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68页).doc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6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68页).doc(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第 118 页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本质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是对学生达成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对上述定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教什么和学什么,
2、回答的是“我去哪里”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订(也叫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教和如何学,回答的是“我如何去那里”的问题,解决怎样教和学的问题,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它们都属于达成目标的各个要素);第三个方面是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回答的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的问题,即教学的评价,解决的是教学效果问题。(二)教学设计的分类一般来说,从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问题来看,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课程(学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层面。课程教学设计,亦称为学科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
3、车学校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一般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共同研究完成,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也就是教案,一般由任课教师完成。(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阐述、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设计。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一般来说,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应包括1.学习对象分析教学设计过程应该比较全
4、面地分析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及认知与发展特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及学习动机等。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的内容主要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的程序和方式等。3.教学目标阐述教学目标阐述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标准等要素的确定与阐述等。4.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现代教学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教与学双方活动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与综合应用等。5.教学媒体运用教学媒体运用内容主要包括多种教学媒体特性与效果功能的分析,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策略与方式的确定等。6.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过程
5、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学活动信息反馈方式与渠道的分析,教学效果检测内容、检测方式的确定,制定总结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策略等。二、教学设计的意义(二)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者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者将出现哪些学习行为,并为此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
6、此,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设计应注重调控和教学评价,不断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修改程序。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准确地掌握学习者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便于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优化效果并提高教学绩效。(三)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
7、实践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而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地途径。(四)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择和建
8、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地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2010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是对教学目标确定所要达成的教学活动的终点目标、学生在学习开始时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它们之间
9、的关系,进行比较详细的剖析过程。具体来说,完成研究与分析教学内容任务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必须经过教师的再选择、再组织、再加工,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激活和活化教材的知识,通过这个激活和活化的过程,使教材中表面上看是死的知识变成教学过程中生动的、活泼的知识,这个激活和活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内化过程,即把教材的知识内化成为教师自己的知识,这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完成研究与分析教材任务的灵魂。一、学习对象分析学生是教授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了解
10、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学习中思想和情绪、现有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一)学习对象分析的目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认识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所确立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完全针对学习者的特征。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以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学习的。分析学习者的目的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和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这对教育者来说,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可以做到有准备的学习。(二)学习对象分析的内容学习对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学习需要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一般特征分析以及认知风格分析。1.学习需要
11、分析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整体效果。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只要分别了解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状况和他们目前的学习状况,就可得出二者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是学习需要,这个分析过程就是学习需要分析。设计一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村中心校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分类、奇数、偶数、约数等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一116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216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
12、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这两类数的特征,进而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师生共同概括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设计二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根据县实验小学学生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59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159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应该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概括、讨论交流、汇报辩论,揭示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通过对“质数与合数”_课不同教学设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正确地分析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4.一般特征分析与学习风
13、格分析一般特征是指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知识背景、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学习兴趣与动机、工作与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只是影响学习的背景因素,即便如此,这些因素还是对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起着促进或妨碍的作用,并影响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学习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有的学生善于想象、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作为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三)学习对象分析的方法1.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对学生的行为
14、表现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方法。这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2.书面材料分析法书面材料分析法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分析有关学生情况的书面材料(包括档案资料、班级记录资料和学生个人作品、作业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历史、现状、发展、变化极其未来的发展趋势。3.谈话法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与学生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内心活动。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4.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生活环境与各种表现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
15、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各种关系和联系。5.测验法通过诊断性(摸底性)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测试结果作出分析。这种方法可以面向全体,也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和个体。以.上方法可以交错运用,但一定要讲究实效。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分析是要根据总的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出教学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内容分析的结果需表明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学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16、需要哪些先决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学科内容的结构及最佳的教学顺序等。经过教学内容分析,教师对选择何种教学策略就会心中有数了。教师完成研究与分析教学内容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或呈现的过程。(一)全面领会教材研究教材,不仅要研究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且要研究每一个内容在本册、本年级、本学段、本学科中的作用。教师在深入研究时,不能教什么,眼睛里就只看到什么。研究教材,不仅要研究某一个知识在本版本的编排思想、编排顺序,还要研究其他版本教材对此知识的编排思想、编排顺序。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科学的编排方法。总的来说,首先要通读
17、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了解教材的编排体录,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学习课程标准,弄清楚应该具有的教学理念,弄清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能够统观全局、理清主线,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避免发生一叶障目的问题。(二)深入钻研教材教师在全面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教材。1.全方位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特征:(1)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段教学内容对后续学习的影响这段教材对形成学生认知结构,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作用。(2)分析知识结构和特征。分析结构关系,即这段教材与前后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来龙去脉、层次脉络。分析类型特征,即分析这段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类型
18、(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分析教材所涉及的技能和能力(思维价值),一方面指分析这段教材内在地包含哪些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指分析通过这段教材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哪些技能和发展了学生的哪些能力。(3)教学的具体要求。确定每段教材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必须按照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走每课时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有发展的观点,即同样的内容在不同教学阶段其要求是不断提高的。2.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是指课程标准中或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反映在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易错或混淆的内容。
19、但难点又不是绝对的概念,学生的情况不同,难点也有变化。教师应了解学生实际,精心策划解决难点的教学活动。关键点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获得一把钥匙,其余的内容便会迎刃而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还是关键点。但有的内容只是难点,而不是重点,也不是关键点,因此在教学策略上,要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常用的解决难点的方法有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思维;运用直观方法加强感知。3.灵活地运用教材,不可过分地拘泥于教材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
20、生,教学重点、难点会有变化。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在领会教材意图,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该敢于分析教材的不足,敢于调整教学顺序,敢于重组教材内容。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应作调整、修改和补充,不必照搬教材。2010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确定了完成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各个知识点与技能项目,通过对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确定了教学的起点。至此,教学的内容、对象状态已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阐明教师通过教学而使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即要确定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工作的结果或标准具体化、明确化
21、,为以后制订教学策略及开展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概念1.目标的层次在学校教育中,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1)培养目标,是第一级水平的目标,它是相对抽象的、陈述较为宏观的目标,是学校教育努力实现的总目标,也是学校安排开设各种类型课程及课程领域的依据。(2)课程目标,是第二级水平的目标,具体来说是某门课程要实现的目标,考虑不同的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状况,以行为目标的形式把宽泛的培养目标分解得更加具体,作为课程标准。(3)教学目标,是第三级水平的目标,是将课程目标分析到操作化的程度,描述具体的行为结果,弓f导教学的展开,因此称为课堂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描述的范围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
22、,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是目标系统中最具体且可操作的单位。2.教学目标概念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一种特殊和一般、具体结果与普通要求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一种现实,是指在具体情境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观察、可评价的,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二教学目的是一种理想,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与指针,是普遍的、统一的、抽象的,是教学目标的概括和总结。指定教学目标是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执行课程标准的计划,及其会在学生身上出现哪些变化,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应取得什么发展。因此,课程标准和计划中的目的要求不能代替数学目标,而只能是指定
23、教学目标的依据。(二)教学目标分类教学设计工作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有两大类:1、期待性目标期待性目标是一种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目标,反映的是整体的教育系统任务的基本取向和对学习者发展的一种期望。2.达成性目标达成性目标是一种具体的、个别性的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而使学生确实能够完成或实现。这种目标是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低限度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实际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对教学设计者来说,确定教学目标更应该侧重考虑的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三)教学目标的表述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面试 技巧 教学 技能 设计 6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