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导学案第二课时(附答案)(7页).doc





《过秦论导学案第二课时(附答案)(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导学案第二课时(附答案)(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过秦论导学案第二课时(附答案)-第 7 页过秦论导学案第二课时k【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二、三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第三段。【学习重难点】研读文章二、三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预习案】一知识积累:1.“外连衡而斗诸侯”中“连衡”也写作“ ”,是 采取的一种 ,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当时一些诸侯国也曾采取另一种策略来对付秦国,叫“ ”。提出前一种策略的代表人物是 ,提出后一种策略的代表人物是 。2.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合从缔交 通 陈利兵而谁何 通 威振四海 通 3.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尊贤重士( ) 会盟而谋而弱秦( )约从离衡( )追亡逐北(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以弱天下之民( ) 却匈奴七百余 ( )以愚黔首( )4.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下列词在句中的意思:因蒙故业,因遗策。(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相如因执壁却立。( )因利乘便( )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蒙故业,因遗策。( )制覆至尊而制六合。(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3、 )通乐毅之徒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致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延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北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汉王引诸侯兵北。( )信 明智而忠信(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探究案】1.第二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2.在第2自然段第 1 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
4、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3.读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写秦始皇对内政策这一层的目的是什么?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检测案】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合从缔交,相举为一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C.外连衡而斗诸侯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B.合从缔交,相举为一(一体)奋六世之余烈(余威)C.追
5、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D.将数百之众(率领)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防)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赢粮而景从。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 B./C./ D./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B.天下云合而响应 云:像云一样C.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控制,统治D.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对斗争5.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
6、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B.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C.以致天下之士D.沛公引兵之薛6.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B.收天下之 兵,聚之(于)咸阳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7.下面一组译文中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译文: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译文: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文: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
7、金人十二。译文: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译文:(秦始皇)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8.翻译下列句子。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译文:_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译文:_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译文:_ _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论导学案 第二 课时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