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6页).doc
《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第 5 页读书人是幸福人 导学案【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系。 3、能对文中某些内容作注释,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 那么,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3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
2、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的观点。 一、基本知识 1、作 者: 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这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者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所以在理解本文的抒情和议论主题时,就要先从“北大”说起了。 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
3、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我们说,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二、快速阅读: 1、识记重点字词: (1)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2)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
4、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3)睿( )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4)卑( )鄙(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给大家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读书的幸福,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3、集体合作、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思考: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哪个过渡句能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分论点? 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课时课文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明确:“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明
5、确: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的观点( “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他还由此想开去,提出了以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来对幸与不幸作区分。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 以上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作者的观点十分新颖,表述也
6、是直截、明朗。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作者在第2自然段对此做了概括说明,“能多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正是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一段的中心句识那一句呢? “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 (3)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外,还由什么作用呢? 来看第3段, 第3段得中心句是那一句?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作者说:人们正是
7、从读古今圣贤、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用了8个小句子来作具体说明,名人、伟人,古人、今人,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中国人、外国人,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作者在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4)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这里,作者对书得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作了优劣、高下之分。作者这种谨慎得区分,也提醒我们“开卷有益”的“卷”要做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的区别对待。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书人 幸福 人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