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21页).doc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21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第 20 页车站建筑 l 设计原则1. 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2. 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3. 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
2、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4.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5. 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6. 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
3、合理的换乘方式。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7. 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内疏散完毕。8. 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9. 车站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设计。10. 车站应考虑无障碍设计。11. 在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车站规模,压缩建筑体量,简化设备与运营管理模式,
4、优化结构体系,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12. 车站设计应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积极考虑与周边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商场及物业开发相结合或连通,以便能综合疏解轨道交通客流和过街客流,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 车站建筑设计应突出交通性建筑应具备的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易于识别等特点,建筑风格应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气息,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14. 地面、地下砌体材料严禁使用粘土砖,应采用新型墙体建材(如混凝土小型空心/实心砌块)。l 车站总平面设计1. 车站设计应积极配合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以充分吸引客流量为目的,合理地布置出入口、风亭的位置。出
5、入口积极考虑与周边地下过街道、地下物业开发连通,尽量优选与沿街建筑相结合。目前无法结合的,可设部分临时出入口或预留口,待规划实施时续建。2. 车站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的综合开发结合,充分利用地上地下土地空间资源,力求创造最佳的社会与经济综合效益。3. 车站设计应充分考虑车站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地面公交及出租车等的换乘与衔接,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换乘节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并预留好切实可行的接口。4. 出入口建筑宜与道路红线正交或平行。客流量大的出入口应设集散小广场,每个车站均应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5. 车站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要满足消防、日照、通行等间距要求。风亭及风
6、冷机组设置应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及学校等建筑,注意噪声影响,并征得环保部门及规划部门同意。6. 每个出入口规模应满足远期分向客流及消防疏散的需要,同时出入口通道应尽量兼顾行人过街功能。两线共用出入口宽度宜适当加宽并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7. 出入口风亭建筑一般宜后退道路红线35m布置,如无法满足应取得规划部门的同意。8. 出入口应做有盖式出入口, 风井有条件的可结合绿化设计为敞开式低风井。l 车站建筑设计1.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设计客流量、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超高峰系数。换乘站换乘设施应满足预测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哈尔滨市
7、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车站特征综合见表7.3.1。车站特征综合表表7.3.1编号站名车站形式站台宽度(m)车站性质1太平村机械厂站地下二层岛式12.5一般中间站2东北化工厂站地下二层岛式11四期工程终点折返站,设交叉渡线2. 车站形式可根据客流量大小、线路条件、站址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地下二层、地下一层或其它的结构形式,但必须满足车站的基本功能要求。3. 站厅层设计(1) 站厅层设计应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并按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2) 站厅布置站厅布置根据客流流线及管理需要划分为非付费区及付费区。要合理布置通道口、电话亭、售票亭、检票机、栏栅及楼电梯位置,使进出站客流和换乘客流尽量减少交叉,流线
8、短捷而有序(应有客流组织示意图)。楼梯宽度、自动扶梯数量既要满足平时客流集散需要,又要满足事故情况下紧急疏散需要。出入口通道、售票口、检票口、楼电梯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协调匹配。站厅非付费区宜采用不小于2.4m宽的通道相互连通。 站厅公共区的面积须满足远期高峰小时5min内双向客流的积聚量(0.5m2/人)所需面积。 分期实施的换乘车站,建筑布局和售检票机布置近、远期不同,应按照近期、远期分别设计,并预留好远期改扩建的条件,避免或减少对已运营线路的影响。 售票机应尽量采用内嵌式布置,进站检票机外侧、出站验票机内侧应有一定的排队缓冲空间。 分隔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栏栅高度不小于1100mm,需设置平开
9、净宽不小于1400mm的疏散口,兼做搬运通道使用,并靠近客服中心布置。(3)行车管理用房的布置管理用房设置要求见表7.3.2。管理用房应集中在站厅层一端紧凑布置。管理区内通道及楼梯布置应满足消防要求(详见7.9.1车站建筑消防)。(4)设备用房的布置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见表7.3.3。设备用房布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紧凑,要充分利用空间。要根据设备工艺要求预留好各种孔洞,并考虑主要设备至吊孔的搬运通道。 有水房间尽量避免与电气用房与贴邻布置,困难时,墙面应采取防潮措施,确保电气用房安全。有水房间不应布置与电气用房上方。任何排水管不得穿越电气设备用房。 环控机房一般宜设在站厅层两端,风冷
10、冷水机组摆放在设备集中端的风亭附近。环控电控室宜设在环控机房附近。(5)设计标准公共区地坪装修面至结构顶板底的净高4800mm公共区地坪装修面至吊顶净高3200mm地坪装饰面高度:公共区150mm,设备区(除采用防静电架空板房间外)为100mm。设备区走道如有较大设备埋管,可根据埋管要求适当加厚装修面。防静电架空地板高(用于通通、信号设备用房)300mm防静电架空地板高(用于车站控制室)600mm一般用房地面至吊顶底面净高2400mm内部管理区走道净宽(单面布置)1200mm (双面布置)1500mm内部管理用房区走道净高2500mm站厅、站台和出入口公共区饰面墙采用250mm厚的离壁式隔墙。
11、在外墙可能产生渗漏水的车站,有人值守和有电器设备的设备管理用房靠外侧墙应设置150mm厚的离壁式隔墙。设备用房具体设计按相关系统专业技术要求和相关提资。车站行车管理用房设置参考面积表表7.3.2用房名称面积(m2)设置要求车站控制室(含防灾报警控制)3555应设在站厅层通信信号机房集中及客流多的一端,面向公共区,开C 类甲级防火观察窗。地坪比站厅抬高0.6m,能直接观察站厅层客流情况。换乘站车控室若为两线共用,则面积不小于55m2。站长室1015应设在车控室旁,地坪与车控室齐平,相互联系直接。交接班室(兼会议室、餐厅)2530设置在站厅层管理区内较安静的部位(重点站取大值)警务室122靠近站厅
12、公共区集中设置。(重点站可增12m)女更衣室/男更衣室15/15靠近管理区女厕/男厕/无障碍厕所15/15/4公厕设于站台公共区端部,男女均不少于3个厕位,设残疾人厕位。工作人员厕所设于站厅管理区内,女厕坑位不少于一个,男厕一个坑位,二个小便斗。茶水间6设置在站厅管理区内。应兼有蒸饭、盥洗功能,设置简易洗涤槽。清扫间62站厅层、站台层设一间,站厅层设在靠近公用区位置,站台层可设在中间楼梯下。清扫间内应设洗涤池。站务员室1212设在站台层,可与配电室合设。内设电话。乘务员待班室20仅在新疆大街站设置两间,需设置独立卫生间收款室1620须设置在站厅层车控室一侧,距离站厅公共区较近。按财务室标准设计
13、,须装防盗门、柜台、CCTV图像监控设备。(重点站取大值)AFC维修室1620须设置在站厅层车控室一侧,距离站厅公共区较近。条件许可时可与收款室相邻。备品间1520酌情工务用房15有岔站设置,设在站台层信号工区2030根据信号专业要求设置通信工区40含工区间30m2,材料间10m2。供电维修工区20近变电所设置。机电维修工区40含维修工区间30m2,材料间10m2。车站设备用房设置参考面积表表7.3.3用房名称面积(m2)设置要求综合弱电机房74129信号设备集中站129m2(13.4m9.6m),信号设备非集中站74m2(13.2m5.6m),靠近车站控制室, 弱电电源室44靠近综合弱电机房
14、公安、消防无线通信机房40商用无线通信机房54弱电电缆间15靠近弱电设备综合机房AFC配电室10须设置在站厅层车控室对面一侧,距离站厅公共区较近,可与车站动照配电室合设。区间通风机房2902布置在车站两端, 小通风机房60+40靠近新风道及排风道公共区通风机房140布置在车站两端环控电控室552降压变电所240包括控制室、0.4kV开关柜室、35kV开关柜室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410包括控制室、0.4kV开关柜室、35kV开关柜室、直流开关柜室、整流变压器室消防泵房274.5m6m,近消防出入口布置污水泵房1520近卫生间布置废水泵房20设于站台层低端烟络尽20(12)工作半径(管道长度)150
15、m,近变电所及通信、信号设备用房设置安全门设备室20253m6m,设于站台层,靠近车站控制室一端电缆引入室10(23)通信仪表122配电室1544. 站台层设计(1) 站台计算长度按B型车、6节编组控制为118m(含停车误差)。(2) 站台宽度BB岛=b1+b2+nz+T(m)B侧=b1+z+T(m)其中: nz柱数柱宽(m);(柱宽应考虑装饰厚度,每侧100mm)T每组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宽度(m);b1 、b2侧站台宽度,侧站台最小设计宽度:岛式站台:b2.5m侧式站台(长向范围内设梯)时:b2.5m侧式站台(垂直于侧站台开通道口)时:b3.5m (取大者)站台上人流密度;建议=0.5m2/
16、人L站台安全门长度(m);Q上远期每列车高峰小时单侧上车设计客流量(换算成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内的设计客流量);Q上、下远期每列车高峰小时单侧上、下车设计客流量(换算成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内的设计客流量)B安站台安全防护宽度取0.40m,不包括80mm(警界线)。(3) 站台两端设备用房必要时可伸入站台计算长度内,但不应超过半节车厢长度,且不得侵入侧站台计算宽度,并应满足距人行楼梯第一级踏面不少于8m,距自动扶梯工作点不小于12m。困难时,伸入长度不得大于8m,且不得侵入侧站台的计算宽度。计算站台长度以外的通道净宽不小于1200mm,且在人员通行的范围内不得有突出物。(4) 需协调站台层与站厅层的楼梯
17、、电梯、扶梯布置,使站台层客流分布均匀,并确保站台上任意点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50m。(5) 要综合平衡站台层二端及站厅层设备用房的布置,使整个车站压缩到最佳长度。(6) 车站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应集中布置在车站站台层。若确有困难时,可考虑将低压用房设置于站厅层,且上、下对齐布置。(7) 设计标准结构净高(公共区地坪装饰面至结构顶板底):4500mm建筑净高(公共区地坪装饰面至吊顶底):3200mm轨顶面至站台地坪装饰面:1050mm地坪装饰层厚度:公共区为100mm,设备区为50mm自站台边缘向里2000mm宽范围内须作绝缘层处理站台计算长度内站台边缘到线路中心线距离:1
18、500mm站台计算长度外站台外边缘到线路中心线距离:1700mm曲线段线路中心至侧墙和站台边缘距离应根据限界要求分别加宽。线路中心线至侧墙净距:2150mm轨顶至底板面560mm车站纵坡:2(车站底板、站台板、中楼板、顶板均与轨道面同一坡度)曲线车站线路半径:800000mm计算站台长度118000mm岛式站台宽度 侧站台宽度岛式 2500mm侧式(楼扶梯平行站台布置)2500mm侧式(楼扶梯垂直站台布置)3500mm 一般用房地面至吊顶底面净高2400mm 内部管理区走道净宽单面布置 1200mm双面布置 1500mm 内部管理区走道净高2500mm 站台下风道竖墙外侧至站台板边缘距离为50
19、0 mm5. 车站主要设施(1) 自动扶梯自动扶梯的设置标准一是满足客流量需要,二是考虑提升高度的需要。原则上从站台到站厅上行均考虑采用自动扶梯,下行采用人行楼梯(终点站及下行落差二层的可考虑自动扶梯),出入口提升高度大于6m的设上行自动扶梯,提升高度大于10m的可设上、下行自动扶梯。个别重要车站的设置标准可酌情提高。自动扶梯的倾角按30考虑,有效净宽为1m,运输速度采用0.65m/s,通过能力按7300人/h计。自动扶梯踏步面以上最小净空2.3m。当自动扶梯穿越楼层时,扶手带中心至开孔边沿的净距应0.5m,如达不到标准时应设防轧安全标志。当自动扶梯靠墙布置时,要求扶手带中心至墙壁装饰面的最小
20、距离为0.6m。两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之距18m。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面障碍物距8m自动扶梯与人行楼梯相对布置时,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楼梯第一级踏步距离12m。在布置自动扶梯时应考虑吊运空间及吊钩。出入口处自动扶梯下端应设集水坑。 在火灾时计入疏散宽度的自动扶梯配电应按一级负荷设计。(2) 电梯每个地下车站应在出入口与站厅层之间以及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设置无障碍垂直电梯(供残疾人、车站内部货运、老弱病幼使用)。连接站厅层与站台层的电梯应设在站厅层付费区内、站台层中部以方便使用(此电梯不计入紧急疏散用)。(3) 楼梯每个车站均应在付费区内至少设一座楼梯,以便在自动扶梯不能运转时仍能保证站内乘客的疏散
21、。两层或多层车站应至少设一部供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使用的楼梯,该楼梯宜设在工作人员较集中的管理用房区内,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2m。此梯宽度不计入紧急疏散楼梯宽度。设计标准踏步高乘客使用:150162mm工作人员使用:162175mm踏步宽乘客使用:280320mm工作人员使用:250280mm乘客使用的楼梯,其踏步尺寸原则上采用150mm300mm。车站内公共区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应不小于3级,不大于18级。楼梯休息平台宽:12001800mm楼梯宽度单向楼梯净宽:1800mm双向楼梯净宽:2400mm当楼梯净宽大于3600mm时,应在中间增设一道扶手。楼梯口部栏杆高:1200mm楼梯梯段栏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 地铁 车站 建筑设计 技术 要求 规范 建筑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