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第 5 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后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chu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译诗】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
2、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答案(1)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
3、,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二: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 的爱国情感。 “古人”“来者”指的是_ 。“独”字表现了作者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的感情基调。答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
4、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三: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在原文上划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5、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5、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孤独寂寞之情。7.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幽州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