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方案(XXXX年2月9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XXX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方案(XXXX年2月9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方案(XXXX年2月9日.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 作 方 案(2010-3-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农业部、农业厅的要求,在继续落实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进一步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完善长效机制,努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工作目标 在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农药、肥料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禁
2、用农药残留检出占不合格产品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积极开展市场准入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二、工作重点(一)解决当前突出问题1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1)具体目标。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茶叶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禁用农药残留检出占不合格产品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农药质量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药生产企业100纳入监控范围,农药经销企业80纳入监控范围。 (2)
3、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农药生产源头监管,会同工信、工商等部门重点打击无证照生产的黑窝点;二是加强农药市场质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三是对标准蔬菜园和标准果园开展农药残留监测;四是加强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五是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高毒农药行为的处罚力度;六是推进农药信用体系建设,将农药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消费者投诉以及质量监测结果,统一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及时曝光违规企业和产品。 此项工作由种植业科牵头负责、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植保植检站配合。 2水产品禁用药物专项整治 (1)具体目标。水产品药物残留产地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在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
4、环节的违法使用得到禁止,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阳性样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基本掌握重点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重点区域的重点养殖品种质量安全可追溯以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初见成效。(2)主要任务。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水产苗种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行为,重点查处无证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二是开展以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为重点的水产品养殖用药专项治理,清查收缴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的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三是加大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查,公开曝光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单位名单,采取检打联动措施,严厉查处阳性样品生产单位;四是深入开展主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分析排查,进一步摸清影响
5、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五是积极探索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重点养殖水产品在重点地区的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此项工作由水产科牵头负责。 3农垦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提高2个百分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抽检合格在98以上。(2)主要任务。一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二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指导开展农药残留监测。 此项工作由财务科牵头负责。 4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三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企业用标行为进一步规范。 (2)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严厉查处非标生产行为;
6、二是全面开展对市场销售“三品”的抽查监测,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三是规范“三品”包装标识,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项工作由市政府蔬菜办牵头负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配合。 5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1)具体目标。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数继续下降,农药、肥料等农资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2)主要任务。一是组织力量清查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并协调相关部门清理整顿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农
7、资生产经营主体;二是强化农业行政许可事后监督,检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专项行动;四是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扩大监督抽查范围,依法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五是集中力量查处违法案件,积极鼓励各级农业部门办大案、办要案,完善大案要案奖励激励机制;六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七是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信息管理平台和诚信档案,构建信用管理平台,实行分类监管;八是采取多种形式,提
8、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提高农民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此项工作由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牵头负责,相关科(站)配合。 (二)推进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1.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与卫生、工信、公安、商务、工商、质检、食药等部门形成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制度和平台,完善农业行政部门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协调配合制度。与工信、工商、质检等部门建立农药监管协调配合机制;探索与工信局建立孔雀石绿监管协调配合机制;与食药局建立硝基呋喃类药物监管协调配合机制。 2完善检打联动机制 完善检打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开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提
9、高抽检工作效率,组织执法机构对抽检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 3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平台,制定农产品质量 安全风险隐患上报和预警管理办法,适时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会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和调查制度。 4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根据省政府和市政府修订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修订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指导各地农业部门修订相应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培训班,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 认真落实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即将制定的
10、关于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农业部重新修订的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规定(暂行),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包装标识等制度,深入推进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 三、总体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3月3日3月中旬) 在全市范围内部署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各地围绕市农业局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中旬10月底) 一是加强检验监测。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 要农产品残留监控计划,重点开展对农民专
11、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水产品养殖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二是加强查处曝光。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和禁用药物的清理检查力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检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三是加强督导整改。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于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进销货台帐、质量安全承诺等制度,指导规模种植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生产企业,完善种植生产记录等制度,大力推
12、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五是加强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禁限用农药危害,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12月) 根据农业厅的统一安排进行总结验收,市农业局将全面总结2009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 四、重大活动安排 (一)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3月中旬,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部署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综合与市场信息科负责)(二)认真贯彻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13、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议。3月视情组织召开全市农药管理工作会议,分析我市当前农药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10年农药管理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 (三)组织参加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参加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2010年农资打假工作进行部署。(政策法规科负责) (四)组织开展第六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3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培训咨询活动。(政策法规科负责) (五)组织参加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 4月份,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并结合我市
14、实际安排部署下阶段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产科负责) (六)组织参加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总结大会 12月份,对为期两年的整治工作搞好总结,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综合与市场信息科负责 )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农业局在原“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各地农业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整治工作,继续抓好平顶山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和市农业局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落实,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15、,明确目标和任务,加强和完善本地整治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要按计划、分阶段对本部门开展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开展评估考核活动,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督促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加强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地农业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强化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确保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三)加强信息报送 各任务牵头单位和各地农业部门要定期向市农业局深化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6、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材料要全面系统。在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和大案要案调查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请各县(市)区于3月17日前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实施方案报送至市农业局深化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发电子文档。(联系人:马春香,联系电话:4978071 ,电子信箱:wyx9798)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与当地新闻媒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宣传整治工作成效和各地在整治工作中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要制定应对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炒作的应急预案,对一些不实的、恶意炒作的报道,要及时妥善处理,通过发布相应信息有效
17、引导舆论,减少负面影响。附件:1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22010年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32010年深化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4.2010年深化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5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6201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附件1: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为进一步加强对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通知(豫农质监20102号)要求,市农业局决定在原“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
18、活动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如下:一、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李庆豪 市农业局局长副组长:陈岱威 市农业局副局长 马爱锄 市农业局副局长 谭留长 市政府蔬菜办主任成 员:杜云萍 政策法规科科长李奇山 市政府蔬菜办副主任王绍红 办公室主任娄慧霞 人事科科长何淑霞 科教科科长郑玉敏 财务科科长李清波 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自卿 水产科科长刘德义 纪检监察室主任余金瑞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马春香 综合与市场信息科副科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
19、大行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由综合与市场信息科和政策法规科共同牵头组织,政策法规科负责综合执法,办公室负责宣传,财务科负责争取项目和经费支持,科教科负责科技指导,市政府蔬菜办、种植业科、综合与市场信息科、水产科、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各负其责,纪检监察室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监察。各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杜云萍 政策法规科科长李清波 种植业科科长王自卿 水产科科长副主任:马春香 综合与市场信息科副科长成 员:徐伟民 办公室副主任燕兆昌 人事科副科长张增亮 科技教育科主任科员任冬艳 财务科副科长杨
20、燕子 种植业管理科副科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与市场信息科,负责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日常工作。附件2:2010年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 施 方 案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河南省农业厅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为基本目标,以查处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为重点,按照“狠抓源头、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认真抓好日常监管、专项抽
21、查和案件查处三个环节,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完善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用药安全。二、整治目标杜绝在种植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种禁用农药行为,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保持在95%和98%以上,例行监测不合格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残留检出率降低5个百分点,农药产品质量市场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100%,农药经营企业80%纳入监控范围,区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农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药市场监管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整治重点从整体来讲,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
22、时,以查处禁限用高毒农药、违规标签和开展专项活动为重点。(一)重点产品农药产品以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等为重点整治品种;种植业产品以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为重点检查品种。(二)重点单位农药生产经销企业,蔬菜、水果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重点检测农药质量以添加隐藏成份和有效成分不足为检测重点;农药标签以产品登记证号、有效成分名称、含量、登记作物、防治对象和毒性标识为检查重点。四、整治任务(一)强化源头治理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农药管理机构,会同工业信息、环境保护等部门,针对农药生产企业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检查甲胺磷等禁用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深化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整治 工作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