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手针疗法.docx
《医学专题一手针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手针疗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 针 疗 法手针疗法:是针刺指关节或指掌关节赤白肉际处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手针疗法主要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及支气管哮喘等疾患。掌背图(2)掌背图(1)1、 腰腿点:位置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5寸,第二伸指肌肉腱桡侧,第四伸指肌腱尺侧;操作:两穴同时下针,静疗法主治症:腰腿痛,腰扭伤,以急性扭伤效果最好;2、踝点:位置:拇指 指掌 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风湿、踝关节扭伤疼痛;操作:静疗法、令患脚踝活动,直至疼痛消失。3、 胸点: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挫伤、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所致的胸痛,也可治吐泻癫癎发作;操作:旋转法:如配中指胸痛点效果更好;注:中指胸痛点穴位:
2、手背中指远端与中节中线之中间点;配止泻穴和天枢穴止吐止泻;注止泻穴:脐下2.5寸 天枢穴:脐旁开2寸;4、 眼点:位于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麦粒肿、青光眼所致的眼痛;操作:旋转法:眼点治疗青光眼效果极佳;如配上睛中穴(瞳孔正中)静疗13分钟,视物不清立即改善;5、 肩点:位于食指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肩关节周围炎等所致的肩痛肩部扭伤,肩周炎等;操作:斜向刺入或用白虎点头法和苍龙尾法。局部:有痛、胀、酸感,立即见效。6、 前头点:位置: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前头痛、胃肠炎、阑尾炎、吐泻、膝关节痛,踝及趾关节扭伤等。操作:静疗法。7、
3、头顶点:位于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头顶痛、神经性头痛、痛经。操作:静疗法。8、 偏头点:位于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偏头痛、胸肋痛、肋间神经痛、肝痛、胆绞痛。操作:静疗法9、 会阴点: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会阴部痛、肛裂、痛经等。操作:静疗法会阴点配大肠、合谷、二白穴、治愈痔疮。10、 后头点: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后头痛、扁桃腺炎、颊痛、臂痛嗝逆。操作:静疗法11、脊柱点:位于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症:韧带扭伤腰痛、椎间盘脱出、尾骨痛、耳鸣、鼻塞;操作:旋转法局部有痛、胀、酸感;12、 坐骨神经点位于第四、五掌指
4、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主治症: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操作:强刺激 6秒钟一次,共做六次;13、 咽喉点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尺侧缘;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牙痛、三叉神经痛;操作:旋转法,扁桃体炎配扁桃体反射区效果更好。注:扁桃体反射区位于掌面第一掌尺侧中点(鱼际点)14、 颈项扭伤:位于第二、三指关节间,近第二指掌关节处。主治:落枕、颈项扭伤。操作:旋转法15、 胃肠点:位于手掌部第三、四掌骨间隙之中点,与腕横纹中点连线之中点处。当劳宫穴与心包经大陵连线的中点。注治: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肠道蛔虫。操作:平补平泻法、抽、痛、麻至指。如配止泻穴(脐下2.5寸)和天枢(脐
5、旁开2寸)效果佳。16、 咳喘点:位于手掌食指掌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操作:平补平泻法:如配小间,针感麻酸至指尖效果亦佳。(注:小间位于掌面食指近节桡侧下方,距大间高0.2寸处)。(图五)17、 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远侧指骨间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操作:静疗法18、 足跟点:位于胃肠痛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操作:轻刺激法,针感痛麻时可麻到手指。尚可用直接刺激病状之处。 足底于内踝下对刺。 足底与外踝下对刺。 足底与跟腱对刺。急救点:位于手中指尖距指甲缘0.2寸。(图3)主治:昏迷、中暑强刺激。可配十宣、人中、涌泉穴。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指关节
6、间,如配咳喘点效果亦佳。(图3)牙痛:位于手掌面的三、四掌骨小头之间,距指蹼缘1寸处,当劳宫穴前方。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痛强刺激同时哮喘新穴效果极佳。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图3)操作:平补平泻法 如配中指扁桃体反射区神效。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图3)主治:高热、惊厥操作:平补平泻 配重子穴效果极佳。重子穴位于手掌虎口下约1寸,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与合谷穴相对。(图5)腹泻点: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间,向后1寸处。(图4)主治:腹泻操作:旋转法退热点:位于手背中指桡侧指蹼处(图4)主治:发热、目疾、腹泻操作:强刺激止痒点:位于腕横纹尺侧缘前1寸,赤白肉际处。(
7、图4)主治:皮肤痒痛。手部奇穴一、 五虎:当拇指掌面近节之桡侧,每0.2寸一穴,自指间向手掌顺数,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图5)主治:全身骨病、足跟痛、足痛、手痛。说明及应用: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操作:每一个穴可用旋转法和倒马针法。五虎一治手指酸痛,腱鞘炎,五虎三治足趾酸痛,五虎四治脚踝,脚背酸痛;五虎五治脚跟酸痛皆极有效。五虎二则作五虎一或五虎三倒马针,五虎三尚可治头痛。二、 土水:位于拇指第一掌骨之桡侧,距掌骨小头1寸处一穴,后0.5寸一,再后0.5一穴,共三穴。(图5)主治:胃炎、久年胃病说明及应用:本穴除治胃病、胃痛外,尚可治手指掌痛
8、,针用强刺激之法,左治右,右治左。操作:每天针一次,15天一个疗程,轻刺激13分钟。三、 大间:位于掌面食指近节正中央向大拇指外开0.3寸处。(图5)主治:心脏病、膝痛、疝气、目痛、睾丸坠痛。操作:轻刺治心脏病变,平补平泻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四、 小间:位于掌面食指近节桡侧下方,距大间高0.2寸处。主治:支气管炎,吐癀痰、胸闷、心悸、膝痛,疝气、眼角痛、肠炎。操作:轻刺治心肺病变,重刺治小肠气、疝气、膝病。说明:黄痰来自脾脏,所以治标又治本,配上脾肿穴效果极佳。五、中间:位于掌面食指近节正中央。(图5)主治:心悸,胸闷,膝痛,头晕,眼昏,疝气。操作:轻刺治心,胸,头,眼病
9、,重刺治疗疝气及膝痛。六、浮间:位于掌面食指中节中央外开桡侧0.2寸处。(图5)主治:疝气、尿道炎、牙痛、胃病。操作:1、配关寸穴(脐下4.5处为一穴,脐下3.5寸左右旁开各1寸二穴,计三穴)尿道炎效果极佳。2、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同时下针,主治疝气特效针。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原则。七、外间: 位于掌面食指中节正中线外开桡侧0.2寸,具远端横纹0.66寸。(图5)主治:疝气,尿道炎,牙痛,胃病。操作:重刺。八、位于掌面食指近端迟侧,计有二穴点。下穴距食指中节横纹0.33寸,0.66一穴。主治:肝火旺,脾气燥。本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操
10、作:强刺激6秒一次做六次。九、脾肿穴:当中指掌面中节中央线上距远端横纹三分之一点一穴,三分之二点一穴,共两穴。(图5)主治:脾肿,脾硬化,脾炎本穴治脾肿大有效,配上三重穴(一重位于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为一重穴。二重穴位于一重穴上二寸。三重穴在二重穴上二寸。以后侧为主极大功效。操作:静疗法,三重穴三个穴必须下针。十、心常:当中指掌面近指节之中线向小指侧外开0.2寸,(图5)距中节横纹三分之一点一穴,三分之二点一穴,共二穴。主治:心悸及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脏性之风湿病。本穴对于心脏扩大,如配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分别位于第二、三、四胸椎外开三寸处(相当于魄户,膏盲,神堂)有疗效。操作
11、:轻刺激,旋转法。十一、三眼:位于掌面环指中央线之桡侧0.2寸,距中节横纹0.2寸处。(图5)主治:胃肠病,目疾(功同足三里穴)操作:静疗法。十二、复原:位于掌面环指中央线外开0.2寸直线中央一穴其上0.3寸一穴,其下0.3一穴,共三个穴。(图5)主治:骨质增生(骨头胀大)操作:平补平泻法,再点刺中明显骨头减小,手部和关节肿大轻松。(位于食指指背根部关节下凹陷处)效果甚佳。十三、木炎:位于掌面环指中节中央线向小指侧外开0.2寸距远端指节横纹0.33寸一穴,0.66寸一穴,共二穴。(图5)主治:肝炎、肝肿大、肝硬、口苦、易怒、烦躁等。操作:平补平泻法。如果配肝门穴(位于小臀尺骨内侧,踞腕横纹6寸
12、处)急性肝炎(特效)肝区疼痛,针下后立即止肝痛。将针向右旋转,胸闷即解、将针向左旋转,肠痛亦除。如再配上三黄穴(天皇、明黄、其黄)治慢性肝炎亦特效。明黄:位于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天皇:位于明黄穴直上三寸其黄:位于明黄穴直下三寸十四、还巢:位于环指中节外侧正中央,亦白肉际正中。(图5)主治:子宫癌、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还巢穴位于阴掌无名指,如配上妇科穴,左右交替(即针左妇科穴配右还巢,针右妇科穴则配左还巢穴,治不孕症有及极佳疗效。十五、眼黄:位于掌面小指中节中央点。(图5)主治:眼黄。操作静疗法。十六、内中魁穴:手中指掌面正中线,中指节近侧指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一手 疗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