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探索复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近代化探索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化探索复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复习课之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城北初中 戴华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知道洋务运动的作用。2、了解“戊戌变法”的序幕、代表人物、结果、意义。3、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取得的成果以及它的不足。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
2、,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但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版封建社会的性质。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感受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富强、独立、自由所做的努力。多次失败多次努力,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教学难点1、将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2、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自鸦片战争起,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
3、对中国进行疯狂的侵略与掠夺,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地加深。作为当时的中国人怎么办?是沉沦还是奋起?怎样才能摆脱侵略、压迫,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呢?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今天我们复习的专题就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二、概念解析所谓近代化,即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想一想:与以上概念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有哪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三、知识梳理:将学生分成4个组,用表格的方式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总结。提示: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全面
4、(一分为二)。形式上性质、积极影响(意义、作用)、消极影响(意义、作用)。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生归纳:时 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目 的引进西方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代 表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口 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内 容创建近代军事工业 创建民用工业创建近代化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评 价性 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同时对列强在中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消极
5、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教师引导:提问: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哪些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生归纳:时 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目 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代 表康有为 梁启超内 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评 价性 质: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积极意义: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来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消极影响: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教师引导:戊戌变法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 探索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