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10页).doc
《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第 9 页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实验现象P: DD高茎 dd矮茎F1: Dd 高茎( 显 性性状) F1配子: _ D、d_ F2: 高茎 矮茎( 性状分离 现象) F2的基因型:3 1 ( 性状分离 比) DD Dd dd = _121_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Dd高茎 _dd 矮茎 _ _Dd dd_ (基
2、因型) _高茎 矮茎 (表现型) _1 1_(分离比)二、相关概念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基因。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
3、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 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l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
4、AA全显AAAaAA : Aa=1 : 1全显AAaaAa全显AaAaAA : Aa : aa=1 : 2 : 1显:隐=3 : 1AaaaAa : aa =1 : 1显:隐=1 : 1aaaaaa全隐l 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亲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至少有一方是AA全显aaaa全隐AaAa 显:隐=3 : 1Aaaa显:隐=1 : 1u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实验现象
5、: P: 黄色圆粒YYRR 绿色皱粒 yyrr F1: 黄色圆粒 (YyRr) F1配子: _YR Yr yR yr_ F2: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9 3 3 1(分离比)测交: 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_(yyrr)_ _YyRr yyRr Yyrr yyrr_(基因型) _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_(表现型) _1 1 1 1_(分离比)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先分开、再组合”(即一对性状一对性状计算,然后再相乘)如AaBbAa
6、Bb 1)后代基因型种类:33=9种 2)表现型种类:22=4种3)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1/41/2=1/84)后代出现显性显性(AB)的概率:3/43/4=9/16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2、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
7、来自母方。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4、四分体: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包含_1_对同源染色体,_4_条染色单体,_4_个DNA分子。二、精子(形成场所:睾丸)与卵细胞(形成场所:卵巢)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减的特征: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的特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卵细胞形成过程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精子形成过程为均等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4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_1_个卵细胞。精细胞需要变形形成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
8、图像比较(见下表)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二、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三节 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 先写出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再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写上基因。红绿色盲是由_ X 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 XBY _,红绿色盲男性写作:_ XbY 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 XBXB或 XBXb 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
9、XbXb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3、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病女父或子正常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病男母或女正常为常显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并)指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l S型细菌:有毒性l R型细菌:无毒性2、格里菲思实验(1)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 结果小鼠正常生
10、活(2)给小鼠注射活的S菌 结果小鼠死亡(3)给小鼠注射经加热杀死的S菌 结果小鼠正常生活(4)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和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菌液 结果小鼠死亡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P-44)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
11、组成: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将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标记上35S、DNA标记上32P。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_DNA_注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进入细菌体内。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四、小结: 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DNARNA遗传物质DNADNA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
12、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 A=T、G=C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二、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前的间期3、场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二学考 知识点 汇总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