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语第六册第一课(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日语第六册第一课(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日语第六册第一课-第 5 页 从“”看日本人的心理“那家伙,哎,说什么好呢!”,“哎,不是很好吗?”,“唉,喝一杯吧!”,“唉,不要那么客气嘛!”,“唉,等等吧!”,“啊,太过分了!”。在日语中最方便的词语就属“”这个惯用词了吧!所谓方便的就是它是个多用词。也就是说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以各种形式使用它。说“、”的时候的“”可以说就是插在词句之间的感叹词。说“、。”的时候“”有催促对方的意思。接下来的“、一杯。”也是一样的,在这里的原意就是“首先”的意思吧。下面的“、遠慮。”,“、待。”中的“”是反过来制止对方的用法。最后用在“、!”的情况可以说是作感叹词来使用的吧。像这样“”以各种
2、形式被使用,而且,这其中存在着微妙的浓淡意味。而且当“”两个重叠使用时“”就变成了无论如何也无法从严谨细致的角度来分析的日语独特的表达了。当问到“元気?”,如果回答“”就是表示没有什么特殊的异样。如果说“明日天気。”就是表达虽然不是晴空万里,但也不至于坏到下雨的程度。勉强用英语翻译出来的话,就会说成“not bad”吧。与“”一样,“”在催促,制止对方时也经常被使用。对方发怒时说“、!”时,要说“、。”来哄劝对方。对方说“”时是感叹词,但对其制止时的“”变成了副词的用法。但是,“”也可以作感叹词使用,因此显得非常麻烦。例如在说“、!”,或者是“、災難。”时,可以说“”很明显用的是感叹词的用法。
3、而且,“”中也有“差不多”的意思。当问到“試験”时,如果回答“”就是差不多的意思。那么,这时的“差不多”是什么程度呢?根据国语字典的解释就是“相当的程度”,那样的话,相当是怎样一个程度呢?如果再扣死理的问下去是怎么也无法明确的回答出来的。之后只有凭借自己的感觉了。因此,在日本人之间不用说也能了解的这种程度只要还没有抓住,这个表达就不能准确的传达信息。所谓的这种“程度”到底是多大的程度呢?不知道何时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在我国有“日本三景”这一说。作为在日本中认为是最美的三个地方被选了出来,它们是众所周知的宫城县的“松岛”,京都府的“天之桥立”还有广岛县的“宫岛”。恐怕是学中国的“潇湘八景”,“西
4、湖十景”等,一定在室町时代或在江户时代不知是谁说出来的。这个暂且不说。在脑海中浮现这“三景”时,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的性质。第一,都是海边的景色。在日本列岛中背脊般的山脉由南向北延伸,日本把日本海和太平洋一分为二。可以说日本几乎都是山,但是“三景”中没有一个是有山的风景。这难道不是非常奇妙的事吗?第二,哪些海岸的景色都是临近安静的内海中小巧的海滩,立马呈现在眼前的小岛或沙洲的景观。汹涌的波涛拍打到雄伟的海岸线这样的景观是完全看不到的。不仅是“三景”,日本人作为名胜和诗中咏叹的名地,例如“须磨,明石”,高知县的“桂滨”,伊势的“二见町海岸”,秋天县的“象泻”,岩手县的“净土之滨”这些全都是异曲同工的
5、景色。虽说的大海,并不是男性式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女性式的温柔海湾更容易吸引日本人。为什么呢?一定是日本民族体验过的太古的记忆无意识间将这样的景色引入至美,令人怀恋的思绪中去的。日本人在很久之前,经过南太平洋诸岛或是东南亚,中国江南地区,朝鲜半岛等各种各样路线才来到日本列岛的。驾驶着原始的小船的那种航海实在是可怕的体验。不知道有多少牺牲者。漂流在大洋上的他们只是一心想要寻求小岛的身影还有躲避大浪的并能登陆的海湾吧。恐怕就是这样的远古的记忆变成了令人怀恋的印象并结晶成为“日本三景”的吧!渡过汹涌的大海来到这个列岛的日本人,以及被大海包围并生活着的日本民族理所当然应该是海洋民族。但是,我们没有变成海
6、洋民族。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日本人再也不愿意踏上令人恐惧的大海,当然,尝试到大海上冒险的日本人还是存在的,但是这只不过是极少的几个例子而已,与那些作为海盗而横行在大海上的北欧人,为我们呈现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人们,称霸七海的英国人,还有海洋贸易活跃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等相比可以说日本人根本没有把大海作为对象。因此,山崎正和先生把日本人评论为海岸名族而不是海洋民族,我想是很正确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许是日本这个岛让人们住的过于舒服了吧,温暖湿润的气候,变化多端的山河,不害怕外敌侵入的安全的岛国,在这样舒适的国土上居住着,为什么还要出海呢,在这里友好相处的生活着难道不够好吗?
7、那样恐惧的航海经验为什么还要再次尝试一遍呢?或许在大海的彼岸还有更多美妙位置的地方吧,但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有这个岛已经足够了。在这里安心的生活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日本人就会怀抱太古美好回忆,没有更多的奢望。“日本三景”把这样的日本人的性格最直接的表达出来了。 虽然这么说,在这个小岛上居住的人们一定不会毫无争端平静生活着。在这个岛国中,日本人经历了很多战乱。但是,无论如何争斗,因为周围是大海,而无法逃离。最终还是会以某种形式向敌人妥协,探索共存之路。必要的是“安分”,由此来维持“和平”,所谓的“安分”不一定仅仅只是指“安于身份”。同时要安于对方的主张,还要常常守住一定的限度。对于“和”来说这个
8、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的一定的限度就是不要奢望过多,就是抑制自己。因此,日本人渐渐的认为不能随意的主张,而且不应该让事物毫无隐瞒地表露出来。如果自己主张什么,就会与别人的主张相冲,如果把事情弄得很清楚的话,就不管你是否愿意而与对方发生分歧,那样的话就不得不发生争执。日本人最害怕这一点了。 对,日本人在本质上不喜欢争执,期待所有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顺利的运行下去,确实是极其乐观同时又悲观的民族。所谓的乐观同时又悲观,这个乐观是在悲观的基础上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判断是在这个世界上是绝不可能像自己想的那样顺利这样的前提下构成的。我曾今问过象棋界的大山名人。在象棋对局中常常会有长达两个小时的思考
9、,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做长时间的思考呢?大山名人立马回答道:“在非常顺利的时候”。这出乎我的意料,不由得问到“诶,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山名人的回答是这样的。“一般来说事物都不会那么顺利的进展下去,因此异常的顺利就是在某处存在陷阱。为了不被这个所欺骗,就会一下子陷入沉思。”我十分的佩服。不愧是有一技之长的名人所说的话啊,这不仅仅是在象棋这方面,对于整个人生不也可以这么说吗。我一边这么想着,同时也发现了正是这种坚信才是真正的人生信条。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总是带着某种期待来面对世界。不管怎样对世界期待,那个期待的大小使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是抱着超出实际的期待还是与实际想符的期待,或是在实际之下的期待
10、,由此可以分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悲观主义。如果期待过于现实,当然期待落空是常有的。相反期待在现实之下的话,就可以避免期待落空的痛苦。日本人选择了后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日本人是十足的胆小和谨慎。我之所以说日本人是乐观的同时带有悲观,乐观是建立在悲观的基础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期待如果降低痛苦就会减少。一切都可以得到暂时的满足。这就是日本人基本的精神支架。而且完美的表达他的正是“”这个日语副词。“”这个词就像之前所说的以多样的形式被使用着,但是它的本质在于抑制。“、怒。”,“、”,“、”,“”,“思”。这全都是在原原本本的表达自己设定在实际之下的期待。期待往往容易变大,对于动不动就容易变大的期待
11、,日本人已有机会机会抑制。从而由于抑制期待再一次暂时得到满足。就是根据“”的再次认识。因此,“”用美国人的说法就是take it easy!吧。人们经常所说的日本人的“主义”可以说是这样的人生哲学:如果把期待设置到期待以上就会不满,会中心将期待设置在实际之下。这样的话无论如何都能得到满足。而且这种哲学用形象表达的话不就是温柔的拥抱着大海的一部分小巧的海湾景色,“日本三景”吗?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徘人一茶在临死之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终老居住之地,雪五尺。课后翻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类是置身于日常“人”的立场的。所谓“人”的立场是指迷失自己本来的立场,只是“别人做,自己也做”“因为别人这样认为,我
12、也这样认为”采取这样极为简单的符合雷同式态度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不一定是指特定的某个人。这是世间普遍的,仅仅只是一般世界中的人们。也就是说站在“人”的立场上就是没有自己坚定的想法,与世间一般的想法无理由的完全一致,做世人相同行为的立场。自己的立场埋没在普通的一般世人的立场之中。像这样我们很容易陷入“人”的立场这件事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如果看到流行或者好奇心这样的现象,就能更加很好的理解。流行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必须跟随潮流的理由固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尽管如此,世人仅仅因为流行这个理由而去追捧。这正是“人”这么做自己也这么做的表现。而且这种流行现象难道不是在现代尤为显著吗。可以说好
13、奇心在本质上和流行是一样的现象。好奇心就是自己仅仅站在“人”的立场上去追求新奇的东西,这完全是抱着细枝末节兴趣的态度。自己没有坚定的想法,只是和世人一起行动,关心一些无聊的事情。这就是瞎起哄的本性,所谓的瞎起哄就是迷失自我而站在“人”的立场上的那一群人。谁都拥有好奇心,但是好奇心这种现象可以说在最近这种好奇度越发增长了。关于个人隐私的绯闻在周刊杂志等上一个接一个的流传在没有比这个更能吸引人们的好奇心了。人们对这样的绯闻充满兴趣,忘记“思考”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被追逐着。这样的现代,流行或是好奇心等现象的程度越发的增加,不能说这是与所谓的情报时代没有关系的吧!由于媒体的发展流行扩展到全国各地,传闻也扩散开来。而且因此我们动不动就被对流行的关心所驱使,被好奇心所诱惑,越发容易陷入“别人”的立场之中。迷失了原本的自己,忘记亲自去“思考”。当然,流行和好奇心这样的事或许会有极端的例子。在情报时代中给予我们的情报不只是流行和传闻。在这里,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科学知识,政治新闻还有更重要的情报被传递给我们,但是这种情报,不管是如何重要的东西,这个情报的量的增大难道不是取决于我们对其持有应接不暇的倾向吗。我们没有回顾情报,冷静思考的空闲。恐怕“知道”的量增大反而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