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生物知识总结最好最简人教版 .pdf
《2022年初中生物知识总结最好最简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生物知识总结最好最简人教版 .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进行呼吸。5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6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注意安全,不能随意损伤动植物,不能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调查分为普查(全员调查)和抽样调查(当调查范围过大时,就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二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它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
2、按用途分:家禽、家畜、作物、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或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生物因素主要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主要指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光、水等。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捕食关系(如猫和老鼠的关系)2竞争关系(如田间的农作物和杂草的关系)3合作关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4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比如:水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7)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3、,以此同时,生物的生活也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比如:1骆驼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尿液非常少,体温要达到46才会出汗,能适应缺水环境。2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它们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能适应环寒冷境。3骆驼刺(一种植物)生活在荒漠中,它们的根系很发达,可以伸到地下很深处吸收水分。4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可以松土、改善土壤肥力和氧气含量,这也就影响和改变了土壤环境。五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P14) 1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制定计划:在一个长方形的纸盒里铺上一层湿土,
4、在里面放上10 只鼠妇,一半用玻璃板盖上,另一半用硬纸板盖上,观察鼠妇的活动。实施计划: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实际实验,实验现象显示,长方形盒子里面的鼠妇大多数或全部都爬到了盖纸板(黑暗)的一侧。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表达和交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8 页2 3探究实验注意事项要设置对照组(每种条件都适宜的一组)设置对照组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和对照组相同)题目要探究的是什么,变量就是什么。避免产生偶然性(要用10 只鼠妇,而不能只用一只)做实验用的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
5、方。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放归自然。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二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2食物网: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3食物链的书写:食物链的开头必须是生产者(植物),之后的生物必须是消费者(动物),中间用箭头连接。食物链中不能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食物链中的箭头
6、必须指向右边。有毒物质(如DDT 、农药等)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营养物质则逐级递减。(P23)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标准,上达10 千米的高处,下达10 千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 千米的圈层)1大气圈:成分N2、O2、CO2、H2O 等。生物有:会飞的鸟类和昆虫、细菌等微小生物。2水圈:海洋和江河湖泊等,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绝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下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大多覆盖土壤,少部分是裸露的岩石,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
7、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3农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或人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5草原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6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生长浮游植物,年产痒量占70)7淡水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四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8 页3 第二单元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P37)二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握镜壁左托座,距离桌边7 厘米。2对光:用
8、低倍镜对光,用左眼观看光线较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光线太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一般时,用平面镜、大光圈。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白而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把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先调粗准焦螺旋(眼睛侧面看物镜),后调细准焦螺旋(左眼看目镜),直到物象清晰。观察:用左眼观察,右眼留出来便于画图,若需要物象再放大,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4收镜:将显微镜擦干净,镜筒下降到最低处,转动转化器,将两个物镜偏到两旁,放回原处。三注意事项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 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3. 若物象不在视野中央,则将
9、玻片向原来的物象所在的方向移动。 4.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跟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完全相反的。 5.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数目越多。 6. 若视野中有污点,先移动玻片,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上,此时再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8 页4 第二节植物细胞一. 玻片标本的分类1按存放时间分:临时玻片永久玻片2按制作方法分: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
10、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二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用纱布)滴(清水)撕(内表皮)展盖(45角靠水滴)染(用稀碘液)吸(用吸水纸)三植物细胞的结构第三节动物细胞一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的制作擦(用纱布)滴(生理盐水)刮(用牙签)涂盖(45角靠水滴)染(用稀碘液)吸(用吸水纸)二动物细胞的结构三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不同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11、 页,共 48 页5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物质来源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2能量来源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我们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2克隆羊“多莉”的克隆过程:3克隆羊多莉的长相将和供核母羊相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
12、共 48 页6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离产生新细胞一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二细胞中几种遗传物质的关系三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变。第二、三节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3、 -第 6 页,共 48 页7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有一起构成器官。三器官构成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四系统构成动物体:由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构成动物体。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七植物体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九补充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
14、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细菌等)二草履虫的结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8 页8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一藻类植物:1.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海带、紫菜、水绵、衣藻。2. 藻类植物的作用:释放氧气,供水中生物呼吸,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藻类植物释放的氧占大气的90。制造有机物,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海带、紫菜等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藻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
15、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二苔藓植物:1.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了类似于根、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2. 苔藓植物的作用: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作为指示方向的标志植物(森林中,树干上长苔藓植物的一侧为北方)三、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植株较大,有了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了真正的输导组织,如铁线蕨、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等。形成煤2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有些蕨类植物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药用:卷柏、贯众等可以供药用。作为饲料:生长在水田和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
16、肥和饲料。2 亿年前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现代的煤。第二节种子植物一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8 页9 种皮:保护胚。子叶:储存营养。双子叶植物种子胚根:发育成根。(大豆为例)胚轴:发育成根和茎之间的连接。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的结构种皮和果皮:保护胚。胚乳:储存营养。单子叶植物种子子叶:转运营养。(玉米为例)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根和茎之间的连接。胚芽:发育成茎和叶。二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常见的有松树类和杉树类,此外还有种子植物苏铁、银杏、红豆杉,侧柏、圆柏
17、和水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如大豆 ):种子里有两片子叶,网状叶脉。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 (如玉米 ):种子里只有一片子叶,平行叶脉。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 1. 适宜的温度。 2. 适宜的水分。 3. 充足的空气。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 具有完整的胚。2. 具有活的胚。3. 种子要度过休眠期。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之间的连接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四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
18、环境条件?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胚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8 页10 3制定并实施计划:4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 =%100试验种子数发芽种子数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幼根的生长二、芽的结构和发育顶芽:发育成茎、叶和芽。芽侧芽:有的发育成枝条,有的发育成花。两张餐巾纸,10 颗种子,不浇水,瓶子放在橱柜中。结果:种子不萌发两张餐巾纸,10 颗种子,浇适量的水,瓶子放在橱柜中。结果:种子萌发两张餐巾纸,10 颗种
19、子,浇适量的水,瓶子放在冰箱中。结果:种子不萌发两张餐巾纸,10 颗种子,过多水淹没种子瓶子放橱柜中。结果:种子不萌发细胞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 胞 能 不 断 伸长,是根尖生长最快的区。细胞较规则,排列紧密,能不断分 裂 产 生 新 细细胞较圆滑,排列不整齐,起保护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8 页11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 1.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缺磷时:植株矮小,叶片发紫。 3.缺钾时:植株易倒,叶片焦枯。 4.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第三节开花
20、和结果一花的结构: 1.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2.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有精子。 3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胚珠内有卵细胞。 4 形成果实的两个重要过程: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柱头上的过程。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二、传粉、受精和结果: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吸收:根尖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能增加吸水的面积。2运输:依靠导管( 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3运输途径:土壤溶液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花、果实、种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11 页,共 48 页12 二叶片的结构:由表皮( 保护组织 ) 、叶肉(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构成。三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四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相当于拉力)2降低叶片表面温度。3增加空气湿度。4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在有机物的制造者一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把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输和消耗完)B选取一张叶片,把这张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起来,另一部分能见到光,然后把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目的:形成对照,让叶片见光部分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22、C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D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E把叶片从小烧杯中取出,放入另一个烧杯中用清水把叶片漂洗干净。F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淀粉遇碘变蓝)G 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遮起来的部分没有变色。实验结果表明:1. 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有机物,而且这种有机物是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8 页13 二植物制造有机物的用
23、途: 1.提供能量(糖类) 2.构成细胞壁(纤维素) 3.构成细胞膜(蛋白质、脂质) 4.构成细胞核(核酸) 5.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光合作用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二光合作用的公式:三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1. 原料:二氧化碳、水。2. 产物:有机物、氧气。四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1. 意义:为生物提供营养、氧气、能量来源,调节大气中碳- 氧平衡。2. 应用: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
24、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二呼吸作用的公式:三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1. 原料:有机物、氧气。2. 产物:二氧化碳、水。四、呼吸作用的意义和应用1. 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应用: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 +水+能量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 +氧气光能叶绿体线粒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8 页14 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条件光下有光无光都行
25、场所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化学能能量(热能)六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七补充知识 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能帮助燃烧。 4.二氧化碳能灭火。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3 我国每年3 月 12 日为植树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中生物知识总结最好最简人教版 2022 年初 生物 知识 总结 最好 最简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