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笔记(23页).doc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笔记(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基础知识笔记-第 23 页统计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一、 什么是统计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工作的总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3、【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4、【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5、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变异性。其中:在数量性上,统计活动的中心问题就是数
2、据。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反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数量的多少:从总量上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和水平。B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C现象之间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二、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 总体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2、统计总体的特点:(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要求确定的。(2)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总体单位必须具
3、有同一性质。3、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1)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2)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一部分单位。二、 总体单位1、【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例: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统计单位: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统计指标:该市全部职工收入。 统计标志:该市每一个职工的收入。2、 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
4、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3、总体单位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三、 统计指标:1、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2、 统计理论上所使用的统计的构成要素(6要素)是:时间、空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和指标数值。例:大庆市2009年度的GDP为500亿元。时间(2009年度)、空间(大庆)、指标名称(GDP)、计量单位(亿元)、计算方法(汇总)、指标数值(500)。3、统计实践中使用的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统计指标概念)和(统计指标数值)。4、统计指标的分类:A按反映的事
5、物性质不同:(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B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例:在校学生数(时期指标)和毕业生人数(时点指标)。D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E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5、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现象总体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表现为总量指标或绝对值。例:职工总人数、固定资产总额、企业增加值、企业销售收入、上缴税金总额。【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例:职工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资金利
6、税率。6、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构成的整体。统计指标体系按内容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和(科学技术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的必须明确、内容必须全面系统、层次清楚,联系紧密、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7、 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求:(1)指标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理论依据。(2)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3)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四、 标志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品质标志】:不能用数
7、值表示。如性别。(2)【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如年龄。2、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是数量标志。 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3、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和数量标志值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4、(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可以有多个标志。五、 变异1、【变异】: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例:性别:标志、男女:变异。(1)【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
8、相同的具体表现。(2)【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2、标志按性质不同分类:(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3、【变异】:是指在统计研究中,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异。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如果统计总体中各个单位的标志与指标没有区别也即没有差异,那么我们只需要调查一个总体单位就可以掌握整个总体的情况,也就无所谓统计了。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差异性。因此,变异是统计研究的前提条件,有变异才有条件,没有变异就用不着统计了。六、 变量1、【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
9、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1)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变量】:变量值连续不断,变量值可取小数。例:GDP、GNP、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产品成本。【离散变量】:变量值之间都是以整数断开的,其变量值只能取整数。例:人数、汽车产量、企业数。连续变量数值的取得方法是(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离散变量数值的取得方法是(用计数的方法)。(2)按性质分为:(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和过程一、统计的任务1、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2、统计的职能:
10、(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三大职能中以信息职能为主,同时提供咨询,实行监督。二、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的过程:统计的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认识过程。2、统计的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四个阶段。(1)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2)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本阶段主要采用(大量观察法)。(3)统计整理:处于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阶段主要采用(统计分组法)。(4)统计分析:是统计获得成果的阶段。本阶段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法)。(5)统计资料提供和管理:在前几个步骤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信
11、息网络向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提供信息和咨询。三、统计的认识过程统计的认识过程:质-量-质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又是相互连接的统计过程,缺哪一环节都会出现偏差。一、 补充1、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性质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2)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数量性和总体性。(3) 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4) 社会经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既其规律的
12、一种手段。(5)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过程。(6)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现象。2、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社会经济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3、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1) 【大量观察法】:是指在在统计研究中,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借以掌握现象的综合特征,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2) 【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借以概括的反映社会经济现
13、象一般特征的研究方法。(3) 【统计分组法】: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将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4、 为什么在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要应用大量观察法?在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应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大量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个别单位(现象)由于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单位的特征及其数量表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随意抽取个别或少数单位进行观察,而必须在对所研究对象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观察全部或足够多的调查单位,借以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性。大量观察法的数理依据是(大数
14、定律),而大数定律的逻辑意义正说明在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要用到大量观察法。5、 为什么说综合指标和统计分组必须结合起来应用?综合指标和统计分组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质和量。统计分组如果没有相应的综合指标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就无法揭示现象总体的数理特征;而综合指标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分组,就无法划分现象变化的数量界限,还可能掩盖现象的矛盾,成为笼统甚至虚构的指标。所以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时,必须科学地进行分组,合理地设置指标,指标体系和分组体系相互适应。综合指标法和统计分组法总是结合起来应用的。6、 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应用大量观察法的原因:个体偶然偏差值趋于
15、抵消。7、 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和生命线是:真实性。8、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是区分统计总体的依据,而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是区分统计分组的研究。9、 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变换关系同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变换关系一致。10、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而取得收入或支出的总量,是按一定时间核算出来的数量。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支出额。11、 【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如:外汇储备额、进口总额、固定资产总值、国民财富。12、 在国民经济指标中提到的存量与流量是总量指标。13、 流量与存
16、量的联系:(1) 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存量必有流量。(2) 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没有相应的存量。(3) 流量和存量并存在经济现象中,流量和存量是相互影响的。(4) 两个流量或两个存量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二、统计调查的要求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三、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17、: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非典型调查方法都叫抽样调查。2、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他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调查登记。【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做的调查,一般是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3、 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18、【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表示要求,自下而上的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情况或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4、 按调查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采访调查)、(问卷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 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 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进行调查的标志承担者。例如:采集某中学招生人数的数据:调查对象是某市所有中学;调查单位某市的每一个中学
19、。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报告单位】:即填报单位,即由谁负责回答或填报调查所规定的各项问题的单位。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每一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也是报告单位。 工业企业设备使用情况调查:每一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一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3、 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是指准备向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需要登记的调查单位标志和有关情况。例如:人口普查调查项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等。调查项目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统计标志,其标志表现就是统计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资料。【调查表】:将调
20、查项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表格上,一般又表头、表体、表脚组成。调查表又单一表(卡片式)和一览表(许多调查单位和项目登记在一张表上)两种。4、 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5、 规定调查地点、时间、组织实施计划【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如果是调查的是时期现象,调查时间是资料所反映的起始时间。如果是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是统一的标准时间。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调查期限】:是进行整个调查工作的完成时间,包括采集数据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时间。例如:某公司要求所属企业在2005年一月底上报2004年产值,则调查时间是2004年一年,调查期限是1个月。 某公司要求所属企业在2
21、005年1月10日上报2004年产成品库存资料,则调查时间是标准时间2004年12月31日,调查期限是10天。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式1、 【定期的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统计报表的分类:A按调查范围不同: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我国大多采用全面统计报表)B按反映内容不同:基本报表和业务报表。C按周期长短不同: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D按填报单位不同: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统计报表特点:统一性、全面性、定期性、制度性。2、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
22、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是一次性的,全面性的,周期性的。普查的组织方式: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人口普查);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物资库存普查)。普查应遵守以下几点:一、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二、 统一规定完成普查的期限。普查的登记工作应应整个普查范围内同时进行,以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避免资料的搜集工作拖得太久,三、统一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同类普查的内容和时间在历次普查中应尽可能保持连贯性。3、【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现象主要指标的基本情况或变动趋势。重点
23、单位是占总体单位较小,但标准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能反映总体比重总量的基本情况。例如:要了解全国钢铁产量,只要调查宝钢、鞍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虽然数量上占全国钢铁企业较小,但产量却占全国产量绝大部分。4、【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参数的调 查方式。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A对一些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必须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取得资料B对一些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C对一些不需要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D对普查等全面调查资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不足之处:只能提供宏观数据或某些围观数据,不能提供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基础知识 笔记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