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pdf
《2022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一、阅读两小儿辩日 ,回答问题: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感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 。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2从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有哪些美好的品质?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4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一句古话:(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二、阅读匆匆第
2、4 自然段,完成练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用直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是把(过去的日子 )比作( 轻烟)和( 薄雾) 。 2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些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 有意义的事情 ) , “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微乎其微 )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地自责。 3
3、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指(出生的时候光着身子 ) , “赤裸裸地回去”指 (死去的时候一事无成 ) 。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5模仿上面一段话写句子:过去的日子如( 雨滴) ,被( 骄阳蒸发了 ) ,如(树叶 ) ,被( 秋风吹落了 ) 。三、阅读匆匆第3 自然段,完成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 (j n j 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
4、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 n 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给开头画双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 分)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分)3在文中画“”处划去不正确的字词。(2 分)4用直线画出文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解释说明 ) 。6这段
5、最后连用( 跨) (飞) (溜) (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7仿写句子。()的时候,日子从()过去了。()的时候,日子从()过去了。8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 个这样的词。例:茫茫然() () () ()9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感慨) 。 (豪迈,坚定,感慨)。10你最欣赏文章的什么语句、内容,请选择一处作简要评价。11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四、阅读桃花心木 12、13、14、15 自然段,完成有关作业: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
6、,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
7、吹就倒。”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文中 12 和 14 自然段的“不确定”分别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和( 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目的是(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3. 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 不确定的水源 )
8、 , “巨大的能量”指( 汲取水源、拼命扎根长 ) 。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独立自主)。这是一种(借物喻人) 的表达方法。4用“语重心长”说一句话。5你能举例谈谈什么样的人是生活在不确定中的吗?要管好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心。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14 自然段后的理解。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7 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因为桃花心木已经学会自己找水源,扎根生长,不再枯萎了,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五、阅读北京的春节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9、 页精选资料欢迎下载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 o) ,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灯火通宵)、 (鞭炮声日夜不绝)、 (吃团圆饭)、 (守岁) 。3文中 2、3、4 句表明作者从 (香味) 、 (色彩) 、 (声音)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 4
10、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画线的词语中,可以体验到人们( 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饭 ) ,饱含了着( 浓浓的亲情 ) 。六、阅读北京的春节第11、12 自然段,完成练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
11、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请你在文段中找出4 个意思一样的词语。(一律) 、 (清一色)、 (都是) 、 (通通) 。 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正月十五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张灯结彩)、 (燃放鞭炮) 、 (吃元宵)。 3作者在写这个片段进采用了(总分总) 的段落结构。 4从文段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北京的春节有(3)个高潮,一是( 除夕) ,二是(正月初一 ) ,三是( 元宵) 。5文段中作者从 (数量多 )和( 种类多 )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6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排比句 )句,请,你也用这样的句
12、式写一句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资料欢迎下载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高潮( 极限)淘气( 顽皮)美好( 美满)8作者说“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用“”画出来。9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有什么作用?包含着什么意思?使 文 章 结 构 严 谨 , 意 味 着 之 前 已 经 有 了 一 个 高 潮了 。七、阅读为人民服务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
13、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 这一条意见, 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 “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2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 (人民利益)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 。 3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用文中原句回答。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4文段中用了 (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5这一段话中的前四句话
14、有四层意思,分别是( 我们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批评接受任何人批评)。八、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七自然段,完成练习: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1用“越越,越越”写句子。天上的雨越下越大,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资料欢迎下载2联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同志的工作越来越紧张?
15、每天早出晚归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捕母亲和朋友劝父亲离开北京。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我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4这一自然段主要抓住李大钊的(语言)描写,从中体会到( 对革命高度负责,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九、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22 自然段,完成练习: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安定( 平静)信心( 自信 )沉着( 镇静 )2请你写出 5 个表示看的词语:(俯视 ) (仰望) (鸟瞰 ) (瞥一眼) ( 远眺) 。
16、3为什么父亲脸上的表情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4 “父亲”指( 李大钊 ) , “伟大的力量”指( 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十、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练习: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1 小女孩死的时候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2 两个“曾经”指的是 (火柴擦然中产生的幻象。 ) 。 3 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2022 年人教版 小学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阅读 答案
限制150内