内死亡,肺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相比之下,去分化脂肪肉瘤和高级别粘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经过更长,深部软组织的多形性脂肪肉瘤的临床经过更具有侵袭性,这也强调有必要将多形性脂肪肉瘤划分出来。,病理特点 多形性的梭形细胞、圆形细胞以及数量不等的异形的脂肪母细胞组成。 影像学特点 由于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粘液成分,且容易发生坏死,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匀
5、的软组织肿块。 CT扫描呈骨骼肌密度,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其内坏死灶增强扫描不强化,MRI上T2WI表现为略高、等混杂信号。影像学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淋巴瘤难以区分。 注: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少见,由长期存在或复发性低分化黏液型脂肪瘤发展而来,恶性程度高。不含有较成熟的脂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的黏液成分,易发生坏死,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与多形性脂肪肉瘤在影像学难以区分,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多形性-黏液型脂肪肉瘤,腹膜后不规则巨大软组织包块,内见斑点状、索条状脂肪密度区,局部有接近液性密度区;作甚实质及周围肠管受侵犯。,其它几种类型的脂肪肉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膜 脂肪 肉瘤 赘瘤 影像 影象 表现 鉴别 诊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