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式家庭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萨提亚式家庭治疗.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萨提亚式家庭治疗,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也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萨提亚治疗模式是萨提亚所创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在整个国际心理治疗领域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一模式以系统观为指导,藉由改善家庭成员间彼此沟通的方式,促使整个家庭系统从一个功能不良的现状,发展到一个更开放、更富弹性的关系中。其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
2、心整合,内外一致”,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萨提亚模式通过运用家庭的资源,正向地帮助每一个人去发现问题所在,协助家庭各成员自己做出选择,并教导他们如何负责及落实在生活里。,一、基本理念,萨提亚是最早提出在人际关系及治疗关系中,“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的人。她所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不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Congruence)。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 。,萨提亚倡导这
3、样一种关于人类的信念:相信他们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处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 一个处理家庭问题的治疗师要像处于飞机场的控制塔中的管理员一样:能够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意识到一些家庭成员无法意识到的自身问题。,评估人类看待世界的四个方面: 怎样定义一段关系 怎样定义一个人 怎样解释一个事件 对于改变抱有怎样的态度,对关系的定义,在等级模式中,仅有一种关系存在:某些人处于优势,而某些人处于劣势。此乃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又被称为威胁-奖赏模型。 思考: 等级式的关系常有哪些角色形式? 出现在这种等级关系中 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萨提亚认为影响个体自身安定、人际和睦,以及世界和平的
4、最大障碍,就是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去感知和接纳他们自身价值的平等。 萨提亚希望能够推动平等,并在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巩固这种平等关系。 前提假设是所有人都拥有让自身变得整合统一的能力,只不过是不常使用而已。,对个体的定义,对于那些利用关系来达到支配他人目的的人来说,他人就是顺应和服从的个体。 等级模式倡导从众和循规蹈矩,陷入其中的人常会感到焦虑,并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然后说:“如果我可以像某某一样就好了”。 如果有人提醒你注意彼此之间 的不同时,你暂且将他人的期 待抛开,不用反抗,如何找回 自我?,在等级模式中,个体对自己的定义取决于其他人的准则。萨提亚发现,当她帮助人们释放内部的资源,并通过内部的力
5、量源泉对自己重新定义的时候,大部分人渴望并且有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而这一过程就成为她的成长模式中“成为更整合统一的人”这一概念的一部分。,对事件的解释,在支配-服从模式中,对事件的解释通常是线性的,即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存在,而且任何结果只有一个诱发原因。 在萨提亚的成长模式中,她将一个事件定义为一系列重要变量,及其产生的综合性后果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并非要寻求一个简单的原因,而是需要认识和了解位于各个事件当中的交互关系。同时需要考虑这些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对改变的态度,在萨提亚成长模式中,改变是重要且不可避免的。当人们知觉到他们价值的的平等性,并意识到他们具有的独特性和相似性时,就会接受和欢迎
6、改变的到来。当然,他们也会对于未知的东西心存恐惧,但是甘冒风险的态度已经成为他们尝试改变的意愿的一部分。 安全感和信任是基于信心而非基于熟悉感。,知觉世界的方式,萨提亚的治疗信念: 改变是可能的,即便外部的改变非常有限,内部的改变仍然可能存在; 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父母都要尽其所能地做到最好;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和成长所需要的内部资源; 我们拥有很多选择,特别是在对压力而不是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时候; 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的方面; 希望是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或是成分; 人们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上建立联结,而在各具差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长;,治疗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成为我们自己
7、的决策者; 我们所有人都是相同生命力量的展示; 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的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 感受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拥有它们; 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它们,就要找到自己的内部财富; 父母通常会重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便这种模式是功能不良的;,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欣赏和接纳过去可以提高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迈向整合统一的一个目标就是接纳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在他们本身具有的个性水平上与他们交往,而不是仅仅与他们的父母角色沟通; 应对是在我们自我价值水
8、平上的展示。我们的自我价值越高,我们的应对方式也就越健康; 人类的过程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因此他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情境、文化和环境当中; 过程是通往改变的途径。内容形成了改变得以发生的情境; 在萨提亚模式中,表里一致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的。,基本三角关系,当孩子降生到世界上时,他和周围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孩子的成长除了依赖食物和爱之外,还依赖于对父母及周围世界的观察、倾听和理解 儿童会虚构他所不能理解的部分内容 早期的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孩子)经历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的主要来源,基本三角关系,孩子的猜想(婴儿-幼儿-儿童-成年) 孩子(看到母亲皱眉):妈
9、妈怎么了? 母亲(奉行“必须快乐”的原则):没什么,我心情很好。 孩子(猜想):a. 妈妈因为我而不开心。 b. 妈妈喜欢用皱眉表达开心。 c. 妈妈爱说谎。 我就是我(P22),自尊:人对自己的评价、界定和认同,有较高自尊的人往往拥有内在的安全感,能够欣赏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并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限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独立自主性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也较强。,低自尊的人依赖性强,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自己和别人都缺乏喜人,并且对自己很苛刻,不易接纳自己的弱点和限制,变化对他来说是一种威胁。,作为外部因素,治疗师是家庭系统发生改变的基本媒介。正因为如此,萨提亚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治疗师如何使用自身的高自尊
10、,去照亮来访者探寻有效应对方式的道路。 在接受每个个体独特性的同时,通过承认人类的相似性,以及通过产生特别的意义,帮助来访者强化他们对自我的感知。,要想重建高自尊,需要让个体经历整个改变和转化的过程。过程当中包含了众多层面,从简单的1-2-3序列,到仔细审视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以及对知觉、预期和感受的改变。,萨提亚认为:无论年龄和所处环境如何,改变特别是内部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发生的。对于那些陷入困境并感到自己毫无希望的人来说,这一理念格外重要。积极的改变,通常会聚焦于人们的预期、知觉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外部的改变同样可能发生,这种改变表现在我们如何对外部事件做出反应
11、。并不意味着一旦我们有了某种特定的感受,就得立即否定它。 选择怎样的应对方式与我们自己的自尊水平息息相关。,萨提亚冰山的结构,应对方式,感 受,感受的感受,认 知,期 待,渴 望,自 我,行为,萨提亚冰山,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其他的心理活动是冰山水面下的部分。,生存姿态,人们在压力下,应对他人、环境及自己的一种行为模式。 讨好 指责 超理智 打岔 表里一致,讨 好 型,讨好,求求你!,都是我不好!,你喜欢就好,我随便!,讨好型,言语同意(“这全是我的错”、“没有你我什么也不是”、“没事,没事”、“我只想
12、要让你高兴”、“我愿为了你放弃时间、金钱甚至生命”),行为依赖型的受难者(“好得过分”、道歉、哀求及请求宽恕、屈服、过分雀跃、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内心独白“我不值得一提,不值得被爱”、“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这全是我的错”、“我很无助”,主要感受受伤、悲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 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我是不重要的) 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心理影响神经质、抑郁、易被激怒、焦虑、恐慌、自杀意念,生理影响消化道疾病、肠胃问题(恶心、便秘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心律不齐、皮肤病、糖尿病,指 责 型,指责,都是你的错!
13、,你瞧瞧你,什么都做不成!,指责型,行为攻击(评判、命令、寻找错误、指责、独裁、爱找麻烦、暴虐、愤怒、恐吓、拒绝),言语否定(“你从没有做对一件事!”、“怎么回事?”、“我真想把该死的你打到地狱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陷入麻烦”、“这全是你的错” 、“我永远是对的!”),内心独白孤立(“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感受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生理影响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疼痛、高血压、血液循环问题、关节炎、哮喘、惊恐、易出事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
14、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心理影响自愤怒与暴怒、易激惹、反抗的、拒绝的、妄想、暴力、偏执狂、反社会的特质(违法、杀人等),超 理 智 型,超理智,根据XX理论,应该是,超理智型,行为独裁主义(僵硬而刻板的姿势、一本正经、不带人性的客观、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建议、看起来不灵敏的、无聊的),言语极度客观(经常提到准则和“正确的事物”;抽象的言语和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内心独白脆弱、孤立(“我感到脆弱和孤立”、“一切都是学术的”?“一个人必须有才智”、“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空虚、害怕失去控制、
15、易显示脆弱的,资源有才智的、知识的、注重细节、解决问题,生理影响癌症、心脏科疾病、皮肤病、干涸、背痛、淋巴系统疾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心理影响忧郁、紧张症、心理疾病、强迫行为、自闭症、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反社会的,打 岔 型,打岔,嗯 ,哦(神游外太空中),打岔型,行为心烦意乱(不合时宜的行为、活动力过多或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抓不到重点、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言语无关的(毫无意义;脱离重点;常常在对话中离题千里;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避开有关个人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内心独白(“没有人关心这个”、“没有属于我的地方”、缺
16、乏平衡、通过打断来获得别人的注意),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焦虑/悲伤、空虚的/被误解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困惑,资源幽默、自发、创造力、好玩、有弹性,生理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便秘、晕眩、平衡及协调方面的毛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感受、没有人在乎、没有归属感,心理影响迷茫、不合时宜、精神病、冲动控制不住、忧郁、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表里一致,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言语和非言语信息都表达同一种意思,话语中的意思与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音语调所传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17、。,一致型,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自信、能干、负责任、接纳、有爱心、平衡,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言语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相匹配,内心感受和谐的、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有自我价值、有爱心、接纳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的,表里不一的沟通特点:,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含糊而间接,有的人根本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或意见不被重视,不同的意见会被批评、攻击、甚至是威胁,家庭中的决定往往是依仗强权者的权力作出而不是基于商讨,家庭成员间常互相猜度,而不肯去澄清,虽然每个人内心都有不满,但外表上却装作若无其事,背后的批评很多
18、,直接的处理却很少。,表里一致沟通的特点: 表达直接、清楚、完整-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用担心遭到攻击或批评;别人的意见也会得到回馈和重视;若有人感到迷茫或不解的地方,他可以要求澄清,而用不着去臆测。,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第二步:“灾难化想象” 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其中一些问题困扰,因此在努力战胜它的同时,不必隐藏你的焦虑与不安。,第三步:添加一些东西,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
19、自身感受的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致的种子。,运用萨提亚的“添加”理论,给四种生存姿态增加一些东西,实现表里一致。 给讨好者. 给责备者. 给处于超理智姿态的人. 给处于打岔姿态的人.,给讨好者增加一些自我关怀的资源,就可以让他们恰当地关怀自己和他人; 给责备者增加一些对他人的肯定,可以同时达到表里一致和自信的效果; 给处于超理智姿态的人增加一些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承认,该个体的智能资源可以帮助他表现出表里一致; 对于处于打岔姿态的人来说,包括自我、他人和情境在内的所有方面都需要得到很好的接纳和整合。这样才能够利用自身的创造力
20、、玩笑、以及恰当的幽默感来实现。,努力实现表里一致的沟通,例:琼斯先生想要在某一天拜访他的好友,而当他到达的时候,好友的其他朋友离开了这里。琼斯先生立即觉得他们不喜欢自己,他根本不值得他们停留。 治疗师需要帮助琼斯先生,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每一种应对姿态 例如:由于超速驾驶而被一名盛气凌人的交警拦截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应用我们的讨好技能。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在贬低自身的价值,而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有意识地讨好。其他一些情景也行适合我们选择愤怒、防御或是超理智的反应方式。,家庭规则:,你认为合理的家庭规则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家庭规则不适当,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什么问题?,家庭规则包括在给定情境
21、下成员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的所有行为;包括外显的规则和潜在、未言明的规则 规则是人性化的吗?(一个不允许消极情感出现的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期望每个人表现出快乐的样子;按此规则生活的人每当不快乐时就感到内疚,而消极的情绪进一步降低了自我价值感) 规则是与时俱进的吗?(健康的家庭是欢迎变化的) 对待差异的规则是什么?(健康的家庭尊重差异) 哪些规则是围绕信息分享的?(分享信息不完整、歪曲、错误理解),合理的家庭规则应该是让所有人的感受都能表达出来,并为家人所接受;应该富有弹性,允许家庭成员根据情况的改变作出不同的选择;应该根据时代变化而抛弃或修改过时的规则。,转化规则,例如:将“你应该永远不要问问题”
22、或“你永远也不可以谈论这个”转化为指南: 我可以永远不问问题 我可以有时候问问题 在与学校有关的场合,我可以问问题;当我不明白的时候,我可以问问题;当我想要探讨某些事物的时候,我可以问问题,制作一张有关你家庭规则的问卷 有哪些规则是你现在仍然遵守的?看看每条规则涉及的生产意义。 如果你将这些规则转化为指南,它们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在当前和过去的家庭规则中,有哪些仍然适用,遵守它们是否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你在童年学到的哪些家庭规则被你传递给了其他人,你能否改变这些规则中强迫性的部分,并帮助将它们转变为适用于他人的指南?,治疗的目标,提升个体的潜能,使个体发展得更完善。(基本目标); 使家庭产
23、生新的希望,帮助其重新唤起曾经的梦想,或者产生新的梦想; 教每个家庭成员用新的方式看待和处理问题,强化和提高他们的技能; 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做出选择 的能力(与人交往的小选择, 做出人生重大决定的大选择),你听到了什么?,我说什么他从来不听! 我所有的生日,他只会给我买一个小挂饰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手镯之类的,他知道我永远不会戴的东西! 我告诉他很多次了.明显的提示他我不需要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果他听我说的话,我上一次生日他不会又给我买挂饰的。我不认为他真正在意。 不管怎么说,我不在乎!如果你问我我们的关系如何?我们的家庭照依然放在他的桌子上-他桌子的边缘角落! 我决定再也不和他说话或者是见他
24、了。 我讨厌每天收到他的短信。 它们毫无意义!我们之间没什么 好说的了.,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以一次妻子发怒事件为例,图景:妻子在头脑中产生了图像, 丈夫只注重报纸,不跟自己说话,解释:妻子的解释,他一定 是不关心我,才不理睬我。,感受:妻子产生了 感觉,受伤害,对感受的感受: 因为觉得伤害而感到愤怒,行为:由这情绪导致行为, 如指责丈夫,挑剔他的错处,客观事件: 丈夫看报,不说话,对此,提问,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你怎样解释所看到和听到的? 你有什么感受? 你对原有的感受有什么感受? 这样就可以找到问题的来源,介入阶段,建立关系阶段 为家庭提供舒适的、安全的、非正式的开放的氛围 从与每一位
25、成员握手开始接触家庭 花5-45分钟(或更长)时间与家庭接触 收集资料自尊、沟通、规则 现场实验扮演或者雕塑 混乱阶段 个体承担风险,进入未知领域 支持正在处理的个体,也同时支持其他家庭成员 让来访者关注“此时此刻” 整合阶段 织布让看来没有联系的线联系起来, 直至织成条理分明的图案,预估与干预,反映了“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一事实 开放的与封闭的家庭系统 封闭的家庭系统以一套僵化的、固定的规则来运作,通过恐吓、惩罚、内疚和控制,是成员保持无知状态,受到限制和控制 开放的家庭系统是灵活的,具有选择能力。如果有必要它甚至会选择封闭一段时间。同时具有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能力,以及认识到需要改变。允许人们
26、表达和接受渴望、恐惧、爱、愤怒、沮丧和错误,预估与干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的人非常焦虑,对自己不确定,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 低自尊在家庭中非常容易传染 低自尊一直是最具破坏性的人性因素之一 评估家庭成员的自尊可以使用观察、倾听等技术,预估与干预沟通模式,在功能不良的家庭中,沟通是间接的和模糊的,而且很少得到澄清 对等关系个体将某人行为的一部分等同于整个沟通过程,然后将其标定为自己的内部体验(如一个人看向别处时,另一人觉得他没有注意自己而感到受伤) 表征系统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沟通不畅(视觉、听觉、运动觉沟通通道的使用习惯差异) 沟通不良的4种沟通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预估与干预沟通模式,
27、讨好者努力通过迎合他人来隐藏自己的脆弱 指责者通过努力控制别人、不加区别地反对别人来掩盖自己的脆弱 对超理智的人来说,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属于理性层面,忽视内在自我,并确保对任何感觉保持麻木 打岔者用假装不存在的方式处理压力 沟通姿态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通过改变和衰减的过程,每一种姿态都可以被革新,治疗策略:注重家人的成长而非解决问题 注重过程而非内容 注重让家庭获得新经验而非消 除旧经验 注重滋润而非强迫 治疗就是教育,注重家人的成长而非解决问题:,治疗的目标应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成长所带来的自然结果才是行为的改变和问题的解决,如果家庭成员经过家庭治疗没有真正成长起来,即使家庭的问题暂时解决
28、了,新的家庭问题还会不断发生。因此,治疗的重点不是外在的行为和问题是否在表面上得到解决,而是让家庭成员获得内在的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而非内容:,萨提亚治疗法所关注的不是家庭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这个家庭 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怎样助长问题的发生和延续,治疗师要做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打破这个循环,让问题不致周而复始地发生下去。,注重让家庭获得新经验而非消除旧经验:,专注于过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而新的经验可以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使人能够用不同的观点去理解过去,这样才能摆脱旧经验的限制,获得新的反应方式。因此,治疗师要营造一个信任的环境,让家庭成员愿意尝试,从中获得新经验。,注重滋润而非强
29、迫:,当人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和被肯定时才会产生改变的动机。所以,治疗师只能“邀请”而不能“要求”家庭成员去尝试新的经验。,治疗就是教育:,治疗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透过新的经验让家庭成员学会新的互动和沟通方式的过程。因此,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示范作用和表达出来的“表里一致”是最重要的。,作为个人和专家的治疗师价值观,对生命的所有表现形式怀有欣赏和感恩之心 假定每一位来访者都蕴藏着自我成长的种子 欣赏和感谢家庭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其中包含的奋斗和种种可能性 带着开放的态度,愿意把自己的人性当作治疗工具使用,作为个人和专家的治疗师素养,表里一致 精神集中 相互合作 慈悲心 有能力,作为
30、个人和专家的治疗师技术,关于技术的运用技术本身并不难,难在如何运用 锅炉工、水管工的故事,作为个人和专家的治疗师技术,技术元素 雕塑(四种沟通姿态) 隐喻 戏剧(个性部分舞会) 重构 自我的曼陀罗 冥想,自我的曼陀罗,自我的曼陀罗描述了萨提亚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资源普遍存在于所有人类个体身上。尽管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是他们持有的基本资源却是相同的。 萨提亚关于曼陀罗的图画包含八个同心圆,它们的中心就是“我是。”,其中“我”代表每一个人类个体一个人,一个神圣而有尊严的自我。八个圆环则分别代表了下列普遍存在的资源:,每一个“我”,不论肤色、性别、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居住在一座圣殿,一个“我”生存的地方:
31、身体。所有物理的部分都被囊括其中; “我”被装备了一个大脑,它的智力部分。这个圆环指的是思维、组织、逻辑的使用,以及大脑的情绪、创造力和感性的部分; 每一个“我”都拥有感受和情绪; 所有的人类个体都拥有感觉。当想到感觉通道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想到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肚脐和皮肤。我们的皮肤上有成百万个被称为毛孔的小孔,每一个小孔都能够接收和发送信息;,下一个圆环是“我-你”维度,一个交互作用的部分。人类个体并不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常常身处各种关联当中。因此,“我-你”总会存在; 然后我们来到了养育的部分:我们摄入身体中的所有液体和固体; 下一个圆环是情境的部分。情境通常包括光线、声音和
32、某种空间。也包括某些时间、运动、颜色和温度。它总是存在于现在; 第八个圆环是灵性,是我们的生命力量。它让我们可以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的能量联结起来。,萨提亚成长语录,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欣赏并接受“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并且成长。,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 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所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
33、; 是“经验式”的,家庭成员在治疗师的带领下,学习新的互动方式,并且体验新的互动方式所带来的新感受,因此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体验改变的即时性,增加信心和希望; 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而且可从不同层面入手,弹性很大。,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因此被归为“经验-人本主义”取向一派。,主述:一个6岁男孩,从两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发现坐不下来,喜欢哭闹、大叫,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孩子母亲和父亲均为银行职员,大专学历。奶奶认为儿媳精神有病,带不了孩子,对孩子照顾较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后跟父母同住,但经常去奶奶家里。全家人(孩子父母、奶奶和姑
34、姑)带孩子来就诊。,第一次会谈:(会谈开始,孩子坐不住,跑出去了) G(对全家人):你们去抓他回来。 (孩子父母起身去抓孩子,孩子哭闹着不顺从,后来奶奶也起身去抓,全家乱作一团,孩子坐下又跑,反复多次不肯就范。治疗师从旁观察,并不阻拦)-重演家庭的互动场景 十分钟后 G:其他人坐下,爸爸一个人去抓他回来。 (父亲强硬地把孩子带回来,摁在椅子上坐下。孩子老实下来,坐在父母中间),G:你们看到了吗?当你们一起对付孩子时,他就像个两岁的孩子,谁都没有办法把他制服。当只有父亲一个人去处理时,他就变成一个7岁的孩子。你们都爱孩子对吗:都希望他有所改变。但是你们必须先改变,否则孩子永远不可能长大。-重构家
35、庭对孩子问题的定义,给家庭以震动,把焦点引到家庭关系问题上去。 G:奶奶和其他人可以先出去一下吗?让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单独留下来重建家庭次系统的界限 G(对夫妻):我想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对孩子问题的看法重演夫妻互动,观察他们中间发生什么事情,(夫妻俩开始谈孩子的问题,互相指责) 妻:我早就说要把孩子带回来自己带,你就不听我的,让孩子一直跟着奶奶,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夫:妈也是对孩子好,她和孩子谁都离不开谁,你有工作,身体又不好,自己带不了。 妻:我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就是站在你们一边,从不支持我。 夫:不是这样的(孩子闹着要走) G:孩子发脾气了(让孩子和妈妈换座位,孩子坐在一旁)-顺应孩子,通过调控空间,重构家庭结构,G(对孩子父亲):你虽然结了婚,但我看到你还是你母亲的儿子,不是你妻子的丈夫。你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她的丈夫” (孩子的父亲为自己解释). (对孩子的母亲):你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好的见解,能不能说服你丈夫支持你的想法?-挑战 (夫妻俩交谈). G:重新定义问题,布置家庭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