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22页).do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第 22 页新课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1、已知四边形是空间四边形,分别是边的中点(1) 求证:EFGH是平行四边形AHGFEDCB(2) 若BD=,AC=2,EG=2。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和EG、BD所成的角。证明:在中,分别是的中点同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90 30 考点:证平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中,是的中点。求证:(1)平面CDE;AEDBC(2)平面平面。 证明:(1)同理,又 平面(2)由(1)有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A1ED1C1B1DCBA3、如图
2、,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求证: 平面。证明:连接交于,连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三角形的中位线 又在平面内,在平面外平面。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4、已知中,面,求证:面证明: 又面 面 又面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5、已知正方体,是底对角线的交点.求证:() C1O面;(2)面 证明:(1)连结,设,连结 是正方体 是平行四边形A1C1AC且 又分别是的中点,O1C1AO且是平行四边形 面,面 C1O面 (2)面 又, 同理可证, 又面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线面垂直的判定6、正方体中,求证:(1);(2).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A1AB1BC1CD1DGEF7、正方体ABCDA
3、1B1C1D1中(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证明:(1)由B1BDD1,得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BD 平面B1D1C,B1D1平面B1D1C,BD平面B1D1C同理A1D平面B1D1C而A1DBDD,平面A1BD平面B1CD (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取BB1中点G,AEB1G从而得B1EAG,同理GFADAGDFB1EDFDF平面EB1D1平面EB1D1平面FBD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8、四面体中,分别为的中点,且,求证:平面 证明:取的中点,连结,
4、分别为的中点,又,在中,又,即,平面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构造直角三角形9、如图是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是的中点,是上的点,(1)求证:;(2)当,时,求的长。证明:(1)取的中点,连结,是的中点, 平面 , 平面 ,由三垂线定理得(2),平面.,且,考点:三垂线定理10、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证明:、分别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11、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证明:(1)设,、分别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2)
5、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面面垂直的判定12、已知是矩形,平面,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证明:在中,平面,平面,又,平面(2)为与平面所成的角在,在中,在中,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13、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且边长为的菱形,侧面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垂直于底面(1)若为的中点,求证:平面;(2)求证:;(3)求二面角的大小证明:(1)为等边三角形且为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2)是等边三角形且为的中点,且,平面,平面,(3)由,又,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面面垂直的
6、性质定理,二面角的求法(定义法)14、如图1,在正方体中,为 的中点,AC交BD于点O,求证:平面MBD证明:连结MO,DB,DBAC, DB平面,而平面 DB 设正方体棱长为,则,在Rt中, OMDB=O, 平面MBD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运用勾股定理寻求线线垂直15、如图,在三棱锥BCD中,BCAC,ADBD,作BECD,为垂足,作AHBE于求证:AH平面BCD 证明:取AB的中点,连结CF,DF 又,平面CDF 平面CDF, 又, 平面ABE, 平面BCD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16、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平面BC1D 证明:连结AC AC为A1C在平面AC上的射影
7、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17、如图,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证明SB=SA=SC,ASB=ASC=60AB=SA=AC取BC的中点O,连AO、SO,则AOBC,SOBC,AOS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SA=SB=SC=a,又BSC=90,BC=a,SO=a,AO2=AC2OC2=a2a2=a2,SA2=AO2+OS2,AOS=90,从而平面ABC平面BSC考点:面面垂直的判定(证二面角是直二面角)第九章 解析几何第一节 直线和圆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辽宁理,4)已知圆C
8、与直线xy=0 及xy4=0都相切,圆心在直线x+y=0上,则圆C的方程为A. B. C. D. 【解析】圆心在xy0上,排除C、D,再结合图象,或者验证A、B中圆心到两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答案】B2.(重庆理,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A相切 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直线过圆心D相离【解析】圆心为到直线,即的距离,而,选B。【答案】B3.(重庆文,1)圆心在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A B CD解法1(直接法):设圆心坐标为,则由题意知,解得,故圆的方程为。解法2(数形结合法):由作图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为1易知圆心为(0,2),故圆的方程为解法3(验证法):
9、将点(1,2)代入四个选择支,排除B,D,又由于圆心在轴上,排除C。【答案】A4.(上海文,17)点P(4,2)与圆上任一点连续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A. B.C.D.【解析】设圆上任一点为Q(s,t),PQ的中点为A(x,y),则,解得:,代入圆方程,得(2x4)2(2y2)24,整理,得:【答案】A5 C.3或5 D.1或2 【解析】当k3时,两直线平行,当k3时,由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得:k3,解得:k5,故选C。【答案】C6. (上海文,18)过圆的圆心,作直线分别交x、y正半轴于点A、B,被圆分成四部分(如图),若这四部分图形面积满足则直线AB有( )(A) 0条 (B) 1条 (
10、C) 2条 (D) 3条【解析】由已知,得:,第II,IV部分的面积是定值,所以,为定值,即为定值,当直线AB绕着圆心C移动时,只可能有一个位置符合题意,即直线AB只有一条,故选B。【答案】B7.(陕西理,4)过原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答案】D二、填空题8. (广东文,13)以点(2,)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解析】将直线化为,圆的半径,【答案】【解析】由题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故它与与的距离为。【答案】10. (天津文,14)若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则a=_.【解析】由已知,两个圆的方程作差可以得到相交弦的直线方程为 ,利用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为,解得a=1.【
11、答案】111.(全国文16)若直线被两平行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则的倾斜角可以是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解析】解: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由图知直线与的夹角为,的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倾斜角等于或。【答案】12.(全国理16)已知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则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解析】设圆心到的距离分别为,则.四边形的面积【答案】513.(全国文15)已知圆O:和点A(1,2),则过A且与圆O相切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解析】由题意可直接求出切线方程为y-2=(x-1),即x+2y-5=0,从而求出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和,所以所求面积
12、为。【答案】 14.(湖北文14)过原点O作圆x2+y26x8y20=0的两条切线,设切点分别为P、Q,则线段PQ的长为 。【解析】可得圆方程是又由圆的切线性质及在三角形中运用正弦定理得.【答案】415.(江西理16)设直线系,对于下列四个命题: 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 存在定点不在中的任一条直线上 对于任意整数,存在正边形,其所有边均在中的直线上 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解析】因为所以点到中每条直线的距离即为圆:的全体切线组成的集合,从而中存在两条平行直线,所以A错误;又因为点不存在任何直线上,所以B正确; 对任意,存在正边形使其内
13、切圆为圆,故正确;中边能组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和,故D错误,故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 B,C.【答案】三、解答题16.(2009江苏卷18)(本小题满分1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和圆.(1)若直线过点,且被圆截得的弦长为,求直线的方程;(2)设P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和,它们分别与圆和圆相交,且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与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解 (1)设直线的方程为:,即由垂径定理,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化简得:求直线的方程为:或,即或,即:因为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与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相等,两圆半径相等。故有:,化简得:解之得:
14、点P坐标为或。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8年全国理11)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与x-7y-4=0,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3 B2 C D答案 A解析 ,设底边为由题意,到所成的角等于到所成的角于是有再将A、B、C、D代入验证得正确答案 是A。2.(2008年全国文3)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A1 B C2 D答案 D解析 。3.(2008四川)将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为 ( )A.B.C.D.答案 A4.(2008上海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一个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相切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考题 汇总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