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4页).doc
《马说教学设计(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教学设计(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说教学设计-第 4 页教学设计东平街道中学 陆广萍教学目标: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说”的文体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寓意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现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理解课文的寓意。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故事导入。2*4:12 述: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一马平川等)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 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投影出示)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
2、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学习本课,大家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投影出示、板书课题)2、 文体简介。1*4:13述:首先,我们先解题,了解什么是“说”。“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3、 作者和背景
3、简介。2*4:15述:我们再了解一下作者和背景。(投影出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4、明确学习目标。1*4:16述: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流畅地
4、朗读课文,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实。二、 学生一读课文述: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呢?那要得靠大家自学,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投影出示内容)1、应注意读准下列字音。2*4:18伯乐祗辱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外见邪策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3*4:21 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教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