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1—4章综合测试题(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必修三1—4章综合测试题(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1—4章综合测试题(13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三14章综合测试题-第 12 页20132014高二生物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蓟县杨家楼中学抓紧时间作答,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该题共60小题,每题一分)1下面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4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5下列各因素中,不直接影响稳态的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6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 )AK BNa+ CC1 DNa+和C1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8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
3、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10右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
4、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2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每个刺激都产生冲动。分别在哪些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II、III肌肉纤维和I、II、III肌肉纤维收缩 ( )A3和1B4和2C3、4和1、2D2和413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B突触可分为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跨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D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4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在小脑、大脑皮层、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5、( )A B C D1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16人的神经系统中, 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17右图为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的分泌增加与大脑皮层有关B切除垂体以后,的分泌会增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
6、后,和的分泌会减少,机体代谢降低D给动物注射过量,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会增加甲乙。()18右图表示某种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该图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的是垂体B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甲状腺激素C若甲代表胰岛B细胞,则乙代表的物质是胰岛素D若甲代表排尿反射中枢,则乙代表的结构是膀胱19如图横轴表示正常狗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纵轴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列表示狗体内两种激素含量变化关系最恰当的是 ( )20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有机分子 B使靶细胞发生生理变化C是信息分子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2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7、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完成,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体液运输调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22下丘脑对高等哺乳动物稳态的维持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产生冷觉和热觉。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如果切断小白鼠的下丘脑与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小白鼠还能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
8、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A B C D23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24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5下图为人体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能分泌抗体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细胞,使其大量死亡D细胞
9、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细胞由胸腺细胞分裂分化而来26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过程中包括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的阶段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27(07广东)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28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
10、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29(08广东)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AIDS患者出现病症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 B C D30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 ( ) 衰老细胞 正常白细胞 正常红细胞 畸变细胞 A B C D31关于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实例中科学的是 ( )A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11、发挥体液免疫作用B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C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D服用抗过敏药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32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C体内含量极少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3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34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
12、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5“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 (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36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 ( )A温度、湿度 B空气、地心引力 C空气、阳光 D单侧光、地心引力37用燕麦幼苗做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紧贴在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
13、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左弯曲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C甲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D乙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38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39如图
14、所示实验中,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切去尖端的幼苗断面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以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B甲向右弯曲生长C乙直立生长D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40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 )A B C D41当缺乏氧气或有呼吸抑制剂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速度将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不能确定4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有两重性D生长素只分布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综合测试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