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救援预案(24页).doc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应急救援预案(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 24 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XXXXX公司实 施 日 期: 编制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签发人(签字):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批准令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程序进行了审核,现予以批准。 批准人:批准日期: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我厂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危害,特此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2
2、.1 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1.2.2 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安全标志GB2894-96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5、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6、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
3、件GB5091-857、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848、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859、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10、常用化学危险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08号1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13、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19921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15、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1997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发生的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公司生产规模较小、危险因素相对较少
4、,因此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应急预案,针对生产单位内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1.5.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公司各部门、车间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5、和应急工作机制。1.5.3 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1.5.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发生工伤事故在11类左右: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坍塌10中毒和窒息11受压容器爆炸根据对我厂固有危险性分析和11类事
6、故发生频率统计确定四类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重)做为预案目标,具体是:(一) 生产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自动中止,不再扩大蔓延);(二)火灾事故;(三)爆炸事故;(四)交通事故。其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如下:一、物质的危险危害因素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材料,厂区内没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腐蚀品、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易燃液体等,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1、有毒有害气体(如乙炔、丙烷等气体)若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2、易燃液体(如树脂、乙二醇等)若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
7、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3、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若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4、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BPO、DC等)若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二、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设备有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空压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其主要危险因素有:1、机械伤害因机械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陷和人员“三违”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2、火灾爆炸油库、气瓶库等若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3、物理爆炸压力容器、气瓶等,若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
8、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4、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若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5、交通事故厂区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交通事故。3 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厂应急组织体系由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抢险救援组、对外联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组成。结构框图如下: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厂应急救
9、援指挥中心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厂长和书记为主任,主管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副厂长为副主任,各车间部门片区负责人组成。主任负责应急救援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主任不在或授权时,副主任行使主任权利。一、主任(副主任)职责如下: (1)接受上级应急办公室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 (2)审定并签发应急救援预案; (3)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4)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5)负责本预案范围内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6)审批应急救援费用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技术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责任: (1)负责编制和修订公司应急救援
10、预案,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执行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负责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2)根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令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 (3)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 (4)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 (5)完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交办的各项工作。三、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设抢险救援组、对外联络组、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由应急救援机构正、副主任直接领导。各组的主要职责如下:1、抢险救援组以负责安全生产的副厂长、生产部、技术组、事故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抢险救援组。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
11、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提供抢险通讯、车辆、医疗、物资等。负责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国家财产。2、对外联络组 以负责经济运行的副厂长,工会主席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对外联络组。负责对外联系救援、事故情况报告、传达上级指示与要求。3、事故调查组 以厂长或书记、生产部、事故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事故调查组。负责上级有关部门,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和职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4、善后工作组以党支部、厂工会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善后工作小组。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
12、工作,按国家政策负责遇难者及家属的善后处理和人员的善后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危险源的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二、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应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三、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四、应急装备器材的配备 1、各车间应根据自身危险源及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危害因素配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器材 2、通用
13、的应急装备器材应至少准备灭火器、消防设施、担架、防毒面具、铁铲、医疗急救包、无线通讯器材等。4.1.2 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一、防火灾、爆炸化学品存放地点、生产车间、油脂库、气瓶库等处要加强明火管理,禁止使用明火,禁火区内不准吸烟;严禁使用电炉等电器设备,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配料员应及时封闭易挥发化学品的封盖防止液体挥发,造成易燃液体与空气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加强生产场所的通风,防止易燃易爆混合物积聚。2、消除爆炸点火源。加强车间电气设备、灯具及电气设施的检查维修,保持其良好性能,杜绝电器火花的产生;保持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齐全有效;操作、检修时,使用不产生明火的工具;
14、严格明火作业管理,进行明火作业前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措施并经厂长批准。3、防物理爆炸,加强对氧气瓶、乙炔瓶的检测、检验、检查以及维修;保持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处于完好灵敏状态;防止超温、超压、回火而导致气瓶爆炸和物理爆炸事故的发生。二、防触电及电气火灾1、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对电气设备及时检查检修,保持电机等接地或接零设施完好;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电工作业工具完整好用,无缺损;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有关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停电作业挂牌专人监护制度;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联锁等电力安全规章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触电伤害。电工、电焊
15、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持特殊工种作业许可证上岗。2、加强动力配电柜的管理,配电柜必须有专人负责。设防雷、防静电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零)装置,定期测量接地电阻。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检修后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方可投入运行。检修、试验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易发生触电危险的场所,设遮栏并悬挂警示牌。三、防车辆伤害对策与措施保持厂内路面状态良好,厂内禁止无关车辆入内,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不无证驾驶,行驶的车辆要保证在完好状态。正确装卸货物,做到不超载、不超宽、不超高、不超长。不超速行驶,厂内车辆规定行驶限速10公里。职工在厂内行走遵守规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应急 救援 预案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