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第 12 页 分子与细胞知识归纳要点默写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繁殖生命活动,但必须依赖 宿主活细胞 才能生活复制式繁殖。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结构简单,真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 蛋白质 所构成。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 组织、 器官 、 系统 、 个体、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物圈 。4、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细胞 。其他生命系统都在细胞的基础上建立。 植物没有 系统 层次。
2、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一个单细胞生物体既是 个体 层次,又是 细胞层次,5、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 同一种生物的 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6、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 各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和 光圈的大光圈 。 显微镜下物和像是颠倒的。2高倍镜:物镜距装片 近 ,视野范围 小 ,看到细胞 少但大 ,亮度 暗 。低倍镜:物镜距装片 远 ,视野范围 大 (易找目标细胞),看到的细胞 多但小 ,亮度 亮 。3放大倍数= 目镜 的放大倍数 物
3、镜 的放大倍数。 目镜越长倍数越低,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离装片越近。倍数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面积的放大倍数是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平方。4观察材料的要求:薄 (不薄的经切、压成薄,薄到一层细胞便于观察)、有色(无色的需先染色后再制片)二、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 低倍镜 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视野中央 ,2 转动 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3 调节 反光镜 和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4 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清晰。三、细胞种类:根据 无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差异性:有无 核膜;核仁,染
4、色体;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的拟核DNA与细胞质核糖体相邻,转录(DNAmRNA)和翻译(核糖体上mRNA蛋白质)同时同地进行。 而真核细胞由于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隔,因此先在细胞核中转录出mRNA,然后mRNA出核膜到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再翻译。真核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有性生殖减数分裂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原核细胞拟核中基因不遵循。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都有相似的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和RNA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有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都属于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
5、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花草、黑藻、衣藻、团藻等)、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 施来登 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标志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中元素】 统一性: 组成细胞的元素 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差异性:细胞中的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生物界中元素】 统一性:不同生物体中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不同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相差很大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主要
6、元素: CHONPS 细胞鲜重:O C H N 细胞干重:C O N H脂肪、固醇、各种糖类CHO组成; 蛋白质CHON(S等); DNA、RNA、ATP、磷脂、HCHONP最基本元素: C 原因:碳是组成生物大分子单体的基本支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与含量: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 斐林试剂 试剂(甲液:/ml的NaOH 乙液:/ml的CuSO4 1:1混合 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注意事项:还原糖有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菲林试剂甲乙1:1混合现配现用必须用 水浴
7、 加热 颜色变化: 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 试剂: 苏丹III 颜色: 橘黄色 (或者 苏丹IV 颜色:红色)注意事项: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50%酒精的作用是: 洗去浮色 需使用显微镜观察,若制成组织样液就不用显微镜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和结果不同(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 双缩脲 (A液:/ml的NaOH B液: /ml的CuSO4 )注意:先加A液1ml,滴再加B液4滴鉴定前, 预留蛋白质组织样液1份 ,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 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
8、料:马铃薯试剂: 碘 颜色变化: 蓝色 (5)DNA+甲基绿 绿色; DNA+二苯胺 (水浴加热) 蓝色 ; RNA+吡罗红 红色;CO2+溴麝香草酚兰 蓝色绿色黄色; 酒精+重铬酸钾 灰绿色; 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 线粒体+健那绿 绿色;染色体+龙胆紫 紫色; 染色体+醋酸洋红 红色; 染色体+焙花青铬矾 蓝黑色;分解的尿素培养基+酚红 红色; 培养基中的纤维素等多糖+刚果红红色(纤维素分解后出现透明)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伊红美蓝黑色。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
9、8种必需氨基酸(人细胞不能合成)。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 氨基 (-NH2)和一个 羧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由 R基 决定。蛋白质组成元素 CHON等。 氨基酸分子通式:两步法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无 NH2 和 COOH ,有无连接 在同一中心C原子上 。二 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 脱水缩合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肽键 结构式 CONH 【结论】形成的肽
10、键数=脱出水数=减少的氨基数=减少的羧基数;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脱水质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 多肽 盘区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才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破坏蛋白质变性:因素:高温、强酸、强碱、某些化学试剂; 变性改变了蛋白质折叠的空间结构,但不改变肽键、氨基酸顺序;结果:蛋白质功能丧失,状态固化三 蛋白质的功能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指甲)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多种酶)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 功能( 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
11、质的氨基酸的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样(不同) ,以及 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盘曲折叠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五、计算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不包括环状)的蛋白质 1、蛋白质中肽键数= 脱水数 = 减少的氨基或羧基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 nm2、蛋白质相对分子量=n个氨基酸总分子量脱出水的总分子量 = 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蛋白质中的,至少有m个氨基和m个羧基(分别位于每一条多肽链的两端)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 核酸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DNA的中文名 脱氧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有 4 种,碱基 4 种
12、为 ACG T ,五碳糖是 脱氧核糖 , RNA的中文名 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有 4 种,碱基 4 种为 ACG U ,五碳糖是 核糖 ,DNA结构上一般是两条螺旋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组成。 RNA结构上一般是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组成。核酸的碱基 5 种为 ACG TU .。基本单位 核苷酸 有 8 种,由 磷酸 和 含氮碱基 和 五碳糖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是: CHONP 三、核酸的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类型含有核酸遗传物质体内碱基种类体内核苷酸种类生物举例细胞生物DNA和RNADNAACG TU 5种8种细菌、
13、蓝藻、动植物、真菌DNA病毒只有DNADNAACG T 4种4种 脱氧核苷酸噬菌体RNA病毒只有RNARNAACG U 4种4种 核糖核苷酸HIV、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61种,运输20种氨基酸,参与翻译催化作用; 5.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四、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 甲基绿和吡啰红 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 8%盐酸的作用: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使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着色 。现象: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 DNA 染成 绿色 ,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 RNA 染成 红色 。真核细胞: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此外,在 细胞质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12页).doc_第1页](https://file2.taowenge.com/FileRoot3/2022-9/2/8d08d2cc-d519-46b1-929b-fe352b9546ae/8d08d2cc-d519-46b1-929b-fe352b9546ae1.gif)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分解(12页).doc_第2页](https://file2.taowenge.com/FileRoot3/2022-9/2/8d08d2cc-d519-46b1-929b-fe352b9546ae/8d08d2cc-d519-46b1-929b-fe352b9546ae2.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必修 一分 细胞 基础知识 默写 分解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