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70386(8页).doc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70386(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70386(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70386-第 8 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小结:1、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溶液的酸碱度pH 石蕊试液 红 紫 蓝 酚酞试液 无 无 红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pH试纸 红 黄 蓝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等: 红色:红P、Cu、Fe2O3 红褐色:Fe(OH)3 浅绿色:Fe2+盐的溶液 黄色:S、Fe3+盐的溶液 绿色:Cu2(OH)2CO3 紫黑色:KMnO4晶体 蓝色:Cu
2、(OH)2、CuCO3、CuSO45H2O、Cu2+盐的溶液 紫红色:KMnO4溶液 黑色:C、Fe粉、CuO、MnO2、Fe3O4 白色:BaSO4、AgCl、MgO、P2O5、CaO、NaOH、Ca(OH)2、CaCO3、KClO3、KCl、NaCl、BaCO3、CuSO4、Na2CO3等 无色气体:空气、O2、H2、CO2、CO、CH4、N2、SO2 刺激性气味气体:SO2、HCl、HNO3等 无色透明:金刚石、干冰以及大部分酸、碱、盐的溶液和酒精、乙酸的溶液 四、熟记一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 Hg汞(水银) CO2二氧化碳(干冰) CO一氧化碳(煤气) CH4甲烷(沼气天然气
3、) CaO氧化钙(生石灰) 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 NaCl氯化钠(食盐) KMnO4高锰酸钾(灰锰氧) C2H5OH乙醇(酒精) CH3COOH乙酸(醋酸) NaOH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 HCl氢氯酸(盐酸) CuSO45H2O五水硫酸铜(胆矾、蓝矾) (NH4)2SO4硫酸铵(硫铵) NH4HCO3碳酸氢铵(碳铵)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绿) NH4NO3硝酸铵(硝铵) K2CO3碳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 五、化学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A+BC 2、分
4、解反应:CA+B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口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
5、、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
6、”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
7、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
8、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
9、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
10、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活动性 顺序 7038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